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的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二》的优秀教案(精选16篇)
《语文园地二》的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反义词在词义上的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
2、初步认识近义词。
3、感知感叹句与陈说句的句式特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语言。
4、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反义词识字。
【教学难点】
认识近义词,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1、收集风景名胜地区的资料。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让同学自身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再读一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身是否发现这几组词的一起点(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
2、师范读,生注意听老师的读音。
3、师生互读,读准字音。
4、小组交流认记生字,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字,检验认字情况。
6、给生字找朋友:
退──腿 险──脸 读──卖 反──饭 间──简
7、“我说你说”──师生对说反义词:
⑴ 说教材里的词:
补充:好──坏 新──旧 上──下 高──矮
明──暗 开──关 来──去 前──后
多──少 重──轻
⑵ 生生对说反义词。
二、学习“日积月累”──我会选
1、同学自读词语,看能否发现什么。
2、教师引导:
⑴ 老师站在脚室的中央。
⑵ 老师站在教室的中心。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否一样?说明了什么?
(中心与中央意思相近,是近义词。)
3、选词配对,在读一读。
4、扩展:你还能说出一些近义词吗?
三、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对反义词竞赛:师与生对。比一比看谁对得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连线:
① 找近义词 ② 找反义词
美丽 著名 正 简单
特别 漂亮 复杂 反
中心 非常 买 关
有名 中央 平安 卖
愉快 快乐 开 危险
二、学习“读读说说”
1、出示“!”与“。”,讲解感叹句与陈说句。
2、读句子,体会感叹句与陈说句的特点。
3、教师引导同学分析句子:
⑴ 前是感叹句,后是陈说句。
⑵ 因为“花坛真漂亮“,所以“我要把他拍下来”。
4、方照例句说句子:
北京真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
5、 仿照例句完成第三句。
6、 同桌互相仿说句子。
三、学习“我会读”
1、同学自读诗歌。
2、小组互读,比一比看谁最先背诵。
3、小组交流: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四、展示台(交流课外识字的途迳)
1、展示课外识字效果。
2、展示自身搜集的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明信片。
3、展示自身的艺术才干。
第三课时
一、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1、展示自身收集的风景名胜资料,让同学在展示出的资料中了解自身关心的风景名胜。
2、在展示过程中选择好自身的交流对象,组成“旅游团”。
二、分组交流
同学自由选择下列交流方式:
1、 “导游”介绍自身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2、“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布置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3、“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身认为有必要讲的情况。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推选最好的“导游”,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并进行交流。
2、各小组推选出来的“导游”互相交换到别组带队。
四、总结
1、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一起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交际的经验。
2、评出“最受欢迎的‘导游’”,“最受欢迎的‘游客’”等。注意转变角度,考虑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语文园地二》的优秀教案 篇2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引导同学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同学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要放手让同学去观察、议论、鼓励同学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同学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同学用自身的话大致说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即可。
过程建议:
1、读一读,辨一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拓展延伸,加强积累。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饮水──( ) 录音──( )
电影──( ) 会议──( )
【日积月累】
这局部包括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和“我会读”。其中“读读认认”是让同学巩固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加强积累。“我会填”是八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同学在搭配词语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对词语的意思,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解释。“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保守文化的熏陶。
〖读读认认
过程建议:
1、同学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身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交流识字方法。
3、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4、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
〖我会填
过程建议:
1、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2、全班交流,启发同学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3、选择自身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
创设情景说话:风光秀丽的黄山__________;
络绎不绝的汽车__________。
〖我会读
过程建议:
1、同学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看录像)
3、创设情境,让同学进行对读或扮演读。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家乡”,是对本组专题的深化和延伸。可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也可以与展示活动同时进行。课前要让同学联系学过的课文,自身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和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培养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际准备:
同学搜集的关于家乡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把同学分成若干交际小组。
过程建议: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⑴ 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身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⑵ 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沛“对话”,夸夸家乡:
⑴ 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身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身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⑵ “导游”“推销员”介绍自身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3、写一写:
⑴ 把自身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身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⑵ 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材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身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身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教学时,可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同学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沛展示自身各方面的才干和学习效果。
1、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身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安排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效果。
【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是对本组专题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国民族和行政区划的知识。其目的一是让同学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二是让同学通过查阅地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位置。
