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小老师》小小闯关游戏 激发学习热情--张洋
《大作家的小老师》小小闯关游戏 激发学习热情--张洋(通用13篇)
《大作家的小老师》小小闯关游戏 激发学习热情--张洋 篇1
《大作家的小老师》小小闯关游戏 激发学习热情--张洋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
为了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第一课时,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我引进了闯关的游戏,让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认读生字新词,理解其义,会组词或说话,掌握多音字“教”,记忆生字字形。
闯关游戏其六关。第一关是“我会读。”出示课文中的新词,让学生认读,大部分学生能准确认读,顺利过第一关。第二关是“我知道”。出示“萧伯纳、娜塔莎、莫斯科、苏联”,学生说对这几个词的了解。第三关是“我会说”,出示“口吻、谦虚、告诉、世界大文豪、出乎预料、意识、感触。”学生选用词说话,或说了解的词语的意思。第四关“我会辨”,出示词语:教育、教室、教师、教书、教唱歌、教学生识字、我教你。学生认读掌握“教”的读音规律。第五关“我会组词”,让学生用生字组两个词。第六关“我会写”,让学生上黑板写记住的生字。
学生的学习劲头很足,积极地参与闯关,甚至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局面。每闯一个关,我都及时地肯定学生的表现,如“你闯关成功了!”“你一定是认真预习了,所以闯关成功了!”“你真了不起,第一个闯过了关!”我想:这样的引导,定能激发学生自主预习的愿望,并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表现自己,提高学习的效率。
《大作家的小老师》小小闯关游戏 激发学习热情--张洋 篇2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读出趣味来。
2、通过上节课的读文,你知道这位大作家是谁吗?(生介绍。板书“著名”,学生换词)
3、你知道这个小姑娘是谁?
(1)用文中语句说,板书“可爱”。
(2)好好读,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3)点拨写法:抓住人物特点描写
3、本节课,我们要读懂文字后面藏着的东西。
二、学问体悟
1、看图,出示“思考一”
2、你把四个字读成了一幅生动温馨的场面。真棒!
这样读书就把文章读得更丰富了。
3、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非常快。临近分别了,总该给自己的朋友一句临别赠言啊。出示“思考二”
(1)自由读、画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朗读(同桌→全班)
4、“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姑娘的话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了自己骄傲的样子。(生接读第四自然段)
5、“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震撼了萧伯纳的心,让他为之一震?
6、学了课文,我们对课题的理解更深了,一起再来读读课题。
三、感悟升华
1、大作家从一件小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你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2、出示相关的名人名言
3、生活中的老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你细心去 、去发现,一定会从各种老师身上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你也必将成为生活中的一位优秀的“小老师”。
四、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关于萧伯纳的故事,进一步了解他。
板书: 10 大作家 的 小老师
谦虚 可爱
平等相待 天真无邪
课后反思:
经过专家的指导,这节课的授课思路更清晰了。学生学得很投入,学习效果良好。
整堂课关于“读书”能体现不同层次的读书要求:初读时读懂、读通;熟读时有所理解;精读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步骤比较清晰。特别是加大了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力度,让孩子们对于到萧伯纳和娜塔莎的一见如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们国籍不同、年龄差距大,但他们彼此都非常喜欢,虽然相处的时间很短,但非常愉快,已经成为朋友了。从而,为后面课文的理解和对于萧伯纳善于反思、谦逊自律的伟大人格的认识奠定了情感基础。
不足的是对于“以读为本”我仍然理解不够,对于“读中理解”的妙处仍然没有体会透。在处理第一次上课时出现的关键症结:关于小姑娘的那句“请你也会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时,孩子们再次重复了上节课的场面——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小姑娘是在教训萧伯纳,是想帮助萧伯纳认识到自己太骄傲了。
课堂上,我再次急出了一身汗,没想到经过这么多的朗读指导和情感酝酿之后,他们还是不约而同地走入了同一条歧路。无奈之下,我只好亲自讲解,兜了一大圈,甚至还举了生活中的例子“你和你的朋友在一起,如果你学着他的样子说话,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最终,终于有两个聪明的孩子先明白了,说到了“跟他开玩笑、逗着玩”,我才长舒了一口气。
一下课,专家和领导简单评说了整节课之后,就谈到了这个老问题。我说,按说是孩子们生活中的事,他们都有生活体验,为什么他们总朝同一个方向去想呢?我真的无法理解,也真不知道改怎么引导。任校长说:“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读。”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恍然大悟:对啊,兜什么圈子呢?哪需要那样硬生生的讲解呢?只要再让他们读读第一自然段、品品“学着他的样子”,孩子们自然就会明白了。读透了“学着他的样子说”,就会读懂小姑娘的天真、俏皮,自然就不会把她读成一个城府很深、一本正经的“小老师”了,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真是给我上了极其深刻的一次“读书”课!原来读书有如此神妙的功用,真可谓是“四两拨千斤”了!
后记:后来,我再次反复思考课堂上的“异口同声”现象时,我在想,是不是这篇课文的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也给了孩子们一些误导呢?
