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胸前传接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精选16篇)
双手胸前传接球 篇1
执教者:赵鹏
执教年级:初一(4)班班级人数:男生:20人女生:11人
教材
篮球:
教学目标
1、 通过篮球活动和游戏及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学习动作要点,并使90%以上的学生掌握该技术。
3、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和遵守规则的诚信程度。
课序
教学
内容
时间
分配
活动时间
教 学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组 织 与 要 求
聚心
课堂
常规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
1、 接受报告,了解学生情况
2、 向学生问好
3、 提问:你们有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明星?
4、 宣布本课的内容、目标
1、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汇报老师
2、向老师问好,发表意见,热烈探讨
组织:
四列横队
○○○○○
○○○○○
★
要求:积极思考,认真参与问题的回答
热身
活动游戏
3’
3’
1、 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及语言提示
2、 提出要求
大家一起动:
1、 学生练习
2、 主动练习,情绪高涨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动作协调,密切配合
学习
尝试
篮球胸前传接球的尝试性练习
6’
5’
1、 设问:什么时候传直线球?什么时候传弧线球?并且提示学生在练习时观察体会
2、 布置可供选择的游戏内容及规则
3、 观察、辅导、鼓励学生进行传接球的尝试练习
提供学习方案:
(1) 二人传接球
(2) 二人传接球,一人试图抢断
(3) 三人传接球,二人试图推断
(4) 自创传接球练习
1、 知道活动形式和规则
2、 在体育骨干的带领下自主活动
3、 游戏中尝试运用原地
4、 带疑练习,试图在练习中找到答案
组织:散点
规则:
1、2——3人,1——2人试图抢断球
2、抢断成功或传球失误角色对换
自由结伴,到指定场地活动
要求:
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勇于探索
合作
探究
创新拓展
双手 胸前传接
球
17’
13’
1、 教师与学生总结练习体会,教师示范
2、 要点:持球正确,用力协调,合理缓冲
3、 提供学习方案:
(1) 看图模仿
(2) 互帮互助,找出优缺点加以纠正
(3) 与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请教
4、 提供游戏方案:
(1) 传球脱险
(2) 队长球
(3) 自创传接球游戏
5、 设问:怎样才能将球准确安全的传到同伴的手中
6、 在游戏的应用中体会要点
1、 尝试练习,交流体会
2、 积极自述练习体会
3、 观察对比教师和同学示范
4、 游戏中相互交流体会动作技术,思考感悟正确动作
5、 在体育骨干的指挥下进行游戏活动
6、 总结结果:
(1) 掌握好传球时机
(2) 要有正确的传接球技术
(3) 对落点有效的控制
组织:
分组进行游戏练习,分成六组,指定地点。
传球脱险游戏规则:
(1)传球失误,接球脱手落地均为犯规,应与拦击者交换;
(2)拦击者必顺击到球正在手中者才算有效,在球已出手或尚未接到球时拍无效。
队长球游戏规则:
(1)在队长的带领下进行
(2)传接球失误时应由本人将球拾回后重新传球
自创传接球游戏规则自定
愉悦
身心
“活动篮筐”对抗赛
7’
6’
1、 宣布比赛组织形式和规则
2、 提示安全事宜
3、 适时指导,并参与学生比赛
4、 注意安全
1、 体育骨干组织本组比赛
2、 规则可以自行改动
3、 练习中互相交流合作
组织:分成四组,男女同学各分成两片篮球场进行比赛
规则:
(1)利用本课所学内容,运用于比赛之中
(2)“篮筐”大小可随意变动
(3)投篮数多者为胜
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随机应变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反馈
迎面传球接力
5’
4’
1、 教师提示正确的传接球方法指导帮助学生积极参与
2、 进行评价
1、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比赛中找出自己优缺点。
2、学生自我评价
组织:
分成四组进行
要求:大胆、放松、密切配合
恢复
在老师的
指导下进行。
5’
3’
提示:
1、 充分发挥想象,展示自我个性。
2、 教师点评
1、 学生积极进行放松活动
2、 学生互评
要求:
轻柔放松、勇于表现
双手胸前传接球 篇2
执教者:赵鹏
执教年级:初一(4)班班级人数:男生:20人女生:11人
教材
篮球:
教学目标
1、 通过篮球活动和游戏及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学习动作要点,并使90%以上的学生掌握该技术。
3、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和遵守规则的诚信程度。
课序
教学
内容
时间
分配
活动时间
教 学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组 织 与 要 求
聚心
课堂
常规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
1、 接受报告,了解学生情况
2、 向学生问好
3、 提问:你们有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明星?