1、演示局部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身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身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同学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语文园地二》的优秀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发现事物的相似特点,用像的句式说清楚自己的发现。培养观察表达能力。
2.能自主识字,读读认认,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读背诗句;用词填空,学会积累语言。
3.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处理、展示与本组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与同学共享快乐。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图像和春天美景音像。
2.师生收集与春天有关的信息资料(图片、照片、音乐磁带、诗词、绘画作品)
3.组织学生参加找春天的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画面:春姑娘撒花变成图上事物。配音:嗨,欢迎同学们来到语文园地小小观察台,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比较,发现朋友。
3.观察联想,练说句子。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找到了一对对朋友,再想想,怎样把你的发现说得更明白、具体。(请看课件)春姑娘是怎么说的?(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2)想试试吗?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争取说给全班同学听。
(3)同学交流时,比比谁听得好,敢大胆说自己的意见。
4.联系经验,拓展交流。
谁还能发现,我们学过的课文和日常生活中什么像什么,请在小组交流。
(如:小狗的脚印像梅花,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弯弯的小河像飘带)
[点评:这样的设计能通过具体的事物,引导学生观察联想,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有趣的活动中,在联系已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游戏激趣。
配音:欢迎同学们参加合作闯关字词游戏。请看游戏提示:
①组成读读认认自学小组,选组长,
分任务。
②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
比谁认得准,互相检查。
③小组商量怎样抢答汇报学习结果。
④快乐传递读生字。
⑤生字搬家,考考你。
(3)当众汇报小组学习结果,鼓励每个组用不同的方式汇报。教师随机指导。
材:与木相关。(材料、钢材、教材)
渡:与水有关。(渡口,横渡,渡船)
粮:与米有关。(粮食、干粮、细粮)
帽:冒加上围巾的巾,组成帽。草帽、衣帽、帽子
达与走路有关,到达、达到、雷达、直达车。
按:安全的安加提手旁,读按。按时、按期。
笨:本字加上竹字头,组成笨。笨重。
烈:列字加上四点水,组成烈。烈士、烈火、激烈。
(4)做快乐传达游戏。去掉拼音,还会认这些生字吗?分小组听音乐传生字卡片,音乐停,拿卡片同学依次教读生字。
《语文园地二》的优秀教案 篇4
我的发现
1、指名学生说说书上画的事物,最好能用怎么样的什么进行说话。
如:一把打开的手扇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进行说话练习:如:燕子的尾巴就像一把打开的剪刀。把比喻句说具体。
4、拓展训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由读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
并及时纠音。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用熟字教学法进行识记生字。
5、选择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二)读读背背
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名言警句很多很多,因为我们知道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出示:指名读,作到有声有色、琅琅上口。
读着读着,你都读懂了哪一句,说给大伙儿听听。
背诵
(三)我会说
这样的题目应该会做吧,不过知道一个答案没什么了不起的,知道的越多越好。
学生自由练习
交流各种各样的答案。
拓展练习。
《语文园地二》的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
1. 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认字。
2. 知道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 巩固以前学习的字词,会背诗歌《鞋》
教学重点、难点:
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运用课上学会的方法学生活中的字。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制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识字的规律,小结识字的方法。
2. 初步了解多义字。
3. 能将所发现的规律用于生活中的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平时在家里,你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干些什么呢?
二、我会认
1、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出现的生字,爸妈会教给你们吗?看电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呢?
2、学生拿出自制的识字卡片,分小组互相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
3、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教师和同学评议。
三、找规律识字
1教师板书熟字"漂、飘、完、园、直、扁",读一读。
2、同时出示 "漂 、飘",你发现了什么?
去掉偏旁就是"票",念 piao ,这种去掉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的方法叫"减一减"的方法。
3、那么我们给一个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方法就叫"加一加"的方法。(直 + 木 = 植)
4、请学生自己看语文书,认记生字。(可以小组合作)
5、用生字卡片检查。今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认记其它的生字。
6 、练习
票 飘 漂 车( )( )亮( )扬
完 元 园 ( )成 花( )( )旦
直 值 植 ( )日 ( )树 笔( )
四、 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自由读,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告诉学生: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思不同。
如"张"字。张可以表示姓氏,如张爷爷
张贴,东张西望 张开嘴巴,学生用动作演绎词义
一张画实物讲解,又如一张纸
开张的张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如某某饭店开张了
3、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字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举例 楼老师 楼梯
例; 让学生给"打"字也找许多这样的朋友
作业设计:
朗读书本 33 页
本单元的词语听写 1 次
同步 23 页 1 — 4 题
板书设计:漂、飘、完、园、直、扁
票 飘 漂 车( )( )亮( )扬
完 元 园 ( )成 花( )( )旦
直 值 植 ( )日 ( )树 笔(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积累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
3. 熟读背诵《鞋》。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 画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 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 小组合作读,请小组长检测。
4. 各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启发学生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间会说些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小组学习。
a. 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 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理解"依偎港湾享受" 温暖"的意思,安静的港湾指的是什么?
c. 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4、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5、自由背诵小诗《鞋》。
作业设计: 背诵《鞋》
同步 5 — 7 题
读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鞋》
依偎、港湾、享受、 温暖
《语文园地二》的优秀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扩展识字量,反义词练习,朗读、识记成语,能写话,口语交际,才艺展示。
通过认、读、识、记、说、做完成练习。
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利用部件区分形近字,扩大识字量。能看图说反义词。
能在具体语境中区分意思相近的词语。
培养同学朗读、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具准备:
形近字卡片,找反义词的画面,几种熟悉的动物、植物画面。
一枝蜡烛。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这个活动布置了两局部内容:一是引导同学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二是通过看图,引导
《语文园地二》的优秀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