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材料1---2 单元基础知识一、填空、选择等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2、1869 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变利得有规律可循。3、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4、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生成了新物质。6、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导电性、磁性等等。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探究,在进 行实验探究活动时,应关注物质的性质 、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8、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9、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壮药品可用镊子夹取。液体药品一般放在细口瓶中,取用一定量的液体时,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10、酒精灯的火焰包括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应在外焰部分。第三单元基础知识1、水的电解实验: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1:2。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或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电通电构成);文字表达式:水→氢气+ 氧气 符号表达式为 2H2O======2H2↑+O2↑。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3、在化合物中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4、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5、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隙变大;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6、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例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7、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8、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分子构成的,单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9、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物质的种类也没有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分子聚集成新的物质,原物质种类发生了改变。10、利用吸附、过滤、沉淀、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其中净化水程度最好的是蒸馏。吸附:明矾可以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用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有味的杂质,除去异味。沉淀:对于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单一操作净化程度较高的是吸附沉淀。过滤: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蒸馏:给水加热,使它变成水蒸汽,再使水蒸汽冷凝成液体,这种方法叫蒸馏 。通过蒸馏,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和提纯液体混合物或除去液体中不易挥发的杂质。11“”“”、过滤操作的要领是 一贴二低三靠 。 一贴 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壁;“”二低 是指滤“”纸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里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是指过滤时,玻璃棒下端要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烧杯要紧靠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使液体沿烧杯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12、在蒸馏水的实验中,在蒸馏瓶中加几粒沸石,以防加时出现暴沸;加热时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13、爱护水资源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14 、节约用水的含义就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14、水体污染的含义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