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页|共9 页 【试卷总评】该套试题考查知识较全面,难度适中偏易,符合新课标地理高考特点和广东高考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一套高质量的试题。选择题,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地理信息和理解运用的能力,11 道选择题中,3 和 9-11 考查人文地理知识,剩余 7 道选择题考查自然地理部分和地理信息技术,个人觉得 9-11 三题都与交通高速公路、铁路有关,有点过了;综合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 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3.老少比=岁)人口数少儿(岁以上)人口数老龄(0 -1465 ×100。表 1 是 2009 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国家0-14 岁人口比重(%)老少比波兰1587西班牙15113白俄罗斯1593匈牙利15107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 D.匈牙利第2 页|共9 页 【答案】B【解析】此题关键是对老少比的理解,根据题干老少比的公式,可知老少比的值越大,人口老龄化越严重,再结合表 1 中的数据西班牙最大,即选 B。【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人口问题中的人口老龄化。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构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5.图 1 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6.2012 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死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 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 105°E 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第3 页|共9 页 【答案】C【解析】春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的地方时为 6 时日出,根据四地日出的北京时间(120°E)可以推出四地的经度分别是:130°E,115°E,100°E,85°E,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 105°E 的是丙地。【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日出和地方时的计算。7.图 2 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解析】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时,洞庭湖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结合图 2可知,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为①③,即选 C。【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8.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A.GIS B GPS C .RS D.手工绘图9.图 3 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 2.5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 0.5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由此可判断( )第4 页|共9 页 A.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 0.5-1.0km 圈层中最小B.关联企业在个圈层中的数量,以 1.0-1.5km 圈层中最少C.派生企业在个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D.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 ,由内圈向外圈依次减少[来源:学|科|网]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图 4),完成 10-11 题。图 410.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第5 页|共9 页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答案】C【解析】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