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步练习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步练习(精选13篇)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步练习 篇1
维度a 基础知识
1.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我国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是__时期的小说家_____。
2 鲁提辖名叫____,镇关西指____,鲁提辖救助的对象是____,鲁提辖是一个____的人。
3 给下面加黑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聒燥(ɡuā ɡuō) ②.恁地(rén nèn)
③.腌臢(ā yān) ④赊欠(shē yú)
⑤绽开(dìnɡ zhàn) ⑥.绰号(chuò chuō)
⑦眼棱(línɡ lénɡ)⑧迸出(bìnɡ bènɡ)
⑨揸开(zhā chá) ⑩醋钵儿(bō běn)
4 注意古代白话与今天口语的差别,为加黑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 )
a.染料 b.指人的容颜c.指显示给别人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②但是下口肉食,只顾将来摆一桌子。( )
a.时间词,现在以后的时间 b.将要来 c.拿来
③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 )
a.消闲解闷 b.用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 c.戏弄、捉弄
④三个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 )
a.谈论 b.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c.计较
5 下列短语体现了鲁达的哪些性格特点?(在下列各项后写出性格特点序号)
①自坐主位 ②呵斥酒保( ) ③.摔盘扔盏( ) ④询问苦情( ) ⑤赠送白银
⑥客店催行( )⑦怒打店小二 ⑧坐镇客店( ) ⑨三激郑屠( )⑩三打郑屠( )
a.疾恶如仇、不畏强暴、见义勇为 b.慷慨大方 c.扶危济困 d.率直鲁莽 e.粗中有细,机智
6 阅读课文第16-18段,.简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拳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
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咐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冈。刘备轻扣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住处与隐士弹琴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预测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刘备无条,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
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二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是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38回改写)
7 依据本文的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即《三国演义》第37回题目)的下句。
司 马 徽 再 荐 名 士,
8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用词语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第一段中写童子说:'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联系全文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度c 探究应用
试一试,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改成白话文。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维度a 1 《水浒》 元末明初 施耐庵 2鲁达 郑屠 金氏父女不畏强暴, 伸张正义,疾恶如仇,见义勇为 3 ①ɡuō ②.nèn ③.ā ④shē ⑤zhàn ⑥chuò ⑦lénɡ ⑧bènɡ ⑨.zhā ⑩.bō 4 ①.b②.c ③c④.a 5①.d ②d ③d ④c ⑤.c ⑥.c e ⑦a ⑧.e ⑨a e ⑩.a 6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郑屠挨打后的狼狈相表现出来。运用多角度描写,从味觉、视觉、听觉写被打者的感觉,使读者产生痛快、解恨的快感。这些表现手法,突出了鲁达的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性格。
维度b 7刘玄德三顾茅庐('草庐'写成'茅庐'也对)。8 ①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②稳重、顾全大局。③莽撞或鲁莽、直爽。9①为二顾未见孔明埋下伏笔。②表明诸葛亮具有超凡脱俗 、淡泊名利的品质。③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天下大事。
维度c 略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步练习 篇2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教学目标 :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3.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教材分析:
重点:1.故事情节 2.性格分析
难点: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
一、预习指导
1.结合课本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尤其是古今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2.粗读课文至少一次,了解大致情节
二、导入 新课(3)
1.请一学生谈电视剧《水浒传》,创设情境。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
3.简介《水浒传》及作者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北宋 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 会矛盾。
三、解题(1)
1.教师明确
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正义的一方
镇关西,卖肉的郑屠,恶霸,绰号镇关西---邪恶的一方
解决矛盾的方法--------------打
2.学生思考:(问题1)
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四、检查预习(5)
1.请一人上黑板注音
2.请三中等生朗读课文16段(与注音同时)
3.师生共评注音及朗读(熟练、错字、音量、语气)
五、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8)(问题2)
1.教师提示:
按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复述,300字左右:
某一天下午:........
第二天一早:.............
送走金氏父女后:...........
打死郑屠后:................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交流意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抽二个较好表达能力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4.教师归纳总结
五、划分层次,概括意思(7)(问题3)
1.根据复述故事的情况,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简要归 纳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后抽中等学生提问。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 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五、分析人物形象(20)
1.按照以上层次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 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
(要求结合《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等以前学过的小说)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点拨,并 调控
3.抽样检查,教师评价(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自由发表,对的奖 励)
1)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 慷慨)
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暴 伸张正义 嫉恶如仇) 说李忠不爽利 (狭义 豪爽 慷慨)
2)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 疾恶如仇)
3)拳打郑屠
语言: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 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 嫉恶如仇)
4)智走他乡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4.归纳小结:要求学生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口头总结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 题5)
六、教师总结:
七、布置作业 (1)
1.A类:1)《掌握语文》P73-74 一、1-5 三、1
2)熟读10-20段,记忆重点语句
2.B类:讲述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附:板书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 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鲁达:粗鲁 豪爽 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 粗中有细
课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从重要情节分析鲁提辖的思想性格。
2.理解侧面烘托的写法。
3.进一步学习鲁提辖的优秀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1、2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2分钟)
提问:鲁提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他 的?
