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

2024-06-051

《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祖国、家乡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指导他们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教给方法。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信心,通过小组协作学习,达到知识共享。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感情诵读是本课教学的主要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美,歌颂美。激发学生爱江南、爱家乡、爱祖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览一番,好不好?怀着阳光般的心情,我们快乐出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看,这就是我们游览的地方——江南鱼米乡。

  【挂图的运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1、观察描绘:呈现挂图,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二、初读。(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2、学生自读,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4、指名读、伺机指导:如“绿油油”中的“油”应读you……

  5、轻声读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三、识字(自主活动,适时调控,培养能力。)

  1、自读:在课文中圈出生字;

  2、老师先朗读两次,再带学生一句一句读;

  3、逐个呈现生字:学生先读句,再说出句中的生字;

  4、指名读;

  5、同桌讨论学习:怎样记住这些字?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及时交流识字方法,能使每一位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6、汇报:教师适当总结识字方法,如用部件法记“排”,用动作发记“游”“唱”,用奇特联想法想像哗哗的流水从而记住“流”……

  【有层次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提高识字能力。“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7、巩固:

  小老师带读(有注音)

  集体读(无注音)

  看卡片、开火车读(无注音)

  8、朗读词语(课后“我会读“中的词)

  四、写字。(认真指导、重在激励)示范指导、学生练写

  1. 开始教学生:老师先在黑板教学生写横,竖,横折三个笔画。并让学生试着写,并学会。(之前教过的)

  2. 让学生回忆一下:他们在本册每二课所学的知识中,有“日”、“口”字。并出示第二课的图片;

  3. 写下今天所要学的生字,一个一个地教;先写“口”字;

  4. 老师画出田字格,再在田字格中一笔一笔地写“口”字,速度较慢,每写一画让学看清楚,并知道共三画。

  5. 反复地在黑板上写三遍。

  6. 点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

  7. 让学生进行看书上的描红,并一笔一画地描。

  8. 要求学生拿出课堂练习本,依照书上描红一笔一画地按顺序拆开写。

  9. 老师到学生中间来检查学生是否按笔顺写了以及写字姿势。

  10. 按同样的方法去教“日”、“中”,速度要加快些。

  五、巩固

  1、点同学上黑板上分别写这三个字,老师和其它同学注意他们的笔顺笔画,并及时纠正;

  2、让学生进行找字游戏。

《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设计理念】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功能,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打破单纯的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正确熟练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景入情,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播放江南美景。

  2、师:欣赏完了这么美的风光,你有什么话要跟大家说,或者有什么问题要问?

  3、重点指出这是江南的美景。

  二、自主选择,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图片:

  问:图中的小男孩撑着的是什么?什么是竹排?小男孩在干什么?

  从学生的回答中教师要有激励,还要有要求,可以这样问:想不想和图中的小男孩一起去看看,不过有个要求,必须把儿歌读熟练了,有信心吗?

  2、课件出示诗歌:

  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把儿歌读熟练了?老师也给你提供几种方法,做参考意见。

  ⑴ 自己借助拼音把课文拼出来,如果遇到困难,找周围的同学或者老师帮忙。

  ⑵ 也可以四人一小组,每个同学都要读给其他三个人听,让其他同学帮你正音。

  ⑶ 如果想要做得更好,那就把课件中红色的字在文中圈出来重点读读,能够做到不看拼音就能把它读给同学听,然后练习读课文。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师巡视指导。

  4、 师检查学习的结果:

  ⑴ 找同学读课文,纠正读音。

  ⑵ 把课文中的生字,拿出来重点读一读

  ⑶ 读读词语。

  三、质疑解疑中深入理解课文

  1、生闭上眼睛,搭上竹排,听师配乐朗读课文,和小男孩一起体会江南的美。

  2、通过刚才你的体会,你觉得你看到了什么?江南很美,到底美在什么地方?(重点指导朗读,把课文的美读出来)

  3、齐读课文,找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⑴ 运用课件动态演示“顺水流”的过程。

  ⑵ 理解树木密的“密”先找学生说,然后总结。“密”指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树木特别密又特别绿。

  ⑶ 引导学生理解“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儿?哪个地方告诉我们稻米多,稻米乡?

