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愿》教学设计

2024-06-053

《心愿》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心愿》教学设计 篇1

  之二

  江小明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样逐层深入地提示课文的中心思想,表现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3、学习本文对话,通过人物对话,提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二、课前准备:找一些有关中法友好往来的文章。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心愿”的意思是会什么?

  (指心里的愿望、想法)

  2、课文写谁的心愿?

  (写一家普通的法国人和中国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

  3、是个什么样的心愿?

  (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自学新词。

  四、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17)写我与一位法国小姑娘的对话,说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国迷。

  第二段:(18--20)写小姑娘的爸爸两次去中国,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使全家人都爱上了中国。

  第三段:(21--29)讲作者与小姑娘一家人的谈话,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第四段:(30)写修一座友谊的长桥,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

  2、“这是人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经常见到的。”这句话是怎么理解?

  3、哪些词语表现法国小姑娘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是纯真和朴素的?

  4、“闪耀着欢乐的光”说明书了什么?

  5、从小姑娘的回答说明书了什么?

  6、“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7、小姑娘熟悉中国人的相貌特征,原因何在?表现了什么?

  8、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课堂作业 。

  1、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法国小姑娘怎么会知道我是中国人的?

  2、她说她家里有好多中国人,这是真的吗?表达了小姑娘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小姑娘为什么对中国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2、为什么把小姑娘的家称为“中国物品展览馆”?这说明书了什么?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指小姑娘的爸爸从中国带回了泥人,并陈列在家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爱。他的这种真挚感情感染了全家,连小姑娘也成了中国迷了。)

  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绍了什么?他是怎么样介绍的?

  5、“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确实需要发展。你们的国家有巨大的潜力,这是谁也比不上的。”这一段话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对中国繁荣富强的期望以及对中国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第四段。

  1、“乞求”是什么意思?

  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么?

  (乞求爸爸同意带她去北京。)

  3、“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说明了什么?

  (说明她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多么纯真)

  4、小姑娘的心愿是什么?她爸爸的心愿又是什么?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又是什么?

  (去北京当老师;希望女儿为法中人民作贡献;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5、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四、总结全文。

  本文记叙了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反映了发展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课堂作业 。

  1、完成课后作业 。

  2、有感情朗读课文。江江万春高东小学

《心愿》教学设计 篇2

  之一

  郑昌松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情意)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激疑导入  

  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学研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

  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不解

  2、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18、20节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4、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四、质疑巩固

  五、作业 

  1、整理解释滔滔不绝迷惑不解绘声绘色潜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心愿

  小姑娘 我家有好多中国人去北京当老师

  父母 中国迷 学中文

  中法友好

  架设友谊桥梁

《心愿》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4.有条理地叙说森林的环保作用,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森林实在太重要了,有条理地叙说森林的蓄水作用和空调作用。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

  2.学习生字新词,通过自学或质疑,理解部分词句。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质疑解题,预探内容。

  1.板书课题20、云雀的心愿

  看图文介绍:云雀

  说一说:“心愿”是什么意思?

  2.预探内容:通过预习,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了吗?(讨论)

  3.导入新课:云雀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愿呢?就让我们跟着小云雀和云雀妈妈去旅行吧,你们会明白的。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同时观看画面。

  2.同桌讨论提出的问题,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三、自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读课文: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其余同学:仔细听,他读正确了吗,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提出你不理解的词语。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1.说一说,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到过哪些地方?

  交流并板书:沙漠、大河、森林

  2.找一找,其相对应的自然段是什么?(2—4、5—10、11—13)

  3.最后两小节写了什么?(云雀的心愿)

  齐读小云雀的话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五、学习生字

  1.四人小组交流你的记字办法

  2.指名上台交流

  3.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森林实在太重要了,从中懂得一些森林的环保作用,树立环保意识。

  3.说说为什么“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回答。

  植树造林

  板书:沙漠————→绿洲

  2、教师小云雀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愿的呢?原来是因为她跟着妈妈到外面转了一圈,认识到了森林——(课文中怎么说的?)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用双线划出来)

  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过渡:那么,小云雀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现象,才认识到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2—4)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从哪些语句体会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用线划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读出句子。(后来由于人们……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1)指名读句子说说感受板书:沙漠上空土地成沙漠

  (2)森林变成了沙漠,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呢?找出课文中的话来回答。(一阵狂风……睁不开眼。真是令人讨厌。)

  (3)结合对沙漠的了解,让学生再谈谈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4)教师:可见,乱砍滥伐,会使茂密的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有了森林才能挡住那令人讨厌的风沙板书:挡住风沙

  3、指导朗读第二段(2—4小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自己练读—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4、教师小结:看来森林真的是太重要了!

  三、学习第三段:(5—10)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从哪些语句体会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在书上圈圈点点划划。

  2、交流: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泛滥成灾板书:大河上空泛滥成灾

  (1)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泛滥成灾”的情景吗?把最能说明“泛滥成灾”的词圈出来。(“像脱缰的野马”、“咆哮”、“冲跨”、“淹没”。)

  (2)联系你的了解,说说喝水泛滥成灾的危害

  (3)指导朗读,读出河水的“凶猛”

  (4)可见,洪水泛滥成灾时是多么可怕。如果有了森林的保护,洪水就不会泛滥成灾,所以说,——森林还具有拦住洪水的作用,它实在是太重要了!

