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0年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pdf

2020年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pdf_第1页
1/13
2020年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pdf_第2页
2/13
第1 页|共13 页 2020 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如图所示区域有 1700 多个行政村,其中 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 1~2 题。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土壤、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等。【解答】解:结合地理事实可知,河为河流简称,因此代表水文;塬、梁、峁为地貌名称,故代表地形;而“柳”为柳树,则代表植被,A 对。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的内容是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作用,需要结合地理常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第2 页|共13 页 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分析】根据经纬度定位可以看出,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解答】解:由于该地土壤疏松,地形坡度大,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该地的水土流失严重,故沟壑较多,这些表明自然环境的变化较大,故 D 符合题意。风俗习惯改变、人口迁徙频繁不会形成“河”“沟”“湾”形成,故 AC 错。该地的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水土流失严重,容易形成黄土塬、梁、峁、川等不同的地形,导致土地的利用结构也发生变化,故 B 错。故选:D。【点评】本题以区域地理的经纬网图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区域地理事物变化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如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 3~5 题。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如图)。打沟主要是为了( )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解答】解:巢湖平原位于南方的湿润地区,原来是种植双季稻,水稻喜欢高温多雨的地区;但是小麦是耐旱的作物,在此种植需要田地里打沟排水,故 B 对;巢湖平原为水田,在此种植小麦不需要灌溉,小麦耐旱,故 A 错;防虫害需要喷洒农药或者生物灭虫,故 C 错;小麦种植有一定行距,风大容易导致倒伏,故 D 错。第3 页|共13 页 故选:B。【点评】本题以巢湖平原种植小麦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作物的种植与打沟的目的,关键是考查考生观察问题,利用课本学习的知识分析解答,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解答】解: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的空气少,导致产量低,故 A 错;平原地区,秋冬季节降水少,水土流失轻,故 B 错;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去就业条件好的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故不经翻耕播种可以减少雇佣人员,降低生产成本,故 C 对;冬季气温低,蒸发弱,但这是不翻耕的目的,故 D 错。故选:C。【点评】本题以巢湖平原农作物的种植为载体,考查考生对身边的农业生产的了解,根据图文信息结合当地实际分析解答。5.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分析】抓材料中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0年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pdf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