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2024-06-053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44-4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及平方的意义及读写法,会根据计算公式用代入法求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与符号化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学生伴随音乐齐唱英文字母歌《abc—song》。

  [设计意图]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更为学生感受字母在数学

  课堂中的应用意识架设桥梁。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引入:cba是什么标志?你怎样知道?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预设]学生汇报课前的调查情况,如:dna—人体基因密码;gps—全球卫

  星定位系统;cctv—中央电视台;wto—世界贸易组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用字母表示的事物,初步感知字母表示事物的优越性。

  2、玩牌游戏:你能把老师手中的六张“扑克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a、6、9、j、q、k为什么这么排?(学生观察说出扑克牌中字母表示的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由字母表示事物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具体的数,让学生感悟用字母表示数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其实,字母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P88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及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CCTV”,问:在哪儿见过?表示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字母表示一些特定的含义,你能不能举出几个例子呢?(课件出示例子)

  导入:是呀,字母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广泛的应用,有的表示事物的标志,有的是拼音缩写,有的表示单位,有的表示型号,有的表示地区,有的表示人物……同样,在我们的数学中也常常用字母来表示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

  师:老师手中有几张扑克牌,9代表9,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分别代表你们的年龄。

  请学生选牌表示学生的年龄

  师: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请学生猜测

  师:先不告诉大家,告诉一个信息:老师比小一大20岁。不急,先跟着老师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回到了小一1岁的时候,那时候老师几岁呢?

  生:14,1+13=14

  师:当小一2岁的时候,老师几岁,2+13=15 (板书)谁能接着往下说,当小一几岁,老师几岁?

  生讲

  师:自己都觉得烦了是吗?可是求老师岁数的问题写完了吗?加省略号表示。 这里有一个数字始终没变,是哪个呢?

  生:年龄差

  师:数学有时就是研究变与不变的规律,里每一个式子都只能表示一个年龄,能用一个式子表示所有的年龄吗?

  小组讨论

  师:说说你怎样表示的?

  生:用n表示小一的年龄,老师的年龄就是n+13

  师:觉得他这样表示好吗,把掌声送给他,她这样表示好在哪里?

  生:比较简便

  师: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就能表示所有情况。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用简明的式子解决了复杂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N+13除了表示老师的年龄,还能反映出什么信息?

  生:老师比小一大13岁,小一比老师小13岁。

  师:这张牌是谁的年龄?这张牌是10.就是当n=10时,n+13=?当n变成具体数量的时候,n+13也变成了具体数量。穿越时空,小一18岁的时候,老师几岁?搜搜继续穿越,小一60岁的时候,老师几岁了?当n=1000的时候,老师几岁?——1013岁,同学们都笑了。老师给大家看个信息,你们觉得n是怎样的。

  生答

  师: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字母表示数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若用b表示老师的年龄,怎样表示小一的年龄呢?

  生:b-13,用你自己喜欢的字母表示自己的年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爸爸比我大( )岁,用( )表示我的年龄,用( )表示爸爸的年龄。

  生回答

  师:老师有个梦想,驾着飞船遨游太空,月球上有什么秘密呢?想知道吗?

  地球引力是月球引力的6倍,因此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的质量是地球上的6倍。

  如果我们都上了月球,你能举起多少千克?

  生答 地球上14千克,月球上举起84千克。怎样计算的?14*6

  问学生的体重具象化 能举起大约三个学生的质量。

  师:如果每个同学举起的质量不一样,根据表格中显示的数量关系,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所有情况。

  生答

  师:能说说字母表示的是什么?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 ”,也可以省略不写。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所以我们可以简写为6a

  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任何人在月球上举起的质量,能用其他字母表示吗?字母表示数在实际情况下是有范围的,给大家看一个信息,这里的n可以表示哪些数?人能举起的质量是有限的,字母的范围是有限的,比如这个同学在地球上只能举起15千克,当n=15kg,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

  师:看书有什么疑问?老师考考大家,如果人能在月球上举起物体k千克,地球上能举起多少呢?——k/6

  师:现在来轻松一下。拍拍手唱唱歌,一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没写出来你也能读下去啊,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眼睛的只数是青蛙只数的2倍,腿的条数是青蛙只数的四倍。

  师: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首儿歌吗?