  ⑷ 理解“小小竹排画中游”这句话。再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江南的美。听师描述:我们坐在小竹排上,鸟儿在空中动听的歌唱,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两岸的树木葱葱茏茏,远处的田野里到处是绿油油的禾苗。

  再次谈自己的感受,师可以问:你感觉像在一幅画中吗?因为江南鱼米乡很美,就像一幅画,所以说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4、 给课文取个好听的名字。

  总结:课文用了最精彩的一句话作为题目“小小竹排画中游”,请大家带上题目,有感情的来朗读课文。

  四、练习朗读课文,跟唱课文,能够达到背诵课文

  五、自主延伸

  课外搜集江南的风景图片。

《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三个字。认识2个笔画“ 、 ”和3个偏旁“山、木、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理解词语和句子,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一边看图,一边听音乐。

  2、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图上的内容谈体会)

  3、出示课题,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帮助正音。

  3、自由读后,开展朗读竞赛。

  4、当小老师带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读了诗歌,我们读了课文知道江南很美,谁能说一说?

  (1)结合看图,理解“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是江南水乡的交通工具。

  (2)看图理解树木密的“密”指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树木特别密又特别绿。

  (3)指出图中的禾苗。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儿?(鱼儿游)哪个地方告诉我们这儿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绿油油)

  师:江南一带小鱼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许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因为江南鱼米乡很美,就像一幅画。所以说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四、朗读、背诵。

  1、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2、请学生朗读。先个人读,再小组读,最后全班伴随音乐朗读。

  3、看图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课文背给大家听?

  二、激发想象,丰富情感。

  1、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象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2、说说你自己查到的资料。

  三、复习巩固生字词。

  1、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记忆生字的字形。

  3、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卡让学生认读,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考一考。

  4、做“汉字开花”游戏:一个花瓶上插着一些花,告诉小朋友,每一朵花可以开出一个词语。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开花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开的花多。

  四、练习用“ABB的什么”说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绿油油的小草 白茫茫的雾 黑糊糊的小屋 亮晶晶的星星 金灿灿的太阳

  五、指导书写。

  1、出示“日”,先让学生跟老师书空,认识新的笔画横折钩,再仔细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中”先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压线笔,再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的笔画“ ”。然后学生书写一个。

  3、“口”由学生自己观察后书写。

《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山、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和朗读课文。要通过指导学生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看懂图意,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教学本课用2—3课时。

  预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特别江南地区,河流众多,盛产大米,所以称之为鱼米之乡。今天我们和图中的小朋友,乘着小竹排,一起到江南地区去看看那儿美丽的风光。

  二、图文结合,弄懂图意。

  1、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按照从河面到两岸的顺序说一说。

  (1)小朋友撑的东西叫什么?(小竹排)

  (2)小朋友撑着竹排在河中游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听到了小鸟的叫声,看到鱼儿在水里游,还看到两岸树木都长得很茂密,田里的禾苗绿油油。)

  小结:江南水清鱼多;气温高,一年水稻能收两季,米也多,蔬菜丰富;由于雨水充足,树木也长得很茂密。所以人们称江南是“鱼米乡”。

《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1、本课是一篇儿歌形式的词文,图文并茂。图上画的是江南美丽、富饶的风光,一只竹排在清清的河水中行驶,小男孩撑着竹排顺流而下。鱼在水里游,鸟在天上飞,河的两岸有绿油油的稻田和浓密的树木。插图和课文内容结合得密切。全文共有3句话。第一句话主要写小竹排顺水往前行,鱼儿在清清的水中游来游去,鸟儿在枝头唱歌的情景;第二句话说的是河两岸树木茂密,禾苗茁壮;第三句话中的“江南”盛产鱼虾、稻米等,物产非常丰富。坐在小竹排上顺水前行,一路观赏着江南美丽的风景,真好像是在画中游览一样。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江南人们的高兴心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儿 诵读。

  2、本课要学会3个生字,要求会认12个字,注意读准:“顺、流、唱、密、南”的音。学习3个新偏旁“艹、山、木”认识2种新笔画“丶丿”。

  3、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主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将字写好,写美。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丶”“ ”两个笔画和“木 、山 、艹”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记生字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指导学生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充分感受江南的美丽,受到美的教育。

