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认识》教案
《小数认识》教案(精选7篇)
《小数认识》教案 篇1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通过学习“年、月、日”的知识,使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小数的初步认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在教学中,先出示有针对性的练习,然后让学生回答并说出解决此类练习题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这样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巩固理论,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在教学中,每完成一种题型,都让学生说一说有关的知识。在说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地消化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应该掌握的技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分工合作,对内容进行整理
把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用适当的方式将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概括性地整理,可以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这两个单元分别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的,再看教材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材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看教材上的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这些内容你都理解了吗?
3、概括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并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展示、交流整理的单元知识结构图
1、先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的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大家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地回忆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师:对以上的学习内容,你们有什么疑问?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与汇报,梳理重点、难点,使下面的教学有的放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较好的评价,学生从教师表扬的话语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成就感,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更大的学习挑战。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打开教材,翻到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学习过哪些内容,你们认为这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回顾并在小组内交流)
1、小组汇报,教师指导并归纳,适时板书。
(1)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①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②每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天,分别是1、3、5、7、8、10、12月;有4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4、6、9、11月。
③同一年中连续的大月是7月和8月,共有62天。
④平年的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⑤闰年的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每年的下半年都有184天。
⑥一年分为四个季度。
《小数认识》教案 篇2
一、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像4.69、0.47和9.70这样的数叫做( ),。叫做( )。
2、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即 米,还可以写成( )米。
3、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即米,还可以写成( )米。
4、5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 )米。
5、38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 )米。
6、一枝铅笔8分钱,写成小数是( )元,也是( )角。
二、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28厘米就是2.8米。( )
2、3分钱就是0.3元。( )
3、3分米比2.99分米大。( )
4、5.28可以读成五点二十八。( )
5、0.09可以读成零点零九。( )
6、九点四八可以写成9.48。( )
三、在里填上><可=。
3.27元2.37元
0.52元5.2元
0.04元0.40元
7.06元7.60元
0.4元0.08元
4.20元4.2元
0.30元3.0元
8.00元8元
4.32元4元3角2分
3元2角3.20分
四、快来帮我找到家。
五、读出下列各数。
0.81米可读( )米。
9.25厘米可读成( )厘米。
33.45克可读成( )克
六、写出下列各数。
零点零四元可写成( )元。
三点二九元可写成( )元。
五点零四米可写成( )米。
七、你能比较四种玩具价钱的高低吗?快排一排吧!
布娃娃36.15元
小熊玩具20.20元
汽车玩具20.95元
积木玩具32.8元
《小数认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了解小数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综合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1题。
(1)出示图,学生独立涂色完成。
(2)指名口答,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3)师生共同归纳:先看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看涂了几份。
2.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2题。
(1)独立在课本上填写合适的小数。
(2)集体反馈,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3)。
3.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3题。
(1)出示题目,请学生口头说说每人储蓄的钱各是几元几角?
(2)比较,集体反馈,重点说说是怎么比的。
(3)。
4.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4题。
(1)引导看懂数轴,理解题意。新课标第一
(2)独立完成,思考哪个数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
(3)全班交流反馈。
(二)综合练习
1.填空。
(1)1元的6/10是元,写成小数是元;3角是1元的,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2)0.5分米是分米,是1分米的,是厘米。
(3)零点八,2.6读作。
(4)1.4米=米分米3元2角=元0.4分米=厘米7角=元16.5元=元角
2.在○里填上>、>
0.5○0.91.2○0.82.6○3.410.5○9.8
3.把2.4、0.9、1.7、1.5、0.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在跳远比赛中,小明跳了3.2米,小高跳了2.8米,小军跳了4米,跳得远。在100米比赛中,小明跑了15.6秒,小高跑了16.5秒,小军跑了16.9秒,跑得快。
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
小组校对、交流。
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有疑问的题目。
5.作业:练习十第5题(前四个)
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
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反馈升华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数认识》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p.4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通过复习和整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有关重点知识点写在作业本上)
1、复习的数位顺序表,回答并板书成:……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十分、百分、千分。
亿级、万级、个级、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
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数点左边的是部分,右边的是部分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表示几个;左边第二位是位,表示几个;千分位是小数点边的第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
《小数认识》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