(要求中等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2分钟)
在复习提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片段最能体现鲁提辖 的性格?〖问题1〗
(学生举手发言,允许百家争鸣, 教师肯定“消遣郑屠”和“拳 打郑屠”)
三、学生自读课文10-20段,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片,要求解决以下问题:〖问题2-4〗
⑴分析“三次消遣郑屠”(从鲁提辖的要求、郑屠的反应来分析)
第一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 _
第二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 _
第三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⑵分析“三拳痛打郑屠”(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得结果、郑 屠的反应、描写角度、比喻的修辞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 喻:_____;描写角度: 第二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 比 喻:_____;描写角度: 第三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 _____;描写角度:
⑶分析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第一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相互研究,教师下去进行适当指导(差 生)
3.教师抽样提问后不足由其他学生补充。
4.全班朗读16-18段,深入体味鲁达的气势。
四、讨论问题:(14分钟)〖问题3-6〗
1.出示投影片,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⑴鲁提辖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表现了鲁达什么的性格?
⑵写店小二的三次反应有什么作用?这叫什么写法?
2.学生略作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磋商,教师巡视指导
3.抽样检查提问,每道题一个人(对加1分,不出声扣1分),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以举手补充(有建设性的的加1-2分)
4.教师评价,落实加分和扣分。
参考答案:⑴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 乱对方方寸,更容易打倒;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⑵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侧面烘托的写法。
五、教师总结:(1分钟)
六、堂上练习:(5分钟)《掌握语文》75页3-7
学生做在书上,教师巡视检查学习效果。
七、布置作业 (1分钟)
1.A:课后熟读16-18段至基本成诵。
2.A:预习新课,按《掌握语文》要求做。
附:板书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次消遣:激怒郑屠 有勇有谋
鲁提辖
三拳痛打:骂、打、比喻
店小二 三次反应:反衬 侧面烘托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步练习 篇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说课稿
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赵国君
一、教材目标
1. 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浙教版初二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讲读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初次接触小说阅读。新《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依据此标准,通过本课教材的学习,应教会学生体会小说描写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在本单元中,本课教材应完成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小说中外貌描写和行动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提高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同时,学习这两种描写方法,训练记述人物的能力。针对以上分析,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① 了解《水浒》的时代背景和作者。
② 理解两种描写方法对表现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的作用。
3. 教学重点、难点
① 本课教材后半部分(10——21段)是重点。
② 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这部分是难点。
二、教法阐释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根据本课教材篇幅长,难度大的特点需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按照小说特点(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尤其是对课文前半部分(1——9段)在检查时要祥于“前因”,将前半部分的内容理清;略于“后果”,因后半部分还要深入学习。
处理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小说中的难点,教师需要做适当的讲述;重点部分,易于理解,侧重引导学生思考,以学生分析为主;小说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教师应把启发与讲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三、学法指导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历来是一对矛盾。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以后的不教,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材的特点,重要的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行动,培养学生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思维的能力。通过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四、教学程序
1. 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
同学们对这首歌都非常熟悉,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明确:《水浒》)教师板书《水浒》。请同学介绍这部名著。(明确: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章回体小说)《水浒》这部著作塑造了许多摇曳生姿的人物形象,你们最喜欢哪个人物?(林冲、武松、鲁智深)顺势导入鲁智深。你们都知道关于花和尚鲁智深的哪些英雄故事?(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顺势导入,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段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板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熟悉的《水浒传》主题歌,顺势引入《水浒》,并介绍;另外,触击学生的敏感点,通过学生讲述梁山好汉的英雄故事,感受梁山英雄的侠义精神,再顺势导入教材。)
2. 整体感知课文
根据课前预习,会按照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复述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扫清语言障碍,把握全文脉络线索和基本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初步了解作者的意图。)
3. 对教材深入分析
问题一:鲁达见到郑屠后,是不是上去就是三拳?为了拳打镇关西,鲁达是怎样“消遣”郑屠的?
问题二:鲁达“消遣”郑屠的目的何在?这表现了鲁达具有怎样的鲜明性格?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重点,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思考后,独立解决问题,所以,只需设计几个恰当的问题是可以解决这部分重点内容的。)
问题三:本文描写鲁达的方法,突出的是行动描写,对其行动的描写,又集中在“三拳”的描写上,请同学画出精彩语句,分析三拳的描写角度是否一致?这样描写有何好处?
