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页|共11 页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地理试卷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全套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做部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2.答案必须全部凃或写在答题纸上。所有考生应完成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共同部分。第二大题选做部分分为 A、B 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 组对应于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B 组对应于“任选模块二”,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3.应答选做部分前,应将答题纸上选做组别的识别框用 2B 铅笔涂黑;填涂的组别识别框必须与实际应答组别一致,如果不一致,以填涂的组别识别框为准,两组识别框全凃或不凃者得零分。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2.2018 年我国将发射嫦娥 4 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二)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 6 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3.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A.满 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4.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日食、大潮 B.日食、小潮 C.月食、大潮 D.月食、小潮第2 页|共11 页 (三)北京(40℃)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5.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6.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四)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7.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 新 月 形 沙 丘 B. 山 地 梯 田 C. 三 角 洲 平 原 D.滨海沙滩8.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五)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9.2016 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10.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第3 页|共11 页 (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1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1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七)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13.7 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丁、乙、甲 D.丁、丙、乙 14.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 E 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 A.我国东海海域 B.我国南海海域 C.印度尼西亚海域 D.菲律宾海域(八)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