  这就充分体现了用字母含有的式子的优点。

  师:看来我们都掌握了,现在来看看小红的数学日记。

  下面我们就用刚刚学的本领,一起帮小红陪妈妈到商场去买衣服吧!

  1.数学日记。

  陪妈妈买衣服

  周末上午,小红与妈妈乘33路公交车到一百商场买衣服。上车时小红数了一下,共有25人,到了海滨公园站下去x人,又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到了一百商场,小红看到商场门前停放着2排自行车,每排大约a辆,现在商场门前约停放着( )自行车。在服装柜台前妈妈看中了一件c元的上衣,打折后比原价少了12元,最后妈妈只花了( )元就买到了一件非常满意的衣服,她开心得笑了。

  2.陪妈妈买好衣服,我们陪小红去看体育用品。

  如果我们用A表示排球的单价,用下面的式子分别表示篮球、足球、乒乓球的单价,你能看得出排球单价与这几种球的单价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出示:A-7.5 1.5×A A÷20

  当A=40时,篮球、足球、乒乓球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3.逛完商场,我们一起来到联通公司:

  联通网手机每月缴交费用规定如下:每月固定月租费10.00元,每分钟通话费0.20元。小红妈妈这个月手机通话时间为a分钟,他这个月应缴交手机费多少元?

  三、课堂总结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字母可以固定数,也可以表示任意数或一定的取值范围;而且我们也知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还可以表示某个数量。

  分享学到的知识:字母可以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用字母表示数很简便。

  用字母表示数是有范围的。

  平均每天解决n个问题,10天呢,100天呢?请与思考勇于探索

  用字母表示数

  1、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所有年龄?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 )条腿。

  4、数学日记

  1.陪妈妈买衣服

  周末上午,小红与妈妈乘33路公交车到一百商场买衣服。上车时小红数了一下,共有25人,到了海滨公园站下去x人,又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到了一百商场,小红看到商场门前停放着2排自行车,每排大约a辆,现在商场门前约停放着( )自行车。在服装柜台前妈妈看中了一件c元的上衣,打折后比原价少了12元,最后妈妈只花了( )元就买到了一件非常满意的衣服,她开心得笑了。

  2.陪妈妈买好衣服,我们陪小红去看体育用品。

  如果我们用A表示排球的单价,用下面的式子分别表示篮球、足球、乒乓球的单价,你能看得出排球单价与这几种球的单价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出示:A-8 2×A A÷20

  当A=40时,篮球、足球、乒乓球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3.逛完商场,我们一起来到联通公司:

  联通网手机每月缴交费用规定如下:每月固定月租费10.00元,每分钟通话费0.20元。小红妈妈这个月手机通话时间为a分钟,他这个月应缴交手机费多少元?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3

  由于自己首次担任初一数学的教学,又适逢新教材,可以说是自己既无教学经验又无前人宝贵经验的借鉴。所以本着提出问题、共同探讨的态度,希望通过这堂课,提供大家一个探讨、研究的话题,研讨在新教材的形势下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明确教学方向,指导以后的教学活动。上课前用了较多的时间去准备,参考了新课标的教学建议,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上课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较难的内容也可通过合作交流来完成,这样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要。上完课,听课老师提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反复思量,确实受益不浅。结合自己的对新教材的领悟和教学实践,也有以下体会: 

  一、深入研究教材,对教材应有具体的分析又有总体的把握 

  新教材较之以前的旧教材在内容上有较大的改变:在“数与代数”方面强调了通过实际情景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与代数的意义;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学习数与代数;强调探索并表示出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等等。在这一节里,有这样一个题目: 

  你能用下面的图解释这些等式的吗? 

