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大虾和梭鱼》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天鹅、大虾和梭鱼》第一课时教案分析(通用13篇)
《天鹅、大虾和梭鱼》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篇1
一、教材分析
《天鹅、大虾和梭鱼》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古老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都把它收入。它讲了不合作办不成事的道理。寓言分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开篇首先点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合伙的人们如果不是心一条,什么事业办不好。第二小节具体讲天鹅、大虾和梭鱼的故事。前半部分讲它们合伙拉车,天鹅、大虾和梭鱼都很用力,它们都给自己上了套,拼命地拉呀,拉呀。它们的目的也是一致的,都想把车拉动,可是“大车却一步也动不了”,车子也不算重,是因为它们虽然合伙拉车但没有做到合作。第三小节写的是事情的结果,再次表明不合作的后果。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行文,简洁、生动,语言幽默而又通俗易懂,在使人发笑的同时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二、设计意图
二年级的学生仍处在知识储备的低谷期,因此通过引导学生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促进学生数量上的积累生词新词;再者二年级仍属于识字写字的关键期,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开掘学生的语言潜能,从而激发学生学字的乐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了平台,促进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预设目标
1.读通、读顺诗歌,学习词语“合伙、自寻烦恼”,初步知道天鹅、大虾和梭鱼有什么烦恼。
2.会认生字“费、烦、毫”,会写生字“合、伙”,继续培养分析字形的能力。
3.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4.通过多次朗读,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
1. 读通、读顺诗歌,学习词语“合伙、自寻烦恼”。
2.会认生字“费、烦、毫”,会写生字“合、伙”,继续培养分析字形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
1.会认生字“费、烦、毫”,会写生字“合、伙”,继续培养分析字形的能力。
2.运用“合伙、费力、自寻烦恼、分毫未动”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 生字卡、天鹅、大虾和梭鱼的贴饰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课前活动(考一考)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揭示课题
课前,老师和你们聊起了很多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被收集到《伊索寓言》这部世界著名的寓言故事书里,这部寓言书里面的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这些动物有各有各的特点,他们或狡猾,或聪明,或调皮,或老实,他们各有各的本领。这一节课,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部寓言书里的一个小故事《天鹅、大虾和梭鱼》。
2.读课题
师:没错,老师想告诉你们这个故事与单元主题“合作”有着很深的联系。看来读课题也有讲究。读好课题可是学好课文的前提。
【设计意图:由故事书导入揭示课题,重在引导学生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通过读好课题,给学生渗透“题好文一半”的写话技巧。】
二、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诗歌
自由大声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注出小节的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
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投入,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好诗歌,我们请几个代表来读读诗歌。
师:看来,朗读真是学习语文最好的魔棒!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觉得真好,除了已经读通读顺诗歌,还读出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设计意图:尽管诗歌语言浅显易懂,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仍然不太容易,因此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因为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三、再读诗歌,随文识字
1.走进第一节诗歌,理解“合伙”。
师:你们怎么理解“合伙”?
师:请同学用“合伙”再说一句话。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词语造句”的方法记住了“合伙”。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合伙”这两个字,该怎么写。
师:看来写好字的秘密就是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2. 识记 “费”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字“费”,怎么读?
师:“费”字是什么结构的字?谁知道它的部首?
师: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汉字最初都是由画演变来,那么“贝”最初跟什么关系,猜一猜。
师:谁能把“费”字“换一换”部首。
3. 理解“自寻烦恼”,识记“页”
师:谁能给这个词找一找近义词。
师:“烦”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火字旁”,右边是“页”。
师:你们认为“页”字可能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几个带有“页”的汉字吗?