行动描写 比喻 人物性格
第一拳 鼻子 油酱铺(味觉)
第二拳 眼眶际眉梢 彩帛铺(视觉) 疾恶如仇
第三拳 太阳穴 水陆道场(听觉)
问题四:“疾恶如仇”是否是鲁达性格的全部?
问题五:文章对反面人物的描写也很生动,试分析郑屠人物性格。
(设计意图:人物的性格通常是由行动来表现的,所以重在分析“三拳”,归结出人物性格。问题四、五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问题。)
问题六:鲁达为什么不把郑屠扭送到衙门里,交给官府去处理?
(设计意图:感受封建社会的黑暗,并叫学生懂得在我们的法制社会,政府是为民做主的政府,适时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
五、教后感想
课上,有学生问我,所谓的梁山好汉,大都是“杀人放火”之徒,又怎么能称之为英雄呢?的确如此,现今的学生都生活在法制昌明的社会,自然体会不到封建社会的黑暗,所以,才有了问题六的设计。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探索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育者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问自己,只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足够了吗?事实上,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还是需要一个锻炼的舞台,所以,授人以渔还要授人以渔场。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步练习 篇4
教学目的:
1、 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劳动人民的痛苦,认识鲁提辖勇于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
2、 学习用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欣赏人物的典型语言和行动。
3、 欣赏主要情节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欣赏小说对典型人物的典型言行的刻划。
2、 欣赏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了解鲁提辖嫉恶性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方法一:(播放《好汉歌》的录音,体会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豪迈风格)
这首歌,描绘了一幅侠肝义胆、豪气冲天的英雄群像,歌颂梁山好们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行为。今天,我们学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提辖就是这首歌当中所唱的英雄群体当中的一位。
方法二:(让学生谈谈有关《水浒传》的知识或认识;教师补充)《水浒传》为我们刻划了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其中的许多已成了我们中国人无论老少都耳熟能详的人物,有的已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形象、性格的代表。(接着让学生谈自己熟悉的《水浒传》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梁山英雄--鲁提辖。
简介鲁提辖:鲁提辖,名鲁达,提辖是他所任的官职名。他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不由得燃起怒火。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作了和尚;真纯毫爽,蔑视一切清规戒律,大闹了五台山,只好到相国寺去看苹果园;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了野猪林,连和尚也作不成,只得到二龙山落了草,最终被逼上了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
(板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解决字词障碍。
1、迳(jìng):一直 哽(gěng)咽(y?) 绰(chuò)号 寻(xín)思
2、古今词:将来:拿来(动词) 但是:只要是(动词) 酒肆:酒店
理会:过问,解决 颜色:容貌 生受:受苦,为难 消遣:捉弄
望乞恕罪:请求恕罪 但有:只要有
3、学生举手,提出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字,教师、同学讨论解决。
三、理清文章思路
(一)提出问题,老师、学生讨论解决
1、 为何要打镇关西?
2、 鲁提辖是如何知道这一情况的?
3、听到原由后,鲁提辖是否立刻就去打了?他有什么行动?
4、送走金氏父女后,鲁提辖去找镇关西,是否揪住就打?
5、鲁提辖是怎么打郑屠的?
6、打之后,鲁提辖有何举措?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步练习 篇5
教学设想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教学的内容很多,但文章内容学生较为熟悉,读来也浅显易懂。因此在教学中拟采用“长文短教、浅文深教”的原则,着重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深人把握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两句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歌里头的吗?(学生答)对,是《水浒传》。电视剧《水浒》是根据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水浒传》改编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简介作者、作品,熟悉内容施耐庵,大约是元末明初人。
《水浒传》,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了梁山农民起义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3.介绍课文故事之前的情节。
九纹龙史进去延安寻找师父王进,却误到了小种经略府所在的渭州。在茶坊里巧遇鲁达。鲁达对史进一见如故,邀他一同上街喝酒。在前往酒楼的途中,又遇见正在耍枪卖膏药的李忠,于是三人一齐去酒楼。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
布置听读任务:
1.找出生字新词。
2.找出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并据此划分结构。
3.准备复述课文。
学生交流讨论后明确:
1.注意下面这些生字新词:
厮 聒噪 腌 赊
揸 拾掇 钹儿 铙儿
2.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有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南门,据此,课文可大致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7段):潘家酒楼,鲁达倾听金家父女的倾诉。
第二部分(8--9段):鲁家客店,鲁达保护金家父女离开。
第三部分(10--20段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步练习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