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
《连加》(通用13篇)
《连加》 篇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6+8+2= 5+7+9= 3+7+5= 6+7+8=
1+4+9= 3+5+4= 4+8+6= 8+9+6=
2.同时口算
8+7= 7+6= 5+8= 4+6=
9+5= 7+5= 3+8= 4+7=
9+6= 5+5= 3+9= 2+8=
3.订正板演
(1)竖式
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师贴出: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口算
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
4.小结引出新课
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个数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6
(1)出示袋子图
(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
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3)教计算方法
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教师巡视,防止学生写成这样的竖式:
这时教师要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现在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则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教师用红笔在法则第三条上改:
板书:(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2.学习例7
(1)出示例7 702+2984+368=
师说:做这道题时,我们看谁仔细观察题,发现做得快的秘密,最先做完这道题。
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找出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请他说说是怎么算的。(个位上先算2加8是10,再加4是14;百位上7加3是10,9加进位1是10,合起来是20,这样算比较快)教师同时板演:
3.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的新知识是,做的题,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
1.先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再口算
6+4+7= 8+9+2=
7+5+5= 15+3+5=
9+7+1= 23+9+7=
2.做一做
3.练一练
这四道题可进行比赛,让学生想办法,用凑十法把题算得又对又快。
4.笔算下面各题
48+159+66= 653+2185+924= 247+968+8293=
教师巡视,如发现学生数位对错,忘加进位的数,横式上忘写得数等错误,要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5.文字题
有三个加数,分别是378、1059和636,它们的和是多少?
6.看下表,算出鸡、鸭、鹅的总数(单位:只)
在题的边上列出竖式。
7.应用题
解放军叔叔给同学们讲战斗故事。二年级去了96人,三年级去了124人,四年级去了89人。三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内容,是新出现的,是三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
在复习准备过程中,先板演两个数相加的笔算,以复习笔算加法的法则,然后安排了两组一位数的三个数口算,通过比赛,学生明白用凑十法,可以使计算迅速、简捷,同时渗透三个数和有时超过二十,为后面的新课做好铺垫。最后还安排了一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虽然是新出现的内容,但有前面笔算两个数相加做基础,学生掌握起来不是很困难,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教师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学生理解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和使用凑十法,可使计算简便,这是教学的重点。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安排一组凑十法的口算,使学生有目的地运用凑十法,然后进行竖式练习,可运用比赛的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运用凑十法。然后进行文字题、表格题、应用题,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使新知得到巩固。
板书设计 (略)
《连加》 篇2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72页“连加”例题,“做一做”第(1)小题及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3、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
(1)导语:同学们,你们经常帮父母做家务活吗?做些什么?
(教师据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表扬)大家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小明也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他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多挂图:小明在喂5只小鸡)请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2)教师出示第二小图:跑来了2只小鸡。
(3)教师出示第三小图:又跑来了1只小鸡。
2、提出学习目标:
(1)这幅图描述的是什么意思,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
(2)怎么列式?
(3)怎样进行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例1
(2)小组内讨论交流
2、全班展示
(1)全班交流,适时补充,刨根问底。
师:同学们学得都很开心,那现在谁想把你知道的告诉同学们呢?
生1:我知道小明在喂5只小鸡吃米,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多指定几名学生说说图意)
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5+2+1
①问:“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呢?
②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一样吗?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之出。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两个加号、连续相加的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课题:连加)
③学习读法
5+2+1读作5加2再加1,表示把5、2、1合起来。同桌读算式,自由读算式。
生3:我是先算5+2=7,再算7+1=8。(多让学生说一说)
板书:5 + 2 + 1 = 8
7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
3、动手操作 “做一做”第1小题
教师谈话,拿出小棒,跟老师这样做:先摆4根,再摆3根,最后摆1根。共拿出了几根?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出示73页练习十一第1题“小朋友跳绳图”, 学生先说图意,再指名列算式,说计算方法。
2、出示73页练习十一第2题“燕子图”,指名先说图意, 再指名学生填空,说计算方法。
3、73页练习十一第3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巡视进行面批后全班进行错例展示。
4、练习十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写算式,教师相机辅导,要求规范、整齐、计算正确。
四、拓展提高,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连加)
师: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用连加计算的例子?
师:你有什么收获?
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得数记在脑子里,然后再加第三个数。
连 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72页“连减”例题,“做一做”第(2)小题及练习十一第5、6、7、8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减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减计算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正确地掌握10以内的计算。
3、初步学习用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片(8只小鸡图)、10个小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续述故事,引入主题。
师:小明喂的小鸡吃得可高兴了,它们还调皮的互相追逐,玩起了游戏,你还记得小明喂了多少只小鸡吗?请小朋友们仔细地数一数?(学生数)一共有几只小鸡呢?谁来大声告诉我?(指名回答,并写上“8”)调皮的小鸡跑去捉迷藏了,请你仔细看一看。(出示挂图)
2、提出学习目标
你知道:
(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意思吗?请你用完整的话说一说。
(2)怎样列式?
(3)怎样进行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独立自学例2,小组内讨论交流
2、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同桌也交流得很热烈,现在和全班的同学一起分享分享吧?
生1:原来有8只小鸡在吃米,跑走了2只,又跑走了2只,还剩多少只?(多指定几名学生说一说,明确图意)
生2:我是这样写算式的:8-2-2
①问: 8表示什么?第一次为什么要减去2,第二次再减去2?