师:你们知道这些字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页”字的秘密真不少呀!为了紧紧地记住与“页”有关的字,老师也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通过找出字的相同部件、编儿歌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生字。
【设计学有面有点,在对生字的全面关注中,打破一字一学的传统识字方法,采用科学识字教学,借一个部首或部件的学习带出一串字,渗透识字方法,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教学中既有是对重点词语的突破。也有对字形结构的书写揣摩;既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近义词,也能借助动作体验反义词。】
四、三读诗歌,初步释疑
1.读诗歌,了解三动物的“烦恼”
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究竟因为什么事那么烦恼呢?一起来听听老师读诗歌的二三小节。请同学们画出表示它们烦恼的句子。
2.比较“未”与“末”
3.采用联想法认识“毫”
原来“联想也是识字的一种好方法。”
4.初懂诗歌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的识字方法,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我们一起来看看词语“百宝箱”里增添了哪些词语。(屏幕出示)
合伙 费力 自寻烦恼 未动分毫
师:阅读中注意积累词语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水平。积累词语还能帮助我们了解诗歌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用这些词语和你的同桌来说说诗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温馨小提示”)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不错。请拿出你的小楷本把你刚才听到的或想到的或自己说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的诵读诗歌,以促进学生了解诗歌寓意,感受语言优美的能力。通过重点词句说故事主要内容,旨在为学生的遣词造句,进行写话训练打下了基础。】
5.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把诗歌读通读顺了,也懂得了很多有趣的识字方法,而且也了解了三只动物他们有什么烦恼。这三只小动物不仅在《伊索寓言》里面出现,他们还在《克雷洛夫寓言》这部书里也出现,很高兴我们交上了朋友,所以老师决定把这部《克雷洛夫寓言》也送给我们班可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用你们能多读读诗歌,解决天鹅、大虾和梭鱼的烦恼。
【设计意图:以送书促读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以达到课已尽,意犹存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根据作业提示,多读读诗歌,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作业提示:
1.反复读诗歌,想想诗歌里那些句子写出了三只小动物在拼命拉车的?
2.多读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书中的故事,并从中懂得一些小道理。
《天鹅、大虾和梭鱼》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自寻烦恼、未动分毫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了解寓言内容,理解寓意,懂得不合作是办不成事的。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三位动物朋友,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认读“梭鱼”。
它们三个之间,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天鹅、大虾和梭鱼》。(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圈出来,用拼、问、猜、查的方式认识它。
2、同桌互读课文,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请同桌帮帮你。
3、抽读课文,正音。
三、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这篇诗歌到底讲了什么故事呢?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学习2小节。
(1)那么,他们是怎么拉车的,齐读2小节。
我们来看看课文最先告诉我们它们是怎么拉车的?
齐读“他们都给自己上了套,拼命的拉呀,拉呀,”
指导理解“上了套”、 “拼命”
感情朗读。
(2)那么他们是怎么拼命拉车的?指名读。
原来如此,来,我们一起读读天鹅是怎样拉车的……谁能来演一演?
感情朗读。
大虾又是怎样拉车的?读一读,演一演。
感情朗读。
梭鱼呢?读一读,演一演。
感情朗读。
这就是天鹅、大虾、梭鱼合伙拉车的故事,让我们再来仔细看看它们到底是怎样拉车的?齐读2小节。
3、学习3小节。
(1)因为他们这样拉车,结果怎样呢?齐读3小节。
指导理解: “未动分毫”
(2)为什么天鹅、大虾、梭鱼合伙拉车,大车却未动分毫?
师小结,齐读。
4、学习1小节。
这个寓言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读1小节,一边读一边想: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
指导理解“合伙”、“自寻烦恼”
齐读,思考: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5、师小结:瞧,就是因为天鹅、大虾和梭鱼做事不是心一条,没有好好合作,所以大车才……可见,只有大家团结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办成事儿!
6、让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第二课时
(略)
《天鹅、大虾和梭鱼》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汉字11个,会写2个生字。学习弓字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
2、借助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区分合伙与合作的意思。
3、理解寓意,懂得不合作不配合是办不成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通过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拉套方面的知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演示。出示一辆玩具车。哪能位小朋友能让它动起来,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指名做)就这样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有三个合伙人却让它纹丝不动,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篇课文。
2、谈话、质疑。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明白了合作的力量最大。但是只要合作就能办成事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
二、自学
1、默读课文。全文共有几小节?并做好标记。
2、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指名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来读文,集体正音。
三、识字
1、读字卡。做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认读,扩词。
2、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字形。
3、认识弓是个新部首。观察字形,再看检字表中弓字旁的字。
四、交流
1、自读合作。小组讨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查资料或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也可问本小组同学、问老师等,将没读懂的部分作以标记准备全班交流。)
2、交流自读所得。可以帮助同学解决难题,并说出自己解决难题的方法给同学以启发;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难题,向别人请教;可以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解决问题,同时也了解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而且还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合作能力。)
3、整体感知,直入中心。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思考:本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在第几小节?
