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物理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汽车以4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6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8m/sB.5m/sC.4.25m/sD.2.75m/s2.关于如图所示电与磁部分四幅图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装置不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B.装置原理可以制造电动机C.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D.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物连接电路图能满足以下要求:“当只闭合开关S1时小灯泡发光,其他用电器不工作;当只闭合S2时,蜂鸣器发声,同时小电风扇转动,小灯泡不发光”的一项是A.B.C.D.4.如图是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示意图,在重物离开水底后,从水下完全拉出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下列关于汽车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A.B.C.D.5.陶瓷茶杯底部放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所示.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6.甲、乙白炽灯分别标有“220V100W”和“220V40W”的字样,由信息可知A.甲和乙的额定电流I甲<I乙B.甲和乙的电阻关系R甲>R乙C.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D.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D.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共21分)8.木块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秒内沿水平地面前进5米,则拉力做的功为___焦,功率为______瓦;若木块重30牛,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的功为_______焦。9.小明家的电能表如图所示,如果家中只开一台标有“220V1000W”的电饭煲时发现2min内电能表的表盘转过81r,则他家的实际电压为_____V。1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____侧,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11.如图所示,若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可反映出物体移动距离的大小。当M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_____,电压表示数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把标有“1A6W”的L1和“2A6W”的L2两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中,如图,让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灯泡的实际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则该电路中干路电流是___A,两灯消耗的实际总功率为______W.13.小亮坐在火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火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的气流速度很大,使车体附近的______很小,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外。14.小明用图示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300N的重物匀速提高了2m,所用拉力为200N,该过程中拉力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重物匀速提升5m,该滑轮组的效率将________.三、作图题(共7分)15.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16.如图所示,一个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下静止,请在图中画出吊灯的受力示意图。17.为了安全用电,请将独立工作的电灯和插座接到家庭电路。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18.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8Ω.(l)在图17甲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