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文学作品心得体会报告 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作文(四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欣赏文学作品心得体会报告一
新的教材,新的体例,新的目标,促使我们必须要探索新的教法。而我的做法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开展文学欣赏活动。用新的手段,大的容量,快的节奏来上好三、四两册的文学作品。
文学欣赏活动的准备阶段
运用多媒体上文学欣赏课,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做课前的准备。一般要做以下的事情:
1收集资料:
在确定文学欣赏活动主题以后,采取多种途径收集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响资料。
2编写讲稿:
根据主题编写讲稿,这个讲稿围绕主题展开有关文学知识的介绍,其中有文学史的内容作为讲稿的纵线,着重介绍文学现象的发展脉络;其中有作家生平的介绍,突出重要作家的思想、创作以及在文学的地位;其中还有重要作品的介绍,突出介绍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是欣赏活动的重点所在。总之,史为线,作家为点,作品为面。
3制作课件:
根据主题以及讲稿的内容,制作课件。课件也贯彻史为线,作家为点,作品为面的原则。在制作过程中,首先把讲稿浓缩为提纲,用幻灯片的形式制作出来,然后把图片资料插进课件。涉及到作家的作品,尽可能有音像的资料,如朗诵、歌曲、唱段的录音以及电影和电视的活动画面。课件制作可以运用powerpoint软件,比较容易和方便。
文学欣赏活动的进行阶段
经过收集资料、编写讲稿、制作课件以后,就可以进行文学欣赏的活动了。活动大多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讲课前安装好课件,调试好音响设备并开启多媒体投影仪。
文学欣赏的活动是在边讲边操作的过程中进行的。
讲课前,放一段与讲课内容相吻合的音乐,营造一种气氛,以便让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听课的角色。
讲课的过程中,边讲边演示并配合以音响、画面,来造成比较有节奏、有动感的效果,使学生的听课始终处在一种全神贯注的良好状态中。
边讲边演示的时候,还要调节好教室的灯光,即需要作笔记时,就得开灯,需要放投影仪的时候,就得关灯。
因此,讲课中的各方面的协调显得至关重要了。所有这些都要在准备阶段作好充分的考虑和安排。
文学欣赏活动的具体内容
从高二年级开始,我结合新教材举行了多次文学欣赏活动,主要有《唐诗欣赏》、《唐宋词欣赏》、《中国戏曲发展概况》、《戏剧漫谈》、《中国古代小说及〈红楼梦〉》等内容。
《唐诗欣赏》主要结合唐诗单元,介绍了唐诗的文学史的地位、内容、成就以及繁荣的原因等方面,从横向广泛地介绍了若群星璀璨般的唐代诗人,然后引到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接着就集中介绍李白和杜甫的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在介绍时,既有以前学过的,又有即将要学的;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既有短小的近体诗,也有较长的古体诗。配合这些诗歌的鉴赏都有配乐的诗朗诵,同时屏幕上放出字幕和画面。
《唐宋词欣赏》则以纵向来介绍,即以唐宋词的起源、发展的脉络,引出各阶段的词人来介绍。同时也兼顾到唐宋词的豪放、婉约这两大词派的介绍。主要介绍了这些词人:白居易、柳永、范仲淹、苏轼、李清照、秦观、辛弃疾等人的作品,和《唐诗欣赏》一样,也配以音乐伴奏的朗诵,同时屏幕上放出字幕和画面。为了引起学生的更大兴趣,在欣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的时候,我特地放了王菲的流行歌曲《明月几时有》,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并使欣赏课有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中国戏曲发展概况》也是以纵向的方式来介绍戏曲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开始以知识竞赛题引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介绍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成熟、高潮等几个阶段,涉及到南戏、杂剧、传奇等戏曲样式。戏曲作家及作品的介绍则以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为主。欣赏中播放了京剧《窦娥冤》、越剧《西厢记》、昆曲《牡丹厅》的唱腔片段,同时也配以字幕、画面。越剧的唱段明显受到学生的喜爱。
《戏剧漫谈》则以更为开阔的视野,从古希腊的戏剧起源开始介绍,并涉及到东方印度的戏剧、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莫里哀、雨果、德国的席勒、歌德、俄国的普希金、果戈里的戏剧作品和二十世纪产生的现代派戏剧。以纵向介绍发展史,以横向介绍各国的作家和作品,而以课文中涉及的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为介绍的点,播放了拍摄的同名电影片段,并且和课文的内容作了比较。两段精彩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极大的美的享受。