4、学习第二小节。让学生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它们都在使劲拉,大车却纹丝不动呢?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读第三句,再借助插图,自读自悟,体会这不是真正的合作。)
五、诵读
读出天鹅、大虾梭鱼用尽全力的感觉,并且还要注意读出诗的韵味和节奏来。
六、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想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二、有感情朗读全文。
三、讨论
1、启发思考:让学生想办法让大车跑起来。(可以小组讨论,畅所欲言;也可以拿出玩具车,小组同学共同合作直观演示。在活动中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合作。)
2、自读1、3小节,理解寓意。理解合伙、未动分毫、谁是谁非的意思。(合伙一词可以与合作进行对比来理解;未动分毫与谁是谁非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
3、用合伙与合作练习说一句话。
四、整全感知,实践应用。
1、再次有感情朗读全文。说说大车为什么未动分毫?(回忆全文,再次理解寓意,体会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为接下来的拓展阅读做准备。)
五、写字
却、步只书写,做语文天时再练写,其他生字学生自学。
六、练习。
1、比一比,组词。
托脑飘
拖恼漂
2、照样子,能写多少写多少。
得意热热闹闹高高兴兴
谁谁
垂丧
烦恼
《天鹅、大虾和梭鱼》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篇4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虾、如、闹、费”等14个生字,会写“弓、重、往”等7个生字,认识虫字旁。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寓意,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分别掌握、会认、会写的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寓意。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美丽的天鹅和水中的大虾、梭鱼凑到了一起,他们要做什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生字词,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分节朗读课文,其它组员找出他们读的不好的地方,教师相机正音。
3、教师范读。
4、学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试着说说课文讲什么?
(三)再课课文,学习生字。
1、分节朗读课文,在句子中学习生字词。
2、出示卡片上的生字,学生自由组词,同桌合作字形,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指导、巩固识记。如按结构记,左右结构:虫—下(虾);女—口(如);上下结构:口—虫(虽)
4、指导书写。
(四)朗读全文。
朗读全文、课后思考:为什么大家拼命拉,车子却未动分毫?
第二课时
(一)出示生字卡,复习生字。
(二)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地方,小组合作解决。
2、请同学上台情境表演(三个人朝不同的方向拉)
讨论:大家都在拼命拉为什么大车却未动分毫?
3、重点朗读第三小节,并填空。
天鹅伸着脖子要往( )钻,大虾弓着腰使劲往( )靠,梭鱼一心想往( )跑。(让学生体会天鹅、大虾、梭鱼劲没往处使)
4、思考:如何才能把大车拖着跑?请同学到台上演一演,让学生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5、朗读第一小节,体会寓意,并说一说你是如何与他人合作的。
6、朗读全文,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要团结合作、互相关心、学会共处,才能取得成功。
(三)指导背诵
《天鹅、大虾和梭鱼》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篇5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2个,写字9个。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寓意及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学习写字。
2、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寓意及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小动物?老师也喜欢小动物,给大家带来了三种小动物,大家看看他们是什么?(课件出示)介绍梭鱼:梭:一种织补工具,两头尖,中间粗,象枣核,梭鱼因形状而得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小故事就发生在它们三个之间,这是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题目就叫“天鹅、大虾和梭鱼”(齐读课题)。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多维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书写“虾”:题目当中有要求我们会写会认的生字“虾”。
(1)谁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很快记住这个字
(2)谁能来给他组词、造句
(3)指导书写“虾”,认识新偏旁“虫”字旁,(运用食物投影评价书写内容)
【分散识字,对学生强化写字教育,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写字教学,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将写字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二、初读课文,自学识字。
(一)感知课文,初步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作上标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它。
2、给你的同桌读读课文,看那些作过标记的字你认识了吗?不认识请他帮帮你,别忘了谢谢他。如果你们都认识一定要夸夸他。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这么多同学想读,请四位同学来读吧。(先自评后他评)
【把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并培养学生从小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另外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与余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自我评价使学生对自己能正确认识,互相评议会使学生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
(二)认识词语。
1、请大家看书中绿色通道中的生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2、识字游戏:(1)老师
《天鹅、大虾和梭鱼》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