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分钟》教学实录

2024-06-051

《一分钟》教学实录(精选15篇)

《一分钟》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标:

  1、会读字词,理解“哈欠、后悔”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字词。

  1、抽学生读生字卡片。

  2、一分钟游戏:找朋友

  偏旁和字组成新字,看谁组得多。

  猜谜语  门里有市场 (闹)  二个儿子  (元)

  走了一尺远 (迟) 一次少两点 (次)

  又一张口  (叹)  一人两张口 (哈)

  每人用心干   (悔)

  ( 四人小组合作,一分钟里看哪组猜得多。)

  二、对比学习1、5自然段,感受元元的后悔。

  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整整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我们就打开课文,去看看多睡一分钟时的元元。(出示第一幅图片  贪睡)谁来读一读这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做做“打哈欠”,你从这个动作中知道了什么?那元元心里想的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懒洋洋的语气)

  2、感情朗读第一段。(自己尝试读,指名读,齐读)

  师:看,元元钻在被窝里,多舒服放松呀!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迟到20分钟时的元元。(出示第二幅图画  迟到)

  1、看图说话:知道哪个是元元吗?谁来说说现在的元元是怎样子的?读课文句子“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那李老师又在对他说什么呢?谁来读读李老师的这句话?

  2、师:面对老师的批评,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元元——非常后悔。(齐读第六段)

  三、学习2-4段,感受元元一路的后悔。

  师:元元贪图多睡一分钟的舒服,却换来了深深的后悔。可是小朋友,元元的后悔只是从走进教室,被老师批评那一刻才有的吗?请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2-4段,你还从哪些句子也读出了元元很后悔?

  1.逐段分析句子。

  师:第二段:你从第二自然段的哪个句子可以读出元元的后悔?

  生: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做做叹气的动作,元元为什么叹气呢?他心里怎么想的?

  生:我的运气真差,就差那么一分钟,不然早过马路了。

  生2:这红灯早不亮晚不亮,偏偏在我要过马路的时候亮了。我真倒霉。

  师:那么谁来把元元的这句话读一遍。

  师:你读出了元元的懊悔。

  师:你读得真好,叹气叹得很像,你读出了元元的无奈。

  师:错过了绿灯的元元还会遇到什么事让他感到后悔呢?请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谁来读读这一段?

  师:你刚才为什么把“好一会儿”和“才”字读得那么重呢?

  他等什么等了好一会儿?“好一会儿”说明了什么?(元元心里着急了,人着急的时候就会后悔,元元一边等一边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学生说))

  (2)、感情朗读。(“好一会,才”读重音强调。)

  师:“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请你想象一下:元元等在十字路口时是怎么想的?(众学生思考)

  生:哎,真急人,红灯啊红灯,快变成绿灯吧,再不变的话,我上学可要迟到啦!

  师:那么大家认为元元等了多长时间?

  生1:一分钟。

  生2:

  不对,我知道红绿灯之间变化只有30秒这样长的时间。

  师:据老师观察,少数的红绿灯变换时间是60秒,但大多数的红绿灯变换时间只有30秒,时间不长。才半分钟呀,半分钟多长?大概拍30下皮球这样的时间。可元元,感觉有多长?

  生:好像有一个小时那么长。

  师:是啊,因为元元很焦急,所以在元元眼里好像有——一个小时那样长。谁再来读这一句。

  师:你读出了元元等红绿灯好像等了很长时间的样子。

  师:大家一起来读读怎么样?

  师:好,读出不耐烦的味道来了。

  师:好不容易等到绿灯亮了,元元飞一般地过了马路,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现在车站就停着一辆公共汽车。元元,看了可能会想什么,怎么做呢?

  生1:他想,啊,汽车,我得马上上车!他越跑越快。

  生2:太好啦!我还赶得上这辆车。他飞一般地跑过去。

  师: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学生接读下面的句子:眼看就要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眼看”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马上的意思。

  师:难道当时元元没喊过,没追过汽车吗?

  生:追过。

  师:那元元是怎么追怎么喊的?

  生1:他一边跑一边喊:等一等!

  学生2: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拼命地喊:司机叔叔,请等一等!

  师: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就差那么两三步了。汽车却开了!司机叔叔也真是的,为什么不等等元元呢?

