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风味小吃纪实故事陕西汉中有个小伙子叫秦军,中学毕业后跟一个厨师学艺,两个月后在县城一个黄金地段租了两间门面房开起了小饭馆。小饭馆地处一省级重点中学附近,这儿还有两个工厂,因此,秦军给自己的饭馆做了如下安排:早上卖一些包子、油条之类的早点,中午主要卖快餐,晚上则做家常炒菜。他希望这样的选择,能使饭馆给他带来不菲的财富。然而秦军很快发现,尽管每天辛苦劳累地干上十几个小时,一个月下来也只赚个一千多元钱!再除去房租,自己基本上就没赚钱。怎么会这样呢?困惑的他一边继续卖力经营,一边寻找着其中的原因。渐渐地,他找到了很多影响赢利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的小饭馆没特色。按说,早晨的包子、油条最好卖,因为那些学生都是一边吃东西,一边往学校走,这样的早餐最适合那些急冲冲赶路的学生。可是,他在这方面的手艺并不怎样,他做的包子、油条还不如那些流动摊位上的好吃,因而光顾的人很少;中午的快餐却很好卖,大部分学生往往不回家,会在这儿简单地吃碗饭后就又回学校复习功课,那些上班族也会来这儿随便吃点东西就干其他事去了;可晚餐来这儿吃饭的人相对少一些,因为晚上大家一般都回家里吃饭,而想在外面吃的又都去了那些档次较高的饭馆,自己这种小饭馆只适合低收入者和一些学生,但他们两三个人来点的菜消费最多也就一二十到三四十元,能有多少利润呢?惟一让他感觉到人气旺的是快餐,每天中午他都能卖出几百份盒饭,但其中利润却有限,一份只赚几角钱。早餐不如意,晚餐也不行,光靠中午卖快餐哪能支撑得了整个店铺?秦军陷入了苦恼之中。如果再不想出法子改变现状,那就要关门了!一个夏日的晚上,秦军收拾完饭馆的杂务后来到街头闲逛。那儿有个书摊,他就顺便走过去抓起杂志看起来。没想到,其中的一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那个故事是这样说的:在南非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叫蜜貛的动物,它居住在自己挖掘的洞穴里。与此同时,洞穴的旁边也生活着一种叫指蜜鸟的小鸟。早先的时候,指蜜鸟把巢安在树上,但由于不断地受到天敌的攻击,后来它就索性把巢安在离它不远处的蜜貛的洞穴里。起初,蜜貛并不甘心自己的地盘被占,双方也展开了一些斗争。可斗来斗去,指蜜鸟最终还是入住在了蜜貛的地下洞穴,蜜貛也就只好忍气退让。不过,在蜜貛万分不愿容忍这个霸道的房客入住时,它们却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蜜貛喜欢吃的是野蜂和蜂蜜,遗憾的是它发现蜂巢的本领欠佳,而指蜜鸟喜欢吃的是组成蜂房的蜂蜡和野蜂幼虫,它虽然很容易发现蜂巢,但是,指蜜鸟必须把蜂巢弄碎后才能吃到它要吃的东西,而要把蜂巢弄碎它的力气不够。于是,指蜜鸟和蜜貛这一对飞禽走兽开始搭档起来,它们相互依赖、取长补短。当指蜜鸟发现树上的蜂巢后,就会立即飞到蜜貛身边,蜜貛得到“情报”后,就会随指蜜鸟来到筑有蜂巢的树下,然后爬上去将蜂巢咬碎,美美地吃上一顿蜂蜜大餐。指蜜鸟则不慌不忙地呆在旁边的树上,看着它的搭档狼吞虎咽。待蜜貛饱餐离去后,它就飞过去,独享被蜜貛咬碎的蜂房腊和野蜂幼虫。两个幼小的小动物本来是一对冤家,可由于生存的需要,它们选择了互惠共生的方式,并各得其所,它们之间没有采取竞争的方式,却都得到了胜利。大受启发的秦军立即回家,决定换一个方式,开始新的运作。三天后,秦军来到街头那个包子、油条卖得最快的王老大爷的流动摊位前。他一边假装买东西,一边跟老人聊天说:“大爷的早餐这么受欢迎,要是开个店就好了,不用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王大爷却摆摆手说:“唉,我一个老头子,哪有钱开店铺啊?再说我也就这么点能耐,不像你还炒得一手好菜,一天到晚都能赚大钱哩。”王大爷的感叹,更使秦军为之一振:王大爷做的油条和包子那是数一数二的,谁都说他做的包子和油条不仅好吃,还有看相,如此身怀绝技的人还在羡慕着我,看来我并非一无是处,真是人人都有让人羡慕的一面啊!这样一想,秦军更有了底气,于是,他鼓起勇气对老人说:“大爷,要不你到我店里来卖早餐吧,我把早上这段时间租给你来经营!”王大爷一听,立即回应说:“如果真这样,我就不用每天早上到处折腾了,只是怎么个租法呀?”秦军想了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