4、 宣布本课的内容、目标
1、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汇报老师
2、向老师问好,发表意见,热烈探讨
组织:
四列横队
○○○○○
○○○○○
★
要求:积极思考,认真参与问题的回答
热身
活动游戏
3’
3’
1、 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及语言提示
2、 提出要求
大家一起动:
1、 学生练习
2、 主动练习,情绪高涨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动作协调,密切配合
学习
尝试
篮球胸前传接球的尝试性练习
6’
5’
1、 设问:什么时候传直线球?什么时候传弧线球?并且提示学生在练习时观察体会
2、 布置可供选择的游戏内容及规则
3、 观察、辅导、鼓励学生进行传接球的尝试练习
提供学习方案:
(1) 二人传接球
(2) 二人传接球,一人试图抢断
(3) 三人传接球,二人试图推断
(4) 自创传接球练习
1、 知道活动形式和规则
2、 在体育骨干的带领下自主活动
3、 游戏中尝试运用原地
4、 带疑练习,试图在练习中找到答案
组织:散点
规则:
1、2——3人,1——2人试图抢断球
2、抢断成功或传球失误角色对换
自由结伴,到指定场地活动
要求:
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勇于探索
合作
探究
创新拓展
双手 胸前传接
球
17’
13’
1、 教师与学生总结练习体会,教师示范
2、 要点:持球正确,用力协调,合理缓冲
3、 提供学习方案:
(1) 看图模仿
(2) 互帮互助,找出优缺点加以纠正
(3) 与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请教
4、 提供游戏方案:
(1) 传球脱险
(2) 队长球
(3) 自创传接球游戏
5、 设问:怎样才能将球准确安全的传到同伴的手中
6、 在游戏的应用中体会要点
1、 尝试练习,交流体会
2、 积极自述练习体会
3、 观察对比教师和同学示范
4、 游戏中相互交流体会动作技术,思考感悟正确动作
5、 在体育骨干的指挥下进行游戏活动
6、 总结结果:
(1) 掌握好传球时机
(2) 要有正确的传接球技术
(3) 对落点有效的控制
组织:
分组进行游戏练习,分成六组,指定地点。
传球脱险游戏规则:
(1)传球失误,接球脱手落地均为犯规,应与拦击者交换;
(2)拦击者必顺击到球正在手中者才算有效,在球已出手或尚未接到球时拍无效。
队长球游戏规则:
(1)在队长的带领下进行
(2)传接球失误时应由本人将球拾回后重新传球
自创传接球游戏规则自定
愉悦
身心
“活动篮筐”对抗赛
7’
6’
1、 宣布比赛组织形式和规则
2、 提示安全事宜
3、 适时指导,并参与学生比赛
4、 注意安全
1、 体育骨干组织本组比赛
2、 规则可以自行改动
3、 练习中互相交流合作
组织:分成四组,男女同学各分成两片篮球场进行比赛
规则:
(1)利用本课所学内容,运用于比赛之中
(2)“篮筐”大小可随意变动
(3)投篮数多者为胜
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随机应变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反馈
迎面传球接力
5’
4’
1、 教师提示正确的传接球方法指导帮助学生积极参与
2、 进行评价
1、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比赛中找出自己优缺点。
2、学生自我评价
组织:
分成四组进行
要求:大胆、放松、密切配合
恢复
在老师的
指导下进行。
5’
3’
提示:
1、 充分发挥想象,展示自我个性。
2、 教师点评
1、 学生积极进行放松活动
2、 学生互评
要求:
轻柔放松、勇于表现
双手胸前传接球 篇3
主备课人
许国峰
参与备课人员
胡建峰 齐延峰
课的任务
1. 勇敢练习“穿越封锁线”, 培养学生灵敏,协调,勇敢精神.
2. 男生练习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提高篮球技术,培养配合意识.
3. 女生练习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练习脚步移动,锻炼配合意识.
课 型
新 授
本课题计划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1、第一项内容培养学生的勇敢,集体主义精神.
2、第二项内容让学生基本学会双手胸前传球,培养配合意识.
3、第三项内容让学生基本学会正面双手垫球,练习脚步移动.
重点难点
(1)灵敏、准确判断(2)传球时、翻腕大母指食指中指用力拨球(3) 击球点、垫球部位及身体协调发力
教法设计
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组织练习的方法。关键:分好练习小组
器材准备
长跳绳5根、篮球两个、排球两个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补充教案
1、指导思 想
2、学情分 析
3、教学内 容
4、教学过 程
5、教法学 法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本着务实、拓展、探索、创新的思路。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创新意识淡薄,学生的排球意识及身体素质较差,对体育课的兴趣较浓。
1穿越封锁线 2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3排球正面垫球
准备----过度----示范----研究----实习-----自我评价
教法a主题式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入境动情,明理知味用情景激发兴趣。B 游戏竞赛法 c 实践操作法
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教学中,通过引导观察---诱导表达---模仿练习---设疑---自练---师生共同参与---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的过程,使本课的重、难点得到解决,并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所带来的无限快乐。
(1)穿越封锁线:要求摇绳的学生,节奏鲜明(2)双手胸前传接球:要领:左脚上步,两臂迅速向传球方向伸出,蹬地、翻腕、手指拨球的力量把球传出。(3)准备姿势:两脚开立一脚在前,脚尖稍内收,脚跟提起两微屈,上体稍前倾,重新稍靠前,两手自然置于腹前。
要求:屈膝、上体前倾、重心偏前。
练习方法:1、模仿练习,可自己做,亦可二人互相观察、纠正。
2、 2、放松走步或原地跑步中,看信号马上成准备姿势。
3、 3、在做各种活动中,看信号迅速成准备姿势。
放松活动
1落叶 2四步舞
下课
教学体会
双手胸前传接球 篇4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对构建“普修加专项”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通过“普修加专项”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对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从知识、技能、技巧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的学习,并使其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的技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一、教学内容:
篮球: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单手肩上投篮、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为中专部两个班级合班,共七十人。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差异,加上中专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单手肩上投篮 --投篮动作标准,手型正确。
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
难点:单手肩上投篮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拿球时手心空出。
双手胸前传接球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精神。
七、教学过程:
(一)引起注意阶段;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激发兴趣阶段;
1、游戏:“喊数抱团”
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游戏“喊数抱团”,
2、熟悉球性(4’)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接受新知识阶段;
3、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3’)
要求: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全身协调
4、原地两人一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2’)
要求:运、传、接运用协调,且要迅速转换衔接。
3、4的练习主要为了进一步建立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掌握传接球的手法、上下肢协调配合,加强运球和传接球的衔接。
5、 要求:运球和传球,接球和运球要相互衔接好、顺,逆方向都要练习
双手胸前传接球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