《中国古代小说及〈红楼梦〉》则从古代小说的起源谈起,谈到小说的发展,在谈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高峰时引出了《红楼梦》。对《红楼梦》的介绍,则从它的作者以及创作,它的出版和版本种类等方面先作介绍,然后引导学生走进《红楼梦》。在介绍了《红楼梦》人物关系图以后着重介绍了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配以图片和诗歌。最后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如《枉眉凝》、《秋窗风雨夕》、《紫菱洲歌》、《聪明累》,以便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小说中的人物。
文学欣赏活动给我的启示
首先,文学欣赏活动的开展是符合新的教材、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适应了近年高考加强文学鉴赏内容考核的趋势。
其次,这种新的课型也是对传统的语文课的一种改革。传统的语文课,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堂满堂灌的课。从信息量到生动性诸方面来看都比不上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的课。我认为运用多媒体上课有以下优点:
1,上课的容量大。由于不需要板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用于讲课。这种课特别适合介绍系统的知识、和大量的背景资料。
2,上课的节奏快。由于先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化了大量的时间,内容的衔接和转换都通过电脑来完成。因此这种课也适用那些本来很枯燥乏味很难上好的课。
3,上课的变化大。由于多媒体有集幻灯、音响、画面为一体的优点,随着上课的节奏,不时的变化内容,再加上幻灯、音响、画面的不时穿插,使讲课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上课的生动性强。介绍知识可用直观性很强的图片来进行说明;营造气氛可运用音乐来调节;需要介绍的概念可利用幻灯字幕加以补充。甚至可以利用因特网让学生浏览与讲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网站。
第三,这种活动的开展也是对自己的挑战。上好课就必须学会课件的制作;学会制作后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有关的资料,从文字资料到音响资料和图片资料;收集后还要编写讲稿,在讲稿的基础上制作课件。一系列的工作使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第四,上完课以后,从学生方面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是比较欢迎这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课。然而由于课前准备的工作量太大而不可能每篇课文或每个单元都用这种方式上。如果能出版现成的课件,准备时间大大节省,活动的开展就更有保证,活动的效果会更好。
关于欣赏文学作品心得体会报告二
“学会欣赏自己”,这是妈妈告诉我的。正因为我学会了欣赏自己,所以才战胜了自卑。
我长的不漂亮,没有横溢的才华,也没有过人的长处,于是小时侯的我认为自己是只丑小鸭,而且永远变不成天鹅。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孤家寡人”,妈妈见此十分着急。
由于自卑,我放弃了班长,放弃了友情,甚至放弃了荣誉。
自卑让我失去了这么多――回首往事,我猛醒了。这是妈妈告诉我:“孩子,没有美貌不要紧,可是不要失去自信。学会欣赏自己,你会发现斑斓的色彩……”
我试着挑战自己,走上了讲台,去竞争班长。手里抖,脚里的颤,我的心跳加快了……结果,我失败了,又陷入了自卑之中。
那天,老师突然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讲课。“不,老师,我不行。”我哀求着,“您换别人吧!”“不行,快去准备一下。”老师语气坚决得很。
被迫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站上了讲台。面对同学们的嘻笑,我额头开始冒汗,两眼不敢直视他们,“同,同学们……”“哈……”教室里开锅了。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突然我看到了老师的眼睛,充满了期待和信任。“欣赏自己!”我鼓足勇气。“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渐渐地我不再害怕,不再发抖,开始正视同学们充满了鼓励、羡慕的眼睛。我滔滔不绝地讲了下去,甚至连自己都惊异:我哪来的这样好的口才?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有疑问请下课来找我,急盼赐教.”我深深鞠了一躬,俨然一副老师的样子。同学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便在这掌声中陶醉了……
从此我变的爱说爱笑,不在自卑成了班里各项活动的“活跃分子”。“欣赏自己”也成了我的座右铭。看到现在的我,谁会想到以前那个自卑到了极点的女孩呢?现在想想,那节课好像是老师特意为我安排的吧。
我终于战胜了自卑,战胜了心中的阴影。我相信,爱说爱笑,勤奋活泼的我,一定能改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朋友,当你像我一样自卑,只要学会欣赏自己,你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关于欣赏文学作品心得体会报告三
当你置身于深山老林中,耳听潺潺流水声的时候,你眼里是否只有穷山恶水?当你走进秋天的画卷中,眼看身旁那凄落的黄树叶以及枯草的时候,你眼里是否只有凄凉肃杀?当你与朋友相处时,你是否总喜欢把别人的缺点放大为别人的全部?当你在生活或学习中、事业中同败下阵来的对手相向而行的时候,你是否会高昂起你的头,打心眼里对他一屑不顾?