  4、我们知道: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我想编者设置这道题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表示式子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而云图的设置是希望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的学生用了这个图形             (图1)来解释等式: ,由于自己没有好好研究这图形的特征,只是隐隐觉得此图有点不对劲,所以也未能很好地向学生解释,只能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画法:(图2)

  (图1)

  (图2)

  后来听严老师解释之后才明白:此图具有对称性,黑色方块、白色方块都可以解释等式 ,而每一组的两种颜色的方块的数目之和都等于4意示式子: 中的(3+1),三组方块的总数的一半恰好是跟式子 相符的。如果当初自己能深入钻研一下教材,多点与同行交流,未必会在课堂上碰钉子了。我认为研究教材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例题、会做习题、会向学生讲解重点、难点,还应该揣摩编者安排这些例题、习题有何意图,对前面、后面的学习有何帮助,甚至这一节课在整章的内容中有怎么样的地位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突出知识主干,讲解时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要求老师要多聆听学生的声音,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这节课有一道例题: 

  每本练习本 元,甲买了5本,乙买了2本,两人一共花了       元,甲比乙多花了 

  元。 课本提供的答案是(5m+2m)元和(5m-2m)元,但我提问学生时,学生的答案是(5+2)m元和(5-2)m元。当时我想这要涉及到后面合并同类项的问题,本不想多讲,随口问了一句:这两个结果相同吗?很多学生都说:相同。我又问了一句:“为什么?”我想他们应该回答不了的,没想到有个学生回答:“乘法分配律。”我一怔:果然可以解释。我马上表扬了他,以后碰到类似问题时,也用这种方法解释了,因为我觉得这样解释学生是可以接受的。课本上有到这样的题目: 

  鸡兔同笼,鸡a只,兔b只,则共有头          个,脚        只。 

  许多学生的答案是2(a+b)只脚,后来我在讲评作业时出示答案2(a+2b),有学生马上反应:“老师,兔不是两只脚的吗?”我一听,奇怪了,问:“那还有两只是什么?” 许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手!”我更奇怪了:“怎么是手了?”有一个女声回答:“我亲眼看到兔用‘手’把菜叶往嘴里送!”我笑了,说:“只有 

  人才有手的”有学生马上反驳:“那猴子呢?大熊猫呢?”甚至有个女生举手回答:“老师你能不能说猴子用脚来吃东西?”可见,学生眼里的世界很多与成年人的不同,他们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特点,只有多与他们沟通,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认知起点,多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老师才能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恰当选取教学内容,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法。 

  三、如何协调两个“度”的问题 

  我本来是想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发现日常生活中可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所以在处理前面教学活动时有点急,出现了不顾学生是否掌握而赶时间的现象。特别是讲解下面这道题时: 

  我们知道: 

  ; 

  ;类似地: 

  某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为 ,十位数字为 ,百位数字为 ,则此三位数可表示为     。 

  有学生提出用cba表示时,我没有解释为什么是错的,而把它跳过了,这个地方有很多老师都指出来了。由于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不同,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的表现也会不一致,教师应该照顾尽可能多的学生。这就涉及到如何协调两个度的问题:一是数学活动的度,另一个是教学进度的度,既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又要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严老师指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数学活动,有较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不必强求一节课的完整性。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没有比让学生展开思维更重要的了。 

  另外,我觉得这堂课的合作交流的深度不够,如何组织好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以及如何评价活动本身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等都是以后要探索的问题。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用字母表示数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和运算律的基础上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知道求含有字母式子值的方法,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从而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经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知道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的方法,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

  2、经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3、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比较反思中渗透对应思想、函数思想和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并会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与大家共同学习一节课,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吗?让我们来互相了解一下好吗?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叫你小x行吗?我猜你今年11岁对吗?老师猜的准不准?板书。

  2、能猜出老师的岁数吗?你猜?你呢?

  告诉大家:老师比小军大24岁。现在你知道老师几岁吗?怎么算的?板书:11+24。

  3、那么,当小军1岁时,老师的岁数如何表示呢?小军2岁时呢?

  根据老师比小军大24岁这个条件,要想知道老师的岁数,必须先知道谁的岁数?知道了小军的岁数,用小军的岁数加上24,就能求出老师的岁数了。

  那么当小军12岁时,老师的岁数如何表示?小军13岁时呢?

  4、如果这样写下去,就会出现比较多的算式,这样是不是太麻烦了?

