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页|共9 页 2000 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70 分)一、选择题(共 7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适宜远距离水运的产品是……………………………………………( )A.新闻印刷品B.煤炭C.时装D.电脑芯片2.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3.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4.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A.盆地B.平原C.海洋D.大陆断层5.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 10 000 单位,则次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大约是………………………………………………………( )A.10 单位B.100 单位C.1000 单位D.5000 单位6.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的最重要载体是……………………( )A.土壤B.风化壳C.水体D.植物7.将农业的输入要素按自然和人文两类归纳,同属一类的是………( )A.化肥、技术、机械、农药、劳动B.降水、化肥、机械、劳动、土地C.光照、降水、土地、灌溉、化肥D.种子、降水、劳动、土地、资本8.太阳能量来源于………………………………………………………( )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9.1999 年 2 月,日本本州西部发生的地震不到里氏 5 级,但不少地区震感强烈,因为……………………………………………………………( )A.4 级以上地震已经属于强烈地震B.震中很浅,震中越浅,震感越强C.震级虽然不大,但是震源相当浅D.震源相当深,但是烈度大,震感强10.臭氧层位于…………………………………………………………(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第2 页|共9 页 11.1999 年夏天,荔枝在京津地区售价偏低,其原因主要有………( )A.北方居民普遍不喜食荔枝B.京津地区荔枝丰收C.逢荔枝挂果“大年”,京津荔枝供应量偏多 D.海运直达,运费降低12. 由 图 1 可 知 , 当 前 多 数 发 展 中 国 家 和 发 达 国 家 城 市 化 进 程 所 处 的 阶 段 分 别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①图 1图 213.图 2 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图 3 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据此判断 14~15 题。图 31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D.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15.在本国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所示能源①居首位的国家是………( )A.瑞士B.法国C.中国D.英国读图 4,判断 16~18 题。第3 页|共9 页 图 416.河流 ab 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北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17.断崖顶部的 E 点海拨可能为………………………………………( )A.59 米B.99 米C.199 米D.259 米18.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B.丙坡种植果树C.乙坡植树种草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图 5 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 三国均为发达国家。第Ⅰ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 a、b、c 三国;第Ⅱ阶段,该公司分别在 a、b、c 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判断 19~20 题。图 5第4 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