如果是的话,那么,我要说,朋友,请你一定要学会欣赏。
欣赏,就是对别人和自己的宽容。如古人所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有宽广的胸怀,这样就可以更多地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和优点,从而学习,以致取长补短。
事事都有两面性,对别人的美与丑的定义全在于自己,主要看我们从什么问题和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只有抱着欣赏的态度,你才会获得最终的成功。因为,你只有从欣赏别人中体会到欣赏的秘密和奥妙,感受到它的魅力,从而也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起来。
欣赏也是一种美丽的心情,懂得欣赏的人,不会戚戚于景物的衰败和凄清。面对残风晓月、枯枝落叶,面对冬天的冷雨,凛冽的寒风,他们一样能露出欣赏和赞美的眼光和会心的微笑。懂得欣赏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缺点而愤愤然,而是避开缺点和弱点,去看对方的闪光点,认为对方是可亲可敬的,也不会认为一件坏事会终身伴随于他,也不会认为好事会永远停留在他的身旁,而是心平气和,面带微笑悟其其中的人生哲理,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欣赏是一种理解与沟通,多一份对别人的欣赏,多一份对别人的理解,更多了一份与别人的沟通,你的人生就更加丰富而又多彩,更加美丽而又快乐,更加幸福而又和谐。因为它让你少了一份烦恼,多了一份友谊和成熟,只要你肯做到学会欣赏,你就是胜利者。
欣赏是一种和谐,因为宽容是和谐的种子。其中,欣赏是他们的护种的守卫。它能在人类的心灵这片净土上深深扎根发芽,在“欣赏爱”中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散发迷人的香气,包容天地间的万物。
欣赏是氧气,孕育新的生命,是阳光、雨露,照耀滋养美德的产生。有了这种“欣赏美”,天变得更蓝了,云变得更白了,给了我们无尽的乐趣,传播“爱”的信息,让爱更加“勃勃生机”。
欣赏是一种动力,一种源泉,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如果人生失去了源泉,就等于失去了方向;如果人生迷失了方向,就找不到理想,就不会产生动力让你向前;如果没有动力,那你的一生就毁于一旦。由此看出,欣赏对于我们人生是多么重要。
朋友,欣赏让我们融洽关系,造就人才,成就事业,创造美好的未来,赢得幸福人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学会赞美,努力挖掘周围人地方闪光点。欣赏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品,它如春天里的细雨,让心灵得以滋润;它是夏天里的一丝凉风,赶走人们心中的酷暑;它是秋日里的丰收,获得成功;它是冬日里的阳光,温暖他人。请开阔你的心胸,睁开你的慧眼,带着欣赏的目光前行吧!为人生而奋斗,让世界人间更美丽。
现在,你从此开始你的欣赏,除去心中的权与利益,为你的健康生活学会欣赏。因为它是一杯茶,需你慢慢品味,请学会欣赏!
关于欣赏文学作品心得体会报告四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色彩斑斓的历史长河中,曾留下无数文人骚客的痕迹,或有爱,或有恨,还有那些难舍难割的情意。是这么多般错杂的情愫,让我学会了欣赏。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是曹雪芹的沉着,让我读懂封建王朝的迂腐,让我了解到自由的来之不易。读一本好书,如同认识一位新朋友。品《红楼梦》,让我对家族联婚间的阶级政治,又有了新的看法。在这里,我看到无限的剥削与压迫,曹雪芹不失为一位作者,他的细语呢喃足以令人叹惋。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是东坡先生的坦然,让我读懂了仕途道道皆坎坷。让我在春雨滋润后的夜晚,纵观满天璀璨的繁星,遥想到未来的道路,仍是一片落红,只待离人去踏足。一曲《定风波》,悠悠喟叹,让此刻的我更加奋起,不想与苏轼有同样的遭遇。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是陈叔宝的昏庸,让我读懂国破家亡后的惨淡。枯井里无尽的曲调,听来倍感凄凉。亡国之音在耳畔回荡,我不禁有些惘然。夜色未央,离去的君王为此而愤懑,为他的昏淫无能而感伤。这里,我知道了要珍惜。《玉树后庭花》很美,她以她的美,诠释了南朝国民的愿望,也诠释了我的梦。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是杜秋娘的告诫,让我对已逝时光充满无限的怅悔。夜夜孤啼夜夜殇,窗前花开花落已无人再赏。每每读到《金缕衣》,我总会想到《春江花月夜》。二者是不同的风格,而我却莫名地从中读出同样的悲怆。惟愿吾能如她所诉般,珍惜眼前美好时光。
记忆在零乱的滩前被分割,再聚集,又有了别具一色的姿态。悠悠岁月,历史仍被记载。我深知,这不是彩排。无限的情愫源自那些我所崇敬的文人。是他们对自己人生的坦诚,让我领悟到这些络绎不绝的情意。
邂逅一首好诗,如同在春之暮野;相遇各种区域的作品,让我在字与字的相聚中,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是这些文学史上的瑰宝,让我学会了欣赏,而非是所谓的批判。
心中坚信着,每一部作品都富有灵魂,因为它们凝聚着创作者的汗水与泪水,在沉寂中默然等待。
欣赏文学作品心得体会报告 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作文(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