四川省内江市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江南大学发明的“一种具有排镉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已知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为112,下列有关镉的说法正确的是A.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B.镉是非金属元素C.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D.镉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22.如图中的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变化中的数量关系,下列说法与图象不相符的是A.将足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B.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t2°C时等质量的a、b、e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C,所得溶液中溶剂最少的是a的溶液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B.空气和钢铁:纯净物C.金刚石和金属铜:单质D.氧化钾和碳酸钾:盐类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6.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都可以作为饮料饮用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有机物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8.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对下列实验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连接Ⅰ、Ⅲ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B.Ⅱ中的液体一定可以做干燥剂C.Ⅳ、Ⅴ中水的作用相同D.将Ⅰ中药品改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依次连接Ⅰ、Ⅱ、Ⅲ装置,可以得到干燥的氧气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汞元素:AgB.铁离子:Fe2+C.氨分子:NH3D.氧化铝:AlO10.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11.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其中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丙能使带火量的木条复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和乙均属于氧化物B.反应③不一定是化合反应C.硫粉在丙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反应①不需要任何反应条件即可迅速进行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加锌粒C.加热液体D.倒液体13.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小苏打D.面粉14.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B.C.D.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和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B.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都能作食品干燥剂C.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如图所示的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5℃时,KNO3和NaCl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10℃时,向100g水中加入30gKNO3,充分溶解:①所得溶液在10℃时是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②蒸发掉50g水后(温度仍为10℃),与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