  你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示出老师与小军的岁数关系吗?先想一想,在小组中交流

  反馈:(可能出现□+24,x+24,a+24, ?+24),

  你这里的□表示什么?□+24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方法么?

  5、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你们用□、a、x来表示小军的岁数,为什么不用一个具体的数来表示呢?

  教师:对,用具体的数只能表示他们某一年的岁数,而用□、a、x表示就不是某一年的岁数,它可以不断地变化。数学上就是用字母来表示变化的数量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评析:从学生感兴趣的老师猜学生的年龄和学生猜老师的年龄入手,用两个“猜”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从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到计算公式,让学生经历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培养了数学情感。)

  6、指a+24:在a+24这个式子中,谁在变化?谁没有变呢?

  还能用别的字母表示小军的岁数吗?你想用什么字母表示?怎样表示老师的岁数呢?

  教师: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

  7、①知道你爸爸、妈妈的岁数吗?想一想:爸爸、妈妈比你大几岁?真是关心父母的好孩子。如果用你喜欢的字母表示自己的岁数,如何表示爸爸、妈妈的岁数呢?

  你是怎样表示的?这里的x表示什么?x+x表示什么?有表示妈妈岁数的么?

  ②学校美术组有24人,合唱组比美术组多x人,合唱组有___人。

  如果x等于10时,合唱队有多少人呢?x等于14时呢?

  x还可以表示哪些数?能表示小数吗?

  ③想想做做3。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题目中哪段距离已经知道?是800。哪段距离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呢?所以用x、y表示。

  指图:这里用了x,这里为什么不用x而用y呢?

  教师:同一题中不同的数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填空。

  二、教学例1、例3:

  1、出示图1:摆1个这样的正方形用4根小棒。

  出示图2:摆2个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是:怎么算的? 4×2

  出示图3:摆3个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是:怎么算的? 4×3

  出示图4:摆4个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是:怎么算的? 4×4

  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个数,摆a个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是:出示板书:4×a

  这里的a表示什么?4×a又表示什么?

  这个式子中谁在变化,谁没变?

  (评析:变与不变是函数思想的重要内涵,也是用字母表示数的价值所在。在导入例题和例1的教学中,教师有机地渗透了这一思想,体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当a等于6时,4×a等于多少?a还可以表示什么数?

  指a+24:这里的a表示什么?4×a中的 a又表示什么?

  这两个a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教师: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数。

  (评析: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同一题中不同的数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数这样3个层次的教学,不仅使教学过程清楚有序,而且有机渗透了函数与辨证思想,也为本节课注入了活力。)

  2、教学例3:这里的a表示什么呢?

  数学上规定:用小写字母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大写字母c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大写字母s表示正方形的面积,你能用字母表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吗?

  板书:c=a×4 s=a×a

  3、请同学看黑板,像4×a 、a×4、 a×a这些数与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的式子,还有一些简便的写法呢,想知道吗?

  请同学们看书p106下面。看懂了吗? 老师来考考大家,

  4×a用简便方法怎样写?(4•a)这个是小数点吗?还是读a乘c,读一遍。还有更简便的写法吗?(4a)在有字母 的乘法式子中,乘号可以省略,直接写成4a。

  a×4怎样写呢?a×4和4×a一样,也可以写成4•a,或直接写成4a。在数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但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a×a怎样写?(a•a)也能写成什么?(a的平方)怎么读?读一遍。a的平方表示什么意思? 是多少? 呢?

  请把书翻到p107,完成想想做做1。

  反馈时分别出示题目,1×a时问:为什么可以写成a?(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原数)

  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继续看屏幕。

  ①每本笔记本的单价是a元,买5本笔记本的总价是_______元。

  这里的a可以是哪些数?能是1元吗?2元呢?2.5元呢?

  ②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t小时行驶( )千米。这里的vt表示什么?

  三、同一画面出示:

  ①如果用a表示小军的岁数,老师的岁数是a+24。

  ②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个数,摆a个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是4×a。

  ③每本笔记本的单价是a元,买5本笔记本的总价是5a元。

  比一比、想一想,在小组中交流:

  ①这3题中的a分别可以是什么数?

