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2024-06-015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读背成语,积累语言。

  2阅读短文,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写读后感情。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练习写小发明论文。

  教学重点:

  1、学习写读后感情。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练习写小发明论文。

  教学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读背背和阅读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读背成语,积累语言。

  2阅读短文,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 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自读成语和熟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轮读,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赛读、接背。

  (对较难的词语,交流理解意思)

  二、完成阅读:

  1、自读《外婆家的石桥》,读准字音,初知大意。

  理解词义: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匍匐:匍匐就是爬行的意思。

  2、根据问题再读短文,并理解:

  (1)外婆家的石桥是什么样子的?

  (2)外婆家的石桥为什么会给我留下美好的怀念,又能为什么引起我的恼恨?

  (3)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组成小组交流。

  4、小结:

  (1)石桥很高,很陡,桥身很宽。石阶平贴光滑。

  (2)怀念:伏在桥栏上,可以贪婪地眺望大桥下的景色。绿水、白帆。。。。

  恼恨:一个……

  5、选择自己段落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

  三、作业 :

  1、读记成语。

  2、完成同步中的作业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

  1.练习写读后感,知道什么是读后感。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

  一、读题目,明确习作的内容。

  二、习作指导:

  以《秋天的怀念》为例结合指导。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著名作家史铁生双腿瘫痪后,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而生命垂危的母亲却无微不至地关心他、鼓励他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终于,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又重新振作起来了,但曾经鼓励他、安慰过他的母亲却因患严重的肝病而离开了人间。文章赞美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2、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母爱的伟大,母爱持无私。)

  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讨论弄清什么是读后感。

  1、阅读《秋天的怀念》我们知道主要讲了什么,作者通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为写读后感做准备。读后感是在读文章中产生的情感,写时要从所回忆的内容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2、讨论:

  (1)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2)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想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体会?

  四、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修改讲评习作。

  教学过程 :

  一、讲评怎样修改:

  1.根据下面要求讨论检查自己的习作。

  (1)是否由读而产生感想。

  (2)感受是否真实。

  2、集体讨论修改一个学生习作。

  二、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并抄写。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动手搞小发明,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2、写小论文,激发学生绘画、习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 :

  一、课前准备:

  1、结合课内外所学的知识,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做好设计。

  (1)可以制作、改进一些简单的工具、文具、玩具或工艺品。

  (2)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或生活中的不便之处,进行改进。

  2、在家长或其他人的指导下完成制作。

  二、进行写作:

  1、将自己的发明或发现写成一篇文章。要求:

  (1)将自己的发明或发现写清楚。

  (2)可以附上示意图,说明操作或使用方法。

  2、分小组进行展示,全班交流。

  三、评选小发明小发现优秀论文:

  (1)发明实用,简单易行。

  (2)文章写得清楚明白。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作业 练习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本单元生字词。

  二、总结积累运用三的内容。

  1、什么是读后感及写法。

  2、如何写小发明论文。

  三、学生作业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篇2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1、简单介绍有关《三字经》的知识。

  (1)学生介绍《三字经》的知识。

  (2)根据学生的回答作补充:《三字经》,作于宋代,作者王应麟。它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蒙学教材(相当于现在的小学课本),与《百家姓》、《千字文》统称“三百千”。明代理学家吕昆说:“凡儿童,8岁以下者,皆习《三字经》。

  2、指名读《三字经》选段。

  要求:读准字音,流畅。

  3、讨论《三字经》选段的意思。

  4、朗读,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

  二、阅读:给予的故事

  1、自读短文,你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为什么说这个人面临的选择是艰难的?

  (2)为什么“只有把生死置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

  同学们都爱读书,读书是增长知识的最佳途径。今天,我们就开展一次读书收获交流会,把你读书的快乐说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吧!

  二、小组交流与研讨

  1、要求:先说自己读了哪些文章,介绍文章内容,然后谈自己读后的体会和感想。

  2、分组交流,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倾听并指导。

  3、各小组民主选出最佳人选准备参加全班汇报

  三、班上汇报

  1、小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自己的收获,老师给每位代表录音,并做适当点评。

  2、师生共同投票,评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

  3、颁发“最佳口语交际奖”。

  第三课时(习作训练)

  一、启发谈话

  人人都有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为什么愿意和他在一起?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二、小组内自主介绍与交流

  三、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师生共同评价,纠正语病,并鼓励学生的闪光之处,引导准确用词。

  四、写前提示

  1、外貌描写抓特点,不可面面俱到。

  2、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突出细节描,借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展示人物的个性。

  五、练习写作。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篇3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

  一、 背诵课外选句。

  二、 阅读练习。

  三、 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回忆诗歌,背诵。

  1、 教师点诗,全班背诵。

  2、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

  二、 欣赏、背诵《望洞庭》。

  1、 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 学生齐读。

  3、 教师讲述洞庭美景及相关的神话故事。

  4、 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

  5、 检查。

  三、 课后背诵有关洞庭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 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

  1、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2、 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讲解生物链。

  3、 珍稀动植物的处境。

  二、 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

  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 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解释“植物熊猫”,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 说说为银杉保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 火灾 威胁 国宝

  3、 为什么买了保险后就能起到保护银杉的作用?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保护银杉吗?

  4、 学生自由讨论保护其他珍稀动物的方法。

  第三课时

  一、 介绍教师节的来历,教师职业的伟大。

  二、 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 分析图意。

  1、 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2、 析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物或景物。

  小女孩、两束菊花、窗户、台历、课本、眼镜、笔筒、地球仪、墨水瓶、朝阳、牵牛花、

  3、 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 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 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 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图意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区分反问句和陈述句,并能将反文句变成陈述句。体会每组两句话说法不同,但意思相同,表达方法的不同

  2、能主动积累名人警句、成语故事。

  3、能主动积极地发现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跟同学交流。

  4、能读懂故事,明白写通知的要求。

  5、能读懂短文,明白短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

  一、温故知新

  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体会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2试一试,学着书上的样子,各写两组句子。

  结合旧知识,谈自己的发现。

  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句子,体会意思。

  2、读一读,记一记。

  3、比一比,谁能记得又好又快。按要求完成,提高自学能力。自主学习。比赛激趣。

  三、点击成语

  1.自由读一读,看看揠苗助长这个成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揠苗助长的意思是什么?

  3.这个成语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4.你能说出别的成语故事吗?

  四、自由读,加深认识。

  拓展游戏:抢反义词。交流,评价。注意仪态,评价时注意语气。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

  一、 背诵课外选句。

  二、 阅读练习。

  三、 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回忆诗歌,背诵。

  1、 教师点诗,全班背诵。

  2、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

  二、 欣赏、背诵《望洞庭》。

  1、 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 学生齐读。

  3、 教师讲述洞庭美景及相关的神话故事。

  4、 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

  5、 检查。

  三、 课后背诵有关洞庭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 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

  1、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2、 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讲解生物链。

  3、 珍稀动植物的处境。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通用15篇)[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