  学生1:车站规定,时间到了就要开车。

  师:是呀,车站有严格的时刻表,时间一到就要开车。

  生2:也许是司机叔叔没听见。

  师:总之,元元也真够倒霉的。谁能读读这一段话。

  师:啊,你把元元急着追车,追不上后又垂头丧气的样子读出来了,你真会体会啊!

  师:大家把这一段一起读一遍。

  师:你们看,元元又在为晚了一分钟没乘上车后悔了。可是比这更倒霉的事还在后头呢!

  师: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老这样等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元元决定——

  生:走到学校去。

  师:走到学校去?以前每天是坐公交车去学校的,估计学校离这儿也不会太近。那得多长时间啊?请你想象:元元当时是怎么走着去的?

  生:跑一会儿,走一会儿

  ,走走跑跑,跑跑走走。或者干脆一路跑着去。

  (板书:辛苦地走路)在他一路辛苦地走路中,我们看到了元元的后悔。

  现在你知道元元迟到20分钟的原因了吗?

  四、课文小结,补充拓展。

  1、师:小朋友,多睡一分钟,只不过是放松了一下自己,带来的却是(

  )。(学生看板书口头填空)带来的还有老师的批评,同学们异样的眼光,自己脸红的尴尬,更是那宝贵的教训。此时此刻,你想对元元说点什么呢?

  2、师:对,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能错过每分每秒。(板书:珍惜时间,分秒必争)古人给我们留

  下很多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谁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好似流水,只能流去不能回。

  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提示:这里的“光阴”就是指“时间”)

  五、想象练笔,自我警醒。

  师:那么,明天早上,元元又会怎么样呢?大家好好去想一想,模仿课文的样子编个关于元元的明天的故事,晚上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总结语)小朋友,时间不可以倒流,世界上更买不到后悔药。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做时间的主人,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我们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一分钟》教学实录 篇2

  关于预设:结合当下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即通过游戏的环节,让幼儿体验1分钟的长短,了解1分钟长短的相对性,达成预设目标。

  关于生成:根据幼儿活动中情况,临时变动了两个环节。

  1、引导幼儿体验1分钟长短的两个游戏:“金鸡独立”和“拼图”,在试上活动中幼儿一开始都觉得1分钟是长的,所以原先预设的是拼图在前,让他们先在游戏中体验一下短的的感觉。但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幼儿,感觉就不一样,展示课中又有大部分幼儿觉得1分钟是短的了,所以我临时将“金鸡独立”游戏调到前面了,让幼儿先在游戏中体验一下与自己想象当中不同的感觉。

  2、幼儿讨论环节“金鸡独立游戏中觉得1分钟很长,拼图游戏中又觉得1分钟很短,这是怎么回事呢?”有幼儿觉得这是时钟的指针走得有快慢,这是我预料之外的,因为我觉得大班孩子应该知道1分钟有长短是自己的感觉而已,而且在试上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也是如此。但既然有幼儿提出了这一点,我就临时增加了一个环节——跟着秒针数数,这样做让幼儿切身体会到1分钟60秒的长短,也解决了个别幼儿心中的疑惑。

  关于不足:

  1、活动中用PPT的形式展示了1分钟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用视频的形式展示,效果肯定会更好的。

  2、预设本次活动时,一直在纠结此活动到底是数学领域还是社会领域这个问题,也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最后根据活动重点(时间的相对性)确定为数学活动。但是在最后评课中,还是有老师觉得这是节社会活动,甚至觉得可以定位为综合,或许从整个过程来看,社会成分过多了点才会有这种感觉,因此本次活动还有待修改和完善,突出数学领域的内容,弱化社会性的东西,放在延伸活动中也可。

  点滴体会:

  我觉得活动中尊重幼儿、鼓励幼儿自主性的发挥非常重要,所以在游戏环节,我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在讨论环节,我也是鼓励幼儿畅谈自己的想法,满足每一位想表达的幼儿的表达欲望,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并给予正面、肯定的回应,激发幼儿继续思考、深入了解的欲望。

《一分钟》教学实录 篇3

  一、授课时间:2010年6月8日14时40分至15时15分

  二、授课对象:柴峰小学一年级一班

  三、教学内容:语文学科二年级教材(上册)

  四、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五、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全体同学请起立,两臂像老师这样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看谁坚持得时间最久,时间为一分钟。(师边看表边鼓励孩子们一定要坚持住。)

  师:时间到。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生:好累!

  师:你觉得一分钟长吗?

