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培训学生心得体会报告 辩论课程心得体会(3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辩论培训学生心得体会报告一
谢谢主席,大家好!
纵观整场辩论赛,对方辩友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一、偷换概念。对方辩友将我们的文才简单地定义为写作诗文的才能。
我方一辩早已指出,文才是文学上的才能,主要表现为文学素养。它包括驾驭文字的能力,文学知识的积累,以及文化价值的提升。(文才是口才的内涵,口才是文才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说唐宋八大家文才斐然,因为他们诗文写得好,更因为他们的博学多才和对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对方辩友对文才的定义既违背理论又违背事实啊。
二、本末倒置。对方辩友认为较之文才,口才以其直接及时等优势更能促进社会交往。
诚然口才优点多多,但别忘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口才是言之有物的口才,而这种物的积累,正是培养文才的过程啊。无数优秀的演讲家、雄辩家之所以拥有非凡的口才,是因为他们博览群书,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所以说,再好的口才,若没有文才做内涵,那所谓的口才也不过是耍耍嘴皮子,对社会无益。对方辩友这种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态度,未免有些肤浅了。
三、对方辩友认为,文才需要通过口才才能表达出来,所以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对方辩友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如果今天我是一个哑巴,纵然你满腹锦纶,终究也是一无所成呢?那么让我们看看海伦凯勒吧。耳聋眼盲、不会说话的她写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再看看陈景润吧,天生讷于言的天才数学家以论文形式精辟演绎哥德巴赫猜想。事实胜于雄辩,口才只是表达文才的方式之一。没有口才,文才依旧精彩。
四、对方辩友认为在历史传承过程中文才与口才同等重要。
我方无法认同。用口才传承历史,文化精髓会在无形间流失,好比流通中的货币。而文才却可以完整地记录历史,并且加以不断的创新与突破。千百年来,人们在书籍中学习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以书籍的方式继续传扬。
如果说口才是流星,那么文才就是恒星。耀眼的一瞬固然夺人眼球,但终将湮灭,惟有长久的光亮才能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
苏秦失意而归,发愤读书,终成一代名辩之士;苏格拉底一生雄辩,智者之名传颂至今,只因涉猎广博,文才超然;今天更有奥巴马,开启美国奇迹的总统演讲,来源于几十年的文才积淀!
复旦大学前任校长谢希德说:“辩论赛的胜利是读书的胜利。”让我们的语言散发智慧的光芒,让我们的口才闪烁文才的魅力!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关于辩论培训学生心得体会报告二
一、辩论赛流程
立论阶段
(一)正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二)反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驳立论阶段
(三)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四)正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质辩环节
(五)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反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六)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正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七)正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八)反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自由辩论
(九)自由辩论
总结陈词
(十)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十一)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二、赛制具体说明:
(一) 立论阶段:
由正方双方的一辩选手来完成,要求立论的框架明确,语言通畅,逻辑清晰,能够正确的阐述己方的立场。
(二) 驳立论阶段:
这个阶段的发言由双方的二辩来进行,旨在针对对方的立论环节的发言进行回驳和补充己方的立论的观点,也可以扩展本方的立论方向和巩固己方的立场。
(三) 质辩环节:
这个阶段是,由双方的三辩来完成这个环节,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观点和本方的立场设计三个问题,由一方的三辩起来提问对方的一辩,二辩,四辩各一个问题,要求被问方必须回答,不能闪躲,提问方的时间每个问题不可超过十五秒,回答方三个问题的回答累计时间是一分三十秒,双方的三辩交替提问,由正方开始,在质辩的环节中,要求双方的语言规范和仪态庄重,表述清晰。在质辩结束后,由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质辩小节,时间一分半,由正方开始。
(四) 自由辩论阶段:
正反双方的八位辩手都要参加,辩论双方交替发言。双方都拥有四分钟的累计发言时间,在一方时间用完后,另外一方可以继续发言,直至本方的时间用完。在这个环节中,要求辩论双方的队员团结合作和整体配合,自由辩论阶段由正方开始
(五) 结辩阶段:
针对对方的观点和己方的立场出发,总结本方的观点,阐述最后的立场
关于辩论培训学生心得体会报告三
说话总要有停顿,其作用在于:保持语意明晰;突出重点;给听者以思考和领会的余地;同时也可使自己便于调节声音、气息。
停顿有三种:
1、逻辑停顿
根据逻辑关系,为突出强调某种重要语意而安排的停顿,叫逻辑停顿。逻辑停顿以语法停顿为基础,配合重音,从辩者的意图、情绪出发,去安排适当时间的停顿。安排好这种停顿,可以使语意明确,重点突出。
2、心理停顿
以说者和听者心理活动的需要而安排的停顿,叫心理停顿。它是以前两种停顿为基础来安排的。这种停顿运用得恰当,可以使说者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并造成对听者(对手、。受众)的心理刺激,并造成悬念以激起其好奇心,或强调某种语意以引起其密切注意,或故意等待延宕,以便更好地控场等等。
3、语法停顿
根据语法根据而安排的停顿,就是语法停顿。一般地说,较短的单句,语意确定、简单,说完一句以后就可停顿。较长的单句,成分比较复杂,就要以明确表达语意为前提,根据句子成分,只要能说清明确语意的地方,便可适当停顿。复句和句群,都是在说完一个分句后再停顿,倘这个分句较长,成分复杂,就可按照前面所说的较长分句那样处理停顿。安排好语法停顿,可以使语意清楚明白,语气流畅贯通。
在舌战中,辩者为增强语言的雄辩力量,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对这几种停顿巧作安排:
1、欲说未说先停顿。说前先环顾四周,停顿中亮相,一是吸引听者(对手、受众)的注意力,再是表现自己的自信和威慑力,还可控制辩论现场的秩序。
2、激人赞赏的停顿。内容精彩、技巧高超、辩词巧妙的地方都可适当安排停顿,给听者留有时间,回味思索,促其赞赏称道。这可令对立方钦佩赞许,动摇其战斗的信心;这也可令受众产生好感,诱使支持。
3、造成悬念的停顿。辩论发言的关键处,安排停顿,就会造成悬念,使听者产生迫切的期待感,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停顿后再抖出“包袱”,这就会加深听者的印象,增强表达效果,获取大家赞誉,充分表现舌战的引人人胜的艺术特色。
4、说的中间停顿。这有许多情况:摆出己论后停顿,摆出“敌”论后停顿,运用某种修辞手段(设问、反问、排比、双关等)的停顿,语意告一段落后的停顿等等。这些停顿都可以引人思考,使其领会辩者的观点和意图;也可以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加深印象,以增强表达效果;还可以给辩者机会来观察听者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辩论策略。
辩论培训学生心得体会报告 辩论课程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