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页|共14 页 2012 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第 I 卷共 5 小题,每小题 0 分,共 1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 2008 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1.(4 分)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考点】97: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解答】解:结合图示中各国的煤炭消费量及本国的总人口数即可求出人均煤炭消费量。结合中、美、印、日四国家 2008 年的总人口数分别约为 13 亿、3 亿、11 亿、1 亿,计算即可。 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此类题目看似新鲜问题,实际考查学生的读第2 页|共14 页 题能力. 2.(4 分)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 GDP 能耗 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考点】97: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解答】解:本题需“借助图示资料”,而图中只能读出两个量﹣﹣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所以不要想当然地做。A 项单位 GDP 能耗需要知道国家的 GDP 总量,但是图中读不出来,所以 A 错;B 项煤炭只是能源的一部分,并不是能源的全部,所以肯定读不出来;C 项原因和 B 项相同,能源进出口至少还应该包括天然气、石油,但是图中读不出来;D 项用煤炭消费量除以煤炭生产量就等于煤炭自给率,图中这两个量都有。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如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 1970~2000 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 3~5 题.第3 页|共14 页 3.(4 分)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1970 年~1976 年B.1977 年~1984 年C.1980 年~1989 年D.1989 年~2000 年【考点】95: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2: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据图可知,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1970﹣1976.【解答】解:结合图例,分析选项所给时间段,可知 1970﹣1976 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做题时结合图例,逐一分析选项所给时间段即可. 4.(4 分)该支流流入( )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考点】95: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2: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支流的径流量多年平均值、净输沙量多年平均值,再第4 页|共14 页 根据我国河流的主要特征即可判断.【解答】解: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的特征。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 580亿立方米,长江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近 10 000 亿立方米,辽河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较少,黑龙江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近 3 000 亿立方米。根据该支流净径流量多年平均值 1 500 亿立方米;再根据该支流净输沙量多年平均值可知,该支流流入长江。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平时要加强对一些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的识记. 5.(4 分)1983 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