《大作家的小老师》小小闯关游戏 激发学习热情--张洋 篇3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
案例: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5课《大作家的小老师》
师:朗读了课文,下面老师请大家做一道填空题。
出示填空题:( )的小姑娘
师:读书要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属于自己的看法。不要别人怎么说,自己也跟着这样想。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去朗读课文,看看娜塔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在书上圈圈画画,找出相关词句。五分钟之后全班交流。)
生:我知道娜塔莎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姑娘。因为她白白胖胖,有一双大眼睛,还扎着蝴蝶结呢。
生:我从图上还可以看出,娜塔莎穿的衣服也很好看。
生:娜塔莎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因为萧伯纳也喜欢她,还和她玩了好长时间。
生:我认为娜塔莎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姑娘。因为她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了一句让萧伯纳感到难为情的话。
生:娜塔莎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她知道萧伯纳很自夸,但是却没有去说他。
师: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娜塔莎。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大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感到很高兴。娜塔莎是很漂亮、很可爱、很善良、也很聪明,但是和她玩了那么久的萧伯纳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再去认识一下这个大作家吧。
(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兴致盎然地再次朗读课文,然后在组长带领下进行讨论。六分钟后全班交流。)
生:从图上可以看出,萧伯纳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大作家。因为他的脸上长满了胡子。(下面的学生大笑。)
生:萧伯纳是一个很喜欢孩子的人。他和娜塔莎并不认识,却很喜欢她,还和她玩了好长时间。
生:我觉得萧伯纳是一个很自夸的人。因为他让娜塔莎回家告诉妈妈:今天和她玩的人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文豪。
生:萧伯纳很聪明,娜塔莎学着他的口吻说了那句话后,他就知道自己太自夸了。到底是大作家,很了不起。
生:我认为萧伯纳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因为他说了这句话:“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
生:萧伯纳把那个小姑娘当成是自己的老师,我觉得他是一个谦虚的人。一个小姑娘怎么能成为一个大作家的老师呢!(许多学生在下面作附和状)
师:你们看,读书多好!相同的文章,同学们能读出不同的感觉来。在天真可爱的娜塔莎面前,世界大文豪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幸好他及时地改正了。这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大作家!
[点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基础、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再加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决定着他们对课文等材料的理解是多元性的。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文本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读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审美享受。阅读真正成为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大作家的小老师》小小闯关游戏 激发学习热情--张洋 篇4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学会做人。
学习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人物的对话,感悟萧伯纳自省自律的人物形象和善于反思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习任务: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人物的对话,感悟萧伯纳自省自律的人物形象和善于反思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自省自律和善于反思的精神,感悟人物的伟大形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课:
1、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解决了:“大作家”是谁?“大作家”的“小老师”是谁?
2、 明确目标:那么为什么苏联小姑娘被大作家萧伯纳称为“老师”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萧伯纳?
3、 效果预期:相信通过这节课的认真读书,细心体会,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读中体会人物对话,感悟萧伯纳自省自律的人物形象和善于反思的优秀品质。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五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萧伯纳和小姑娘话语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萧伯纳?
2、自主学习:学生边默读,边勾画,边体会,边标记。
3、展示交流:
(汇报交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话别时,萧伯纳的话以及当时他的想法;小姑娘的话以及她的想法;萧伯纳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话别时,萧伯纳的话以及当时他的想法:
导学:我们先来听听萧伯纳说了什么?(出示:萧伯纳的话师范读)
同学们,你觉得萧伯纳在对小姑娘说这话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你从哪里体会到?(得意、骄傲、自豪、高兴……)
生1:得意
师:有点道理,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1:世界有名的大作家。
师:你来读……
生1得意地读
生2:自豪
师:多自豪呀,他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么!你再来读……
生2自豪地读
生3:觉得很高兴。
师:“别忘了”,是一个友好的提醒。你来读……
生3高兴地读。
师:如果你就是与大作家萧伯纳玩了好久的小姑娘,当你得知与你玩耍的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时,你心情如何?
生1:太高兴了!
生2:惊喜。
师:你会有什么表现?
生1:瞪大眼睛
生2:高兴地跳起来。
生3: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生4:跑上去握紧萧伯纳的手,让他给我签名。
师:你们的这种又惊讶,又惊喜的心情就是文中的——
生:惊喜万分。
师:是啊,我们的惊喜万分,欣喜若狂,这就是萧伯纳预料中的情形。他暗想——
生: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大作家的小老师》小小闯关游戏 激发学习热情--张洋 篇5
今天,教了《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一课。这篇课文重在让学生感受大作家萧伯纳知错就改、严于律己的可贵品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我决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自己质疑、探究、感悟。
一、设疑导学自探究:
这节课我选择了三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文,课题很吸引人,我问一句:“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不但可以简洁地过渡到课文的学习,而且能激起学生主动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兴趣。接着,通过插图、文字、课外资料等途径解决学生提出“大作家”和“小老师”的问题,这是一次较为深入的与文本对话。此外,我的第二次设疑:“可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说的一句话却让萧伯纳‘为之一怔’。根据‘为之一怔’,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提问,从而巧妙地提出了理解萧伯纳性格特点的难点。学完全文后,我又通过第二个问题“文中的萧伯纳和小姑娘,你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又跳出文本,客观地评价文中人物,从他的身上获得启示。三个大问题的设计牵动了全文的脉络。根据课题,关键词提问,本节课教给了学生质疑的方法。
二、合力攻关显成效
教学中解决学生提出的为什么会‘为之一怔’?及从‘为之一怔’中体会到什么?是难点,小组集体的智慧此时便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小组成员间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对人物的品质便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以演带读助感悟:
三年级的课堂上,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上,我在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读好这段话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头饰,配上动作,分角色朗读。学生表演读这段话,也在体验着文中人物的感受,读好这段话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萧伯纳的优秀品质,感受到小姑娘的人格力量。
总之,这节课我重在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并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
《大作家的小老师》小小闯关游戏 激发学习热情--张洋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