  【课前准备】

  flash动画课件,学生两人一份放有生字卡片的信封。

  【设计理念及总体思路】

  运用课件构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体验语言文字所包含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

  1、悟江南──让学生说说除了书上写的, 图中画的,江南还有什么,分别是怎么样的;

  2、画江南──在课本的江南插图上添上美丽的一笔;

  3、诵江南──让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改编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播放儿歌,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比比看,谁的小耳朵最灵。播放儿歌,(歌词为本节课课文内容)说说你听到哪些景物和动物?根据学生回答将相应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开课伊始用儿歌和语言创设情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为后面通过语言感受江南的美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整体感知课文

  小朋友听得可真仔细,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相:学生观看〈江南风光〉静态课件,教师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运用课件丰富学生对江南风光的感性认识。

  看了课件,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想说些什么?

  小朋友说得可真棒!编书的叔叔阿姨们特地写了一首儿歌,请你用上自已的聪明才智读读这首儿歌吧!

  三、学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

  1、分组依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不会的向别人请教。学习生字词时,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2、说一说: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它还有哪些小朋友?

  3、考一考:(学生拿着字卡,你考我,我考你,)生生互检。

  4、玩一玩:读完生字词后,充分利课文中的那幅图,让孩子们玩词贴画的游戏,把黑板左边的词语贴到画上合适的位置。如:“禾苗”帖在图中画禾苗的地方。多种形式认读词语,熟记词语。

  设计意图:在贴画的过程中,既巩固“两岸、顺水流……”等词语的识记,又通过图形象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比如理解“顺水流”,学生摆的时候,老师让他把这个意思演示出来。很直观,很形象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5、指三名学生分句读课文,随机正音。(注意“儿”字在生字教学时念“ér”,在文中念轻声;“油”字的变调。

  6、用各种形式练读课文。(如师生对读,生生对读,评比朗读之星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得愿望,使得朗读效果具有层次性,递进性,为低年级学生语言的积累奠定基础。

  四、播放儿歌,哼唱儿歌

  (歌词为本课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韵律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深化

  1、开火车检查词语:(再次出示课件)

  2、巩固词语的字音字义:小朋友让我们把刚才读得这些词语送到江南的老家吧。请三人上来送词语,其他同学同桌合作将信封里的词语送到书中的江南的老家。(江南民乐)

  根据学生所选词语相机点课件中相应的景物按钮,出示本课词语。

  ……

  有困难吗?(江南: 生可能不知道贴哪里?)你们有好主意吗?(生试说)老师有个好主意,想听一听吗?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取名《江南》。因此,贴在正中间,好吗?

  3、江南这么美,让我们再次美美地来欣赏它吧!看画面,读新词,感受美。

  4、你能说说江南都有些什么?(先组内交流,再指名说,要有表情地说。)

  二、创设情境,感悟江南美景

  1、这么美的江南,你们想进去看看吗?说说我们可以 坐什么交通工具可以到达江南?

  设计意图:将学生对交通工具的认识加以整合,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2、出示课件:(小竹排顺水流)

  设计意图:我们这里的学生对“竹排”较陌生,通过课件使学生对“竹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我们今天就乘上小竹排到如画的江南去游一游。(齐读课题,读好课题)

  谁能用书声把江南的美传递给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其他小朋友闭上眼睛听,等一会儿告诉老师,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配乐读)

  3、汇报感受:

  说得真不错,你们的话,让老师觉得江南真美!你们觉得美吗?请小朋友美美地读一读课文。

  自由朗读──精读课文,体会动态美;

  播放动画,欣赏美景,学生边读边欣赏(图文并茂,发展学生的多种感知能力)

  要求学生给动画课件配音在优美的音乐中体验课文的意境美,培养语感。

  4、在你的心目中,江南除了这些(指书上的景物)还会有些什么呢?如:杨柳、小桥、小船、亭台、桃树、水牛、枇杷……

  你能从色、味、形、声等几方面把景物说具体吗?(出示实物图片)引导举例:如:桔子。怎么样的桔子?能加上它的味道吗?酸溜溜的……

  引导学生说:酸溜溜的桔子;黄澄澄的桔子。)