学生发言(8表示一共有8只小鸡,第一次减去2表示从8只里面去掉先跑走了的2只小鸡。第二次再减去2表示从剩下的6只里面又跑去了2只小鸡。)
②你能给这道算式取个名字吗?学生发言:连减。师:(板书:连减)
③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8-2-2读作8减2再减2,表示从8里面先去掉1个2,再去掉一个2,也就是连续去掉了两个2。
生3:计算时我是先算8-2=6,再算6-2=4(多指名说一说)
[师补充:我们可以把6记在脑袋里,当然,还可以把先算的8减2连上线,并加上一个小箭头,然后把得数6写在它的下面。]
板书:8 – 2 – 2 = 4
6
3、小结: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计算连减的?谁来说一说?
(让学生说)先从8里减去第一个2,再用剩下的6减去第二个2。
以上环节老师视学生的发言表现给以适当奖励,如“发言星”。
《连加》 篇3
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在学习两部分相加的基础上学习的连加式题,教师利用课件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连加,并通过比较很好的使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的意义,能正确读算式,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方法。
2、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连加的意义,并能够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连加的含义,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在情境中认识连加
1(课件)你们看谁来了?噢,是兔老大和老二拔完萝卜正往家里走呢,他们有什么收获呀?
二、新授
1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知道了他们两个合起来拔了5个萝卜,你是怎么算的。(加法)
2继续听,“大哥二哥等等我呀,”谁追来了?它拔了几个?现在它们应该向妈妈说一共拔了几个萝卜?你是怎么算的?
3 (他用了两个算式,谁能用一个算式就表示出三只兔子一共拔了几个萝卜?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谁拔的萝卜?
4 意义
(1)今天学的跟以前学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你真善于观察。
(2)用两个加号把三部分连着加起来,把这样的算式叫连加(课题)
5 算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先算两个数相加,把两个数的得数记在脑子里,再加上第三个数。
6 你还能列式吗?
三、练习
1 (1)口算:(课件)你们看,小狗汪汪正瞪圆了眼睛看你们,在看你们上课这么长时间坐姿还那么精神,它带来一些题。
(2) 读题说得数
(3)说说算法
2、判断 :(课件)汪汪看你们算的又对又快,自己也想算两道,对吗?
错在哪了?
小狗明白了:今天我们学的是三部分相加,它点头向你们表示感谢
3口算:我们不像小狗那样马虎,再算几道,有信心吗?直接说得数。
4数形结合
老师这有几个图形,你们认识他们吗?图形还可以表示数呢。5、1、3,你们想象一下,这三个图形结合起来会是什么样呢?看看,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帆船表示几?你能列出算是吗?我们要像小船那样,乘风破浪,继续前行。
5 添数(课件)
(1)苹果+3+4=8
(2)4+4+草莓=8
(3)3++=7
(4)++=9 (说想法)
6 买商品(课件)
妈妈给你10元钱,你打算买什么?(可以买不同的,可以把相同的商品一样多买几个)
四、 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五、 作业:补充计算
六、 板书设计: 连加
4+3+2=9
课后反思: 通过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理解连加的含义较好。
《连加》 篇4
教学课题
课时数
第1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72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 2、 正确地掌握10以内连加的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课型
教学关键 运用图理解连加含义
教具 小棒等
板 书 设 计 连加 5+2+1=8 4+3+1=8
教 学 反 思 复习时反复巩固两个数相加表示把两个数和起来的意思,由此自然将知识迁移到三个数相加,也表示把三个数和起来,从算式意义的理解上就容易多了,再将计算弄懂深化,效果较好。
教 学 过 程
环节设计说明或修改
一、复习:
1、 口算。
8+2= 10-3= 8-7= 6+4= 0+9=
5+5= 10-8= 2+5= 3+7= 10-2=
4+3= 7+1=
2、 看图写算式。
(手绘图)
提问: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加法计算?
二、新授课:
1、教材72页小鸡图(1)
电脑显示:先出现地上有5只觅食的小鸡,然后,从竹林后面跑来2只小鸡,然后再出现1只小鸡,观察完动态画面后,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l 提问:地上的小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3个部分)
l 要求地上有几只小鸡,该怎样求?(把这3个部分合并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l 教师: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两个数加起来,而这一道是3个数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连加
l 连加算是怎样算呢?我们可以按照小鸡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计算。原来的5只小鸡和先跑来的2只小鸡先加起来,并在连线下面写7,成5+2+1,
7
再把7只小鸡和最后跑来的1只小鸡加起来,(把7和1用线连起来,成5+2+1,就是8只小鸡,在
7
算式后面写“=8”)
l 让学生说一说连加应该怎样计算?
l 小结:三个数连加,要先加前面两个数,再把得数和第三个数相加。
3、 教材72页做一做左边第一道题。
l 摆小棒。在自己的课桌上先摆4根小棒,再白3根小棒,(与前面4根要分开距离)最后再摆1根小棒。
l 根据自己摆的图,想一想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l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板演。4+3+1=8
l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连加的时候要怎样计算呢?这些问题先让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的是3个数连加,计算连加的时候,要先把前面两个数加起来,再把得数加第3个数。
三、巩固练习
1、 教材73页练习十一的第一题。
看图。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5+4表示什么?2+3+4又表示什么?2+3+4该怎样计算?
2、 教材73页练习十一的第二题。
l 引导看燕子图,先把题意理解清楚。
l 问:电线上停着几只小燕子?又飞来几只?后面又再来几只?让学生填写算式。
l 问:3+4表示什么?再加2又表示什么?
3、
《连加》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