  生1:长。

  生2:不长。

  ……(生自由谈)

  师: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出示课件:一分钟)来,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钟”字, “钟”字是个生字,注意书写时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齐读课题: 一分钟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同学们这么棒呀!我们来读读吧。

  课件出示:我会认

  钟、零、闹、哈、欠、迟、叹、决、悔、元

  师:特快列车在哪里?(边读边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生:(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师:生字宝宝都认识了,那词语你会读吗?

  课件出示:我会读

  闹钟、丁零零、迟到、决定、后悔、叹气、 哈欠(欠轻声)

  女生读,男生读,一起读。

  师:丁零零是abb式的词语,注意“零”单独作字读二声,在这里要变音,读一声。跟老师读。谁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

  生:火辣辣、绿油油……

  师:“哈欠”的“欠”单独作字读四声,在这里读轻声。跟老师读两遍。

  生:读。

  师:我们变个方式来读好吗?

  师:看老师的样子读:学元元后悔的样子——低着头

  生:后悔

  师:这会儿是听老师发出的声音,读:唉!

  生:叹气

  师:这会儿是我指词语,你做动作。哈欠

  生:打喷嚏

  师:(笑了)孩子们,什么叫哈欠?你在什么时候会打哈欠?

  生:困了,想睡觉的时候。

  师:来,你来打个哈欠给同学们看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预习课文时,不但会用多种方法识字,还能联系生活情境理解词语的意思。老师可要虚心向你们学习呀!

  师:同学们生字词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能读好。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师找6个同学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师:其他同学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边听边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生读,师要注意订正读音。

  师:谁来说说,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生:多睡一分钟

  师板书:多睡一分钟(边板书边指导睡字的读法)

  师:因为元元多睡了一分钟,结果——

  生:迟到20分钟。

  师板书:迟到20分钟。

  师:“迟”字是生字,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先写尺字,再写走之儿,尺字最后一笔变捺为点。

  师:(课件出示)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谁来说?

  生:因为他先是没赶上绿灯,后来又没坐上公共汽车。

  师:你真了不起,一下子说出了元元上学路上发生的两件事。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件事。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读这段课文,看谁读得好。

  生:读

  师:同学们不但读书的声音很甜美,而且读书的姿势很端正啊!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来,咱们一起读一遍。

  师:谁愿意自己读给大家听?真好!请你接着读。(不但流利,还很有感情)

  师:谁还想读?

  师: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师:大家读书的时候,声音整齐而响亮,没有任何错误。可是请大家看这一句:他叹了口气,说:——一般人叹气的时候,心情都不太好,这个时候说话的声音不可能十分响亮。

  师:谁来读这句话?

  师:我们把这句话加个语气词“唉”读一下,试试。

  师:你来读?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此时,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元元?

  生:我看到了一个后悔的元元。

  师:他后悔什么?

  生:后悔不该多睡一分钟。

  师: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元元?

  生:我看到了一个伤心的元元。

  师:孩子们,带着你的后悔,带着你的伤心,来,我们大家一起叹叹气读读。

  师:听到你们的叹气声,再看看你们显得特别伤心的表情。此时,我觉得你们一个个都是元元。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元元?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谁先来?(都想,一起来)

  师:元元,请问此时的你,除了伤心难过,还——

  生:十分着急!

  师:来,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生读完后师带头鼓掌。

  师:应该给自己鼓掌,因为你们读得太好了。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着急、后悔、辛苦的元元。

  师:绿灯没赶上,公共汽车也没赶上,此时的元元——

  生(多个):非常后悔、非常伤心、非常难过、非常辛苦、非常着急。

  师:后悔什么?

  生:闹钟响了,不该多睡一分钟。

  师:那么闹钟响了,元元又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呢?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谁来读?

  生读。

  师:通过他的朗读,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元元?

  生:我看到了一个懒洋洋的元元。

  师:你体会的真好,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

  生读。

  师:谁能边做动作边读。

  女同学读,男同学做动作。

  师: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绿灯没赶上,公共汽车也没赶上,只能辛苦地走到学校。到了学校,已经——

  生:上课了。

  课件出示:元元迟到插图

  师:同学们看,图中的哪个小朋友是元元?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元元?

  生指课件说。

  师:看到元元的这个样子,大家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生(多个说):后悔、伤心、难过、害羞、惭愧、内疚等。

  师:元元低着头,在想些什么呢?