  ②你认为用字母表示数的范围可以根据什么来确定?

  (评析:字母的取值范围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为有效突破这一难点,教师不仅在课中结合例题、习题分散难点,而且在此集中突破,并由第二个问题将字母的取值范围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为学生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简单、清楚)。指年龄的算式,原来这么多算式,现在这样一个字母式子就可以了,确实比较简洁、明了。板书。

  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么?

  五、巩固作业:1、判断:

  ①上元小学6个年级共有a名学生,平均每个年级有学生a÷6名。( )

  ②第一题中的字母a,可能表示任何数。 ( )

  ③ 7×a=7a中的乘号可以省略,7+a中的+号也能省略。 ( )

  2、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4只眼睛怎么算的?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为什么是12条腿?

  ……

  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能用字母说吗?)

  (评析:“以实开始,以活展开,以趣结束”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课始的猜年龄亲切、自然,课中的合作探究流畅有序,课尾的数青蛙儿歌实用、有趣,达到“课已尽而意未止”的教学高境界。)

  [总评:1、数学生态课堂讲究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课堂教学(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也要将生活问题数学化。这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生态课堂重要理念。本节课,教师从与学生的亲切交谈中自然地将“猜年龄”这一十分生活化的问题逐步展开,通过探究同学年龄与老师年龄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父母年龄等环节,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并在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感悟、理解,并逐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

  2、数学生态课堂讲究开发课程资源合理化。

  对于教材的使用,我们的理念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在有机整合了教材内容和目的要求之后,可以采取大胆“破”教材的策略,使数学教材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一是“破”例题,在保留例1与例3教学功能的同时,将原来的例1与例3合并,这样既有利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又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深入;把例2这一教学数量关系的例题改为猜年龄,将导入与例2教学“两合一”,体现例题的生态。二是“破”习题,我们将教材的习题进行有效地增减,努力做到“实”、“活”、“趣”统一,体现习题的生态。

  3、数学生态课堂讲究教学过程生成化。

  课堂生成是生态课堂的重要标志。如何促进课堂生成是生态课堂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节课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聊天式的导入教学,构建学生安全的心理基础;通过式的问题情景,构建学生探究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式的积极评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精彩生成创设了条件。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老师与同学的年龄关系、用笑脸表示自己的年龄就是课堂生成的最好体现。另一方面,我们精心做好预设,备课时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精彩或错误做好充分的预设,并考虑好解决的对策,课堂上,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把握住了不少稍纵即释的生成性资源,为展开进一步的教学创造条件。

  4、数学生态课堂讲究数学思想渗透化。

  数学思想是小学知识的灵魂。我们在用字母表示师生年龄中让学生感受对应思想;在“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同一字母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在同一题中不同的数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这样三个环节中,渗透辩证思想;在年龄的变与不变,正方形个数与小棒根数的变与不变中感受函数思想,体现用字母表示数的价值,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生命发展打好基础。]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5~96页的内容,完成第95页“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三中的题目。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认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若干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复习题。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33+24)+12=33+(□+□)

  50×□=6×□

  (5+3.5)×□=□×□○□×4

  □+270=□+360

  (1.2×0.5)×□=1.2×(□×6)

  2、用字母分别表示上面4道小题所根据的运算定律(写在每小题的后面)

  二、新课。

  1、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问:刚才我们所做的复习,是根据哪些运算定律来做,你能把这些运算定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

  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问:把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启发学生明确,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明、易懂、易记,也便于应用。

  2、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图(如教科书第95页)。

  让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自己写出这四种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公式,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S=a·a;S=a·h;S=a·h÷2;S=(a+b)·h÷2

  师:S=a·a可以写成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一般写成S=

  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并说出各表示什么意思,等于多少?

  、

  2、求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指名学生先口头说出用字母表示的计算公式,再说计算过程和得数。

  将题目改为:求出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

  问:正方形的周长用c表示,边长用a表示,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应怎样表示?

  师: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c=a·4。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但是要注意,在省略乘号的时候,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所以,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c=4a。谁会用这个公式求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精选17篇)《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