  小朋友,你能把江南装扮得更美丽吗?那就请你再为你的《江南》添上美丽的一笔!(再画江南)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江南》)

  你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心中的江南吗?让我们也学着书上的样子来编一编儿歌,好吗?(出示儿歌)改编方法:我们可以把书上的“鸟儿唱,鱼儿游……绿油油”这些内容换成刚才说的东西,如果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先示范。同桌一起试编,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经过前面环节的教学,学生心中充溢着美的情愫,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这时设计“编儿歌”童真童趣就会溢于言外。

  5、 诵江南:检查改编情况:

  小朋友让我们来为自己的儿歌唱一唱、跳一跳,好吗?自由准备后请学生表演。今天回家请你的爸爸妈妈把我们自己编的《小小竹排画中游》写下来,就叫《小小竹排画中游(二)》,好吗?(师改课题)

  三、写字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江南的小朋友吧!你能告诉老师她在干什么吗?看看小姑娘的写字姿势好不好?(生念写字歌)

  1、先请小朋友告诉她在田字格里写字要注意什么?

  ⑴ 字写在中间。

  ⑵ 写的时候看看横(竖)中线上有哪些笔画?

  2、出示要写的三个字:这就是她写的三个字,认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⑴ 新笔画:横折──是一笔写成的。(书空)

  横折有两种写法(出示范字):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

  同?

  结论:一种折下来是斜的,师范写,生书空。另一种折下来是直的,师范写, 生书空。

  ⑵ 引导: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三个“口”。中间加一横变成“日”; 中间加一竖变成“中”;还可以变成哪些字?

  生:白、目、申……

  师:对,这些字都是由“口”变化而来的。

  3、小朋友,你知道“口、日、中”这三个字是怎么写的吗?出示三个字的书写笔顺,你能看得懂吗?请你说一说。

  4、让我们和小姑娘比一比,看谁的字写得好。请小朋友一边心里说笔顺,一边在书上写。(音乐)

  【资料袋】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群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新笔画和新偏旁。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指导他们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教给方法。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信心,通过小组协作学习,达到知识共享。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感情诵读是本课教学的主要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美,歌颂美。激发学生爱江南、爱家乡、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1、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难点:

  扣住画中游,体验作者愉悦心情。

  3、教学突破: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本课可以从以下几点突破:

  ⑴运用CAI课件制作动画效果(小竹排飘流的全过程),指导观察说话,欣赏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⑵运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⑶民主的交谈,声情并茂的赛读,配以美丽迷人的画面,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性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第一课时:CAI课件;

  第二课时:生字卡片、录像。

  2、学生准备:

  搜集家乡风光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1、情境导入

  2、指导识字

  3、欣赏佳句

  〖学生活动

  1、感受情境

  2、合作学习

  3、品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动画激趣

  〖教师活动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把你到过的地方给大家介绍一下。

  2、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看看。课件演示。

  3、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

  4、说得好,我也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有感情介绍画面)

  5、有首诗把江南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你们快读读吧!

  〖学生活动

  1、学生兴致勃勃地回忆说出旅游的地点和特点。

  2、学生发出感叹。

  3、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认真倾听。

  5、学生迫不及待地读书。

《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讲了一个小男孩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被这风光深深吸引而感觉自己就像在画中游。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二、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12个生字,认识“木、艹、纟”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江南的美丽与富饶,从而萌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

  难点:对“鱼米乡”、“画中游”的理解。

  四、课前准备:贴画。

  五、学习预设:

  一、导入激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学习伙伴,(出示竹排图),你认识它吗?

  (师板书:排)齐读。你觉得这个排字和老师手上的竹排图有什么关系?

  是的,把竹子一根一根地排在一起,然后用绳子绑起来,就成了竹排。

  (将手中竹排图与“排”字比较,让学生在比较图与字的共同之处,掌握排的字形与字义。这种形象识字方法,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更好掌握生字。)

  你坐过竹排吗?你对竹排有哪些了解?(师介绍竹排:竹排是水上的一种交通工具,以前,在江南一带,农民伯伯常用竹排来运输粮食、货物,现在,竹排主要用在水上娱乐。如果

《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通用16篇)《小小竹排画中游》识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12个生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