  生:(多个学生谈)我要是不多睡一分钟,就好了;明天闹钟响了,我一定不多睡一分钟;我明天一定要早点起床……

  师:同学们看,在老师的告诫下,在同学们的注视下,元元的脸更红了,头更低了。

  师:同学们,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结果迟到了20分钟。他感到后悔、害羞、惭愧、内疚。你如果是元元的老师,你会原谅元元吗?

  生:会。

  师:如果元元说他今后一定不会再迟到了,你们相信吗?

  生:相信。

  师:啊,好有爱心,会理解人的孩子呀。你们都是元元的好朋友。这篇课文,很有意思,老师也非常喜欢。所以,老师把它改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拍手读一读吧!

  丁零零了,闹钟响了。打个哈欠,他又睡了。

  一分钟了,元元起了。红灯亮了,汽车开了。

  叹气没用,他迟到了。非常后悔,脸儿红了。

  师:(课件出示)第二天早上,丁零零,闹钟又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看,元元今天还会迟到吗?他会怎么做?

  生:(多个学生交流)昨天迟到20分钟,今天早到20分钟。……

  师:元元的变化可真大呀!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孩子们,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的焦急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多睡一分钟,只不过是放松了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孩子们,我们可不要做元元那样的孩子哟!

  板书设计:

  一分钟

  多睡             迟到

  一分钟            20分钟

  七、教后反思:

  3个小时的备课,35分钟的上课。感觉时间是那样的紧张、匆忙,来不及有丝毫的懈怠。课上完了,但整个课堂教学的细节却在脑中久久萦绕,挥之不去,理之还清。首先从课的设计思路来看,自我感觉还可以,从字到词再到句,循序渐进,感情升华。整个教学过程能够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合理安排学生运用肢体语言、体态语言来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升入二年级,识字仍是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而识字方法的灵活运用尤为重要。另外,词语的理解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尽管如此,孩子们对“哈欠”一词还是有些默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元元因为多睡一分钟而没赶上绿灯和公共汽车最终迟到20分钟的心情。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元元因为多睡一分钟而没赶上绿灯和公共汽车最终迟到20分钟的心情。为此,我把课文的呈现做了调整,先是从课题入手问“课题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问“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学习感悟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放在第二自然段的指导朗读上,引导学生通过读体会元元等红灯时的心情。生活中的我们在叹气时,一般会先“唉”一声,而课文中只写了叹气的语言,却没有语气词“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元元当时的心情,我引导学生加上一个“唉”字,让文本更接近生活,这样孩子们理解起来会更轻松自如些。没想到,孩子们还真如我所想,加上一个“唉”字,读起来绘声绘色,一个个眉头紧锁,唉声叹气的,仿佛他们就是元元。语气上、表情上孩子们都进入了角色,对文本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在此基础上,再来感悟第三、四自然段,孩子们的体会就更深了。通过对二、三、四自然段的学习,孩子们看到了一个后悔、着急、辛苦、伤心、难过的元元,再来学习第一自然段,孩子们一下子就把另一个元元读出来了。此时,我再次纵览课文:“孩子们,元元只因多睡了一分钟,绿灯没赶上,公共汽车也没赶上,只能辛苦地走到学校。到了学校,已经——  ” 引导孩子体会元元迟到20分钟的心情。在这里,孩子们只要能体会到元元的心情就可以了,不可以让孩子们把元元多睡一分钟当成一件错事加以批评。所以,此时我巧妙的问孩子们:“你如果是元元的老师,你会原谅元元吗?如果元元说他今后一定不会再迟到了,你们相信吗?”自然而然地把可爱的孩子们引向了善良、宽容的一面。为了更好地巩固生字、新词,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把课文浓缩为一首朗朗上口的小儿歌,让孩子们在拍手中再一次巩固了生字、新词及课文的主要内容。当孩子们还沉浸在儿歌的韵律中时,我趁机问孩子们:“第二天早上,丁零零,闹钟又响了,元元还会迟到吗?他会怎么做?”孩子们纷纷举手说:“元元一定会早到校。”整节课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我和孩子们在一种和谐轻松的状态下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心中仍有些许遗憾。备课设计到位,但落实的不是很规范,感

《一分钟》教学实录

《一分钟》教学实录(精选15篇)《一分钟》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标:  1、会读字词,理解“哈欠、后悔”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