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_第1页
1/8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_第2页
2/8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心经所说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其中第一蕴包括身,后面的是四蕴是精神体﹔用佛法的智慧来看,五蕴并不是实有的东西,只是因为众生太在乎自我,自私自利,所以有了五蕴的生命,而造种种恶业。身而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权利与义务是并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只享受权利,却不尽任何义务。然而在今天这个社会,许多人不能掌握权利与义务间的关系,认为只要能够争取到的,就应该尽量争取﹔如果不争取,就好象很愚痴,是一种损失,结果造成轻忽责任却很重视享有权利的错误观念,并且引发种种乱象,以至于人心浮动不安﹔而少数人的心不安定,浮动没有安全感,如果不妥善处理,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安定。就像一个金鱼缸里的鱼原本彼此和谐相处,如果来了一条斗鱼,其它的金鱼就会遭殃,不得安宁。如果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享权利而不尽义务是违背因果的原理的。常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是种瓜,一定可以得瓜吗?如果在肥沃的土地上种瓜,洽好风调雨顺,季节到了,自然可以采收到许多甜美的瓜果:但是如果运气不好,播种之后遇到狂风豪雨,气候异常,收成势必受影响。所以,佛法不但强调有果必有因,而且在因果的关系之中,还要加上因缘,因缘若是恰到好处,便会得到好的结果﹔因缘不具足,即使有好的因,也不一定会得到好的果。然而因缘错综复杂不可思议,面对无法预知的因缘,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理。努力耕耘,便会有收获的希望﹔不耕耘,即使得到收获,也是非分之财、横财,不应妄取。而耕耘若有任何收获,应该要对成就这因果、因缘的一切人、事心存感谢。可惜社会上许多人的因果、因缘观念不明,权利、义务不清楚,自私自利的结果,反而为自己带来困扰,也为他人带来灾害。自私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占了便宜,事实上是最吃亏的﹔不自私的人,看似吃亏,其实才是真正的利他又利己。一.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了安定人心,应当先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心经中指出佛教的人生观包括以下三点:1.三世因果,还愿受报有一次达赖喇嘛再演讲中谈到生命的现象,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造了恶业,没有受到报应﹔反而是造善业的人,没有得所以,佛法不但强调有果必有因,而且在因果的关系之中,还要加上因缘,因缘若是恰到好处,便会得到好的结果﹔因缘不具足,即使有好的因,也不一定会得到好的果。然而因缘错综复杂不可思议,面对无法预知的因缘,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理。努力耕耘,便会有收获的希望﹔不耕耘,即使得到收获,也是非分之财、横财,不应妄取。而耕耘若有任何收获,应该要对成就这因果、因缘的一切人、事心存感谢。可惜社会上许多人的因果、因缘观念不明,权利、义务不清楚,自私自利的结果,反而为自己带来困扰,也为他人带来灾害。自私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占了便宜,事实上是最吃亏的﹔不自私的人,看似吃亏,其实才是真正的利他又利己。一.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了安定人心,应当先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心经中指出佛教的人生观包括以下三点:1.三世因果,还愿受报有一次达赖喇嘛再演讲中谈到生命的现象,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造了恶业,没有受到报应﹔反而是造善业的人,没有得到好报?达赖喇嘛回答说:这是因为你们不相信有过去和未来,如果你们相信有三世因果的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就不会觉得忿忿不平了!其实,这就是佛教的三世因果观念。人除了接受果报外,从三世因果观来看生命的目的,还包括许愿及还愿。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一生中不断的努力,不管现在过得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都要一边受报、一边还愿,不断的努力、再努力。2.四大假合,欢喜自在心经亦指出,我们的生命是由五个项目构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属于物质的,一类是属于精神的、心理的。物质部分是指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的。在出生之前是没有的,父母生下我们之后才具备了;而这个色身,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从胚胎渐渐行成一个人,因为身体会不断、不断在变化,所以我们说这身体是四大假合,是无常变化的。除了色身等物质现象,举凡世间诸事,都离不开无常的变化,生与灭、得与失都是相对的,因为有得、有失、有生、有灭,生命才得以不断地成长。所以,我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