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册《欣赏与设计》
十一册《欣赏与设计》(精选12篇)
十一册《欣赏与设计》 篇1
课题 欣赏与设计 课型 新授
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9-1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2、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3、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 分析图案和创造图案
难点 分析图案和创造图案
教学设计
一、欣赏图案
教师出示一些由圆形组成的图案供学生欣赏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分析图案
说说这些图案是怎么组成的?想一想,如果让你来画,要用到哪些工具?该怎么画?
(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和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三、试一试
请任选一个喜欢的图案照着画一画
四、涂一涂、画一画
做书上第9页第1、2题
五、练一练
做书上第10页做一做的1、2题
板书设计 欣赏与设计
(贴几幅美丽的图案)
示范画一个图案
十一册《欣赏与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欣赏由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并了解图案的排列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3.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图形的美,会用基本的几何图形设计有规律排列的图案。
教学难点:
发现图案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方格纸、水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展示一件衣服
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衣服上有学过平面图形。
2.出示平面图形
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设计由这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漂亮图案。
出示课题:欣赏与设计
二、欣赏图案
1.欣赏课本上的6幅图案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图案,请看。漂亮吗?请仔细欣赏,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和你同桌说说它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用了什么颜色?
2.交流汇报
(1)由2名学生选择喜欢的图案回答。
(2)教师指定一幅图案学生回答。
师:喜欢第5幅的同学请举手。这幅图案用了什么图形?(三角形、六边形)红色的六边形由几个三角形组成?(6个)在红色六边形的周围你还发现了什么?这幅图案像什么?
三、生活中的图案
师: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来自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你在哪里见过像这些一样由平面图形组成的,有漂亮颜色的图案呢?
学生回答:地板砖、衣服、广场等。
四、找规律
师:咱们学校新建的厕所还没有合适的地板瓷砖图案,校长想请全校的同学都来出谋献策。淘气已经设计了一幅,大家请看。(课件出示方格图案)
1.在这幅图案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有正方形,还有4种颜色。
2.观察这4种颜色的排列规律。
①第一行第5个正方形是( )色,第一行第8个正方形是( )色。第11个呢?
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好办法能很快算出来?可以互相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横着看图案的颜色排列规律。
②第一列第6个正方形是( )色?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竖着看图案的排列规律。
3.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4.想象一下,如果继续画下去,会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展示画下去的图案)
五、设计图案
1.师:刚才这幅图案是淘气设计的学校厕所瓷砖图案的效果图,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你想设计吗?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怎样设计?
2.设计要求
(1)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设计;
(2)图形的形状、颜色排列要有规律;
(3)设计的图案要美观大方。
3.学生设计图案
4.展示学生作品
师:请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师:谁来说说他设计得怎么样?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图形的美,感受了美,并用双手创造了美,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仅能画出美丽的图案,还能够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和美的心灵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十一册《欣赏与设计》 篇3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对称图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教材通过飞机、蝴蝶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特征。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一些已学过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一些事物,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研究一些问题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生活中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我们的身边普遍存在着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让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图案、物体的欣赏,培养审美情趣和想像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生:白纸、彩纸、剪刀等学习材料一份。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喜欢下面的图形吗?下面请同学们来观察如下的图形?(课件出示幻灯片一)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观看感受。
师:观察如下图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说一说。
师:启发这些图形都能从中间分开,被称为对称图形。
二、自主探究,感受对称美:
1、猜一猜:课件展示图形。
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观察两侧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图形两边是同样的。
2、提出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另一半的形状、大小应该是什么样呢?你们能想办法画出他们的对称轴?
3、探索发现。
(1)师:这些图形的.对称轴都在哪些地方。、指明学生说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在什么地方?
(2)小组交流对称轴的方法。
(3)课件展示比较各种图形的对称找的方法。
师:我们应该怎样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4)师: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发现用对折剪的方法,就能剪出两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
4、折纸实践认识。
(1)实践——尝试对折。师:我们用彩笔照画出图形,用对折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学生折纸操作,用对折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2)认识——观察比较揭示概念(“对称图形”“对称轴”)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看,刚才我们用对折的方法剪出来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发现折痕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而这条折痕就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教师示范画出对称轴。)
(3)画出前面剪好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归纳巩固。
师:大家再观察一下我们前面的民间剪纸中的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因此,我们说这些图形也都属于“对称图形”。揭示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三、应用拓展练习
1、课件展示:观察生活中对称现象?
师:我们在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左右、上下对称的?你能找到对称的图形吗?
2、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对称的?。
①学生交流后并指名回答:门、窗户、黑板、五星红旗、五角星、火箭、正方形、长方形…
②师: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对称图形!
3、判断并分析以下两幅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四、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对称图形,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
2、老师用一个字形容对称图形——美,课件出示对称的“美”字。
师:学习了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感受?它们是不是非常美丽?
观看美术字“美”字,是不是对称图形?
生:“美”就是一个的对称图形?
3、在生活中找一找有哪些对称的事物?
师:学习了对称图形,你在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事物,画一画。
十一册《欣赏与设计》 篇4
一、在操作中初步感知图形形状。
1、摸一摸。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桌上都有那些物体?
师:请你们拿出长方体摸一摸它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生:光光的,滑滑的
师:请你们闭上眼睛摸一摸长方体另外一个面,把你们的感觉说给身边的同学听?
2、画一画。
师:电脑演示:把长方体的一个面涂上颜色,沿着这个面的边勾一圈,得到一个长方形。用同样的方法得到一个正方形。出示三角形、圆。
师:请小朋友们利用桌上的几个物体想办法得到这些图形。
汇报:谁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得到这些图形的呢?
生:我是拿圆柱体在印油上沾一
十一册《欣赏与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