  板书:拦住洪水(大水库)

  3、指导理解“森林水库”

  (A、树冠挡住水;B、树干、落叶吸收水;C、土壤储存水。)

  教师:原来,森林和水库一样可以蓄水,在雨水多时森林储存雨水,在雨水少时森林可以把储存的雨水再释放出来,供应植物生长的需要。可见,森林确实就像一座大水库。课文中是怎样说的?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导读好反问句

  森林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它被砍光了,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

  4、齐读课文第二段,要求能正确地读出小云雀和妈妈的感情。

  过渡:小云雀跟着妈妈到外面转了转,看到了由于人们乱砍滥伐,使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河水泛滥成灾,感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她们飞回了居住的那片森林,小云雀对森林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11—13)

  1、自由读课文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你从哪里感受到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2、学生交流:夏天……冬天……板书:森林里夏凉冬暖

  3、指导理解: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森林和空调器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板书:调节温度(空调器)

  4、教师小结: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5、指导朗读

  五、练习说话

  1、教师:小云雀认识到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她要邀上小伙伴一起去沙漠植树,把沙漠变成绿洲,那她会怎么把自己的认识告诉伙伴呢?请你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开头,说一段话。

  2、学生自己准备、练习。

  3、同桌交流

  4、指名交流

  五、总结课文

  1、教师:到沙漠里去种树,植树造林,让沙漠变成绿洲,这是小云雀的心愿,也是云雀妈妈的心愿,学到这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你们想说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2、交流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教师:森林的作用其实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通过网络或阅读资料,继续去了解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植树造林

  板书设计:20、云雀的心愿(沙漠————→绿洲)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沙漠上空土地成沙漠挡住风沙

  大河上空泛滥成灾拦住洪水(大水库)

  森林里夏凉冬暖调节温度(空调器)

《心愿》教学设计 篇4

  一、紧扣特点,分析教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本课的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以……也可以……”造句。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以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而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森林的重要性则是教学难点。

  二、结合实际,选择策略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在第二部分“结合实际,选择策略”中,我将从学情、教法、学法三方面加以阐述。四年级是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已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如品读感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等,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素材;能通过读、思、议、读的学习活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我对本课的教法、学法作出如下选择。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课教学,我坚持以“披文入情,因文悟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炼词炼句中感受文章的表达顺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文本,感受语言的准确、精炼,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以达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的双丰收。而对于学法的拟定,我始终坚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理念,引导学生采用最基本也是最“语文”的学习方法——以读为本。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在读、思、议、读的学习活动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师生互动,预设流程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法的选择,为突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第三部分“师生互动,预设流程”中,我对本课教学流程作出如下预设。于漪老师说:“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学生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遵循这一思想,我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在第一课时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进行正确的书写训练,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完成第三部分的教学,并通过交流,凝炼出“防风”、“蓄水”、“调温”等关键词,留有思考,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第二课时是我重点陈述部分,将分三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调动情感

  (二)精读感悟,激发情感

  (三)深化文本,升华情感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所以,在第一环节“激趣导入,调动情感”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旧知,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接着,我通过“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这一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悟读文本的兴趣。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激发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分三步走来完成本课主体部分的教学:

  1.师生共探引着走。

  2.合作交流扶着走。

  3.放手学习自己走。首先实施第一步:师生共探引着走。目的在于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信息,去读,去思,并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读一读,议一议,为下面学习方法的凝炼提供演变的过程。“同学们,小云雀跟着妈妈来到沙漠,看到了什么?感觉那里的环境怎么样?请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圈一圈、想一想,和同桌议一议,再读一读。”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去议,便有标可循,有章可依。而教师则深入课堂,引导学生抓住“狂风”、“漫天飞舞”等关键词,反复品读,获得体验,并鼓励学生以“读悟结合”的形式汇报所得。之后,再以指名读、引读、齐读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回味所得,激发情感。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完成第一步,我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凝炼出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为下面几步走打下基础。接着以“乱砍滥伐的后果仅仅是土地沙漠化吗?请同学们运用上面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分配任务,完成课文第5-10自然段的学习”自然过渡到第二步:合作交流扶着走。将学习任务放入小组中进行明确分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承担任务、解决问题的责任,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而此时教师“导”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我会以期待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品读文本,再以激励性的评价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所得,再以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的形式强化文本,激发情感。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通过“引着走”向“扶着走”的过渡,学生逐步将学习方法内化,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课堂也由“要我学”演变成“我要学”的境界。

  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便有了进一步探读课文的急切的欲望。此刻实施第三步:放手学习自己走。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课文第11-13自然段,自己圈画,自己提问题,自己想答案,再和同学交流所得。这既是悟读文本的延续,也是对学习方法的检验。作为教者,则深入课堂和学生一起读、一起议,随时了解情况,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完成以上三步走,学生业已完成对本课主体部分的学习。此刻,进入第三环节“深化文本,升华情感”的教学。课标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此,我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森林作用的资料,用“可以……也可以……”的句型说一说,再写下来。学生通过小练笔将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将文本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四、简洁明了,凝炼板书板书是一堂课的缩影,素有“微型教案”之称,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的集中体现。本课板书简洁明了,思路清晰。在题目下方的括号内呈现的是沙漠、绿洲,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连接;在这之下呈现的是“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个关键句;而在句子旁呈现的是表示森林作用的三个词:防风、蓄水、调温。在副板书中呈现的是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

《心愿》教学设计 篇5

  我讲的这篇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语文下册的8课,《月亮的心愿》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要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为,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心愿》教学设计

《心愿》教学设计(精选13篇)《心愿》教学设计 篇1  之二  江小明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含义深刻...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