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2024-06-051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借助情景,感知“0”的真实含义,会正确书写“0”

  二、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

  三、教学流程设计

  1、创设情景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2、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

  3、实践体验

  (1)学生“分铅笔”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4、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

  5、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以轻松、诙谐的歌声表现小猫钓鱼的有趣情景,并使他们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的道理。

  (2)通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并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绪表现,感知音乐要素。

  【教材分析】

  歌曲《小猫钓鱼》是一首诙谐的叙事性歌曲,通过对小猫钓鱼的前后两种态度的描绘,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认认真真、专心致志,三心二意必将一事无成。深刻的道理、善意的嘲讽,都溶入活泼风趣的艺术形象之中,达到了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目的。

  歌曲为大调式,采用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前三个乐句各4小节,第四乐句由弱拍进入,扩充为6小节。这一个段落中以短时值的音符和频繁的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刻画了小猫活泼、好动的神态和性格,旋律的上行大跳(如5 3 0 3  │, 5 4 3 2 │  )以及断续的进行,造成了的夸张的语气,表达了对小猫做事三心二意的善意讽刺和改正缺点后的连声夸奖。歌曲这部分以叙事为主,具有戏剧性效果。

  第二乐段的前一乐句转为拍子,旋律从高音区开始,音调连贯,节奏舒展,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乐句仍转回拍,运用了第一乐段中的旋律素材,使歌曲前后呼应。这一段落着重于感情的表达,为小猫的失败而惋惜,为小猎的成功而欢欣。

  歌曲的两段歌词分别描绘小猫对事物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表达了歌唱者不同的情感反应,因此在演唱时,应根据具体的内容,在力度、音色和表情上相应的不同处理。

  歌曲的引子与间奏生动活跃,富有情趣,对塑造歌曲的诙谐、活泼的艺术形象起到了加强补充的作用。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如何根据歌词内容来处理并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投影、电脑cai课件、录音机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部分]

  (1)       跟我唱:1=f←→bb

  (2)           5 1 1 1 7 6 5 0 5 3 3 3 3 2 1 0

  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提出要求:身体坐平稳,嘴巴自然张开,跳跃地跟老师唱。

  (2)跟我拍:

  x x  o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o||

  教师组织学生评价自己拍击的节奏与老师有没有不同?

  结合学生回答提出“休止符”与“附点八分音符”注意拍击正确。

  [歌曲教学部分]

  (情景导入):阶段目标:通过幻灯片师生交流导入课题

  点击cai课件(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幻灯片①,猫的图片及名称。

  师:“猫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的小动物,谁能说一说,你都知道关于猫的哪些故事?”引入课题《小猫钓鱼》(点击幻灯片②出示课题)

  (德育渗透):阶段目标: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学生获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一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学生讲述)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做事要专心;做事要一心一意;做事不要三心二意……

  师小结:我们大家在生活和学习中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要三心二意。

  (感受歌曲):阶段目标:初步感受歌曲音乐风格,简析歌曲。    

  分别点击幻灯片③-⑦并插入歌曲录音同步播放,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欣赏。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风格,并分组讨论、归纳、简析歌曲。

  师:你认为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生:情绪活泼幽默。

  生:歌曲为与相结合的混合拍子。

  生:歌曲中的八休止符运用比较多。

  生:歌曲的二段词表现了小猫不同的态度和心情……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歌曲特点(略)。

  (学习歌曲):阶段目标:通过学生分组学习找出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

  (1)复欣赏歌曲,学生分小组尝试学习歌曲旋律,并找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师:通过学习,你认为歌曲旋律中哪些地方较难学唱?

  学生提出:“53 03|34 31|20 20|5 0|”中“ 20”如何唱?

  “06|70 06|70 06|77 76|54 32|1 -|1 0|”中休止符不容易掌握,如何唱?

  教师采用对比听辨、范唱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并与学生复唱进行巩固。

  (2)由于歌曲中休止符运用较多,教师分别示范,运用休止符唱和没有休止符唱两种方式,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效果中的作用。

  ①53 03|34 31|20 20|5 0|

  ②53 3 |34 31|2  2 |5 -|

  (教师范唱,学生比较)

  师:通过比较你认为哪一种演唱更形象?

  生:第一种更形象地表现出小猫活泼可爱的形象。

  师小结:运用休止符形象的刻画了小猫活泼、好动的性格。

  (3)听教师钢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两大组分别承担歌曲三部分旋律的学习。

  (4)学生划拍自学,教师检查分组学习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

  (5)学生分组分句相互教唱歌曲旋律。

  拍子部分与拍子部分在音乐感觉上有何不同?

  生:拍子较欢快活泼  拍子较抒情。

  师:拍子部分在演唱时,要做到声音弹跳,声断气不断,表现小猫活泼可爱的样子。拍子部分在演唱时要气息连贯地去唱。

  (6)学生复听录音范唱,自学歌词,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体验歌曲):阶段目标: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参与体验歌曲。指导学生以轻松、诙谐的声音参与歌曲演唱。

  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处理歌曲,并分乐句巩固学生处理结果。

  师:歌词第一段1-18小节表现小猫怎样的心情?你认为应怎样演唱?

  生:表现小猫蹦蹦跳跳、兴高采烈的样子,应用跳跃的声音唱这部分。

  师:12-17小节中的力度标记表现了怎样的效果?应如何演唱?

  生:力度由p到mp到f,是渐强的效果,表现小猫蹑手蹑脚抓蜻蜓的样子,演唱时声音由弱渐渐加强力度去唱。

  师:歌词第二段25-33小节表现了小猫怎样的心情?应怎样演唱?

  生:表现了小猫垂头丧气的心情。下滑音应用很可惜的语气唱。

  师:你认为第二段词的第一部分的情绪与第一段一样处理行吗?为什么?

  生:不太好,因为第二段小猫改正了错误、坚定了信心,语气应比第一段词更坚定一些。

  师:结尾部分小猫终于钓了一条大鱼,小猫成功了,祝贺的语气应热烈一些。

  ②完整地巩固处理结果,引导学生有表情、有感情的歌唱。

  师: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猫”,你应该怎样形象的表演?

  生:可以加入“猫”的动作来表演。

  ③分小组讨论创编动作,并以组为单位,跟教师伴奏边唱边表演。

  【课堂小结】

  对学生投入的学习与表演歌曲给予肯定和表扬。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小猫钓鱼》这首歌,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学习和表演,把这首歌演绎的淋漓尽致。并从中得出“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相信通过这一课你们学到不仅是知识,还有很多……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歌曲《小猫钓鱼》一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歌曲感受一情感交流一词曲自学一歌曲演绎”。通过运用“情境教学”和“音乐活动小组”自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的情绪表现,感知音乐要素。下面将分主要环节作如下简要说明:

  一、  情境教学,歌曲感受(听听)

  “猫”是孩子们很熟悉和喜爱的小动物,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cai课件,分别形象地展示了与歌曲内容对应的幻灯片,通过边点击图象和播放录音所创设的良好情境,使学生溶入到音乐故事中,用心去感受着音乐,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以下几个环节的顺利展开埋下伏笔。

  二、  分组讨论,情感交流(谈谈)

  通过欣赏,引发兴趣,进入双向对话交流的创造性审美层次,在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之后,凭自己的直觉与同学习小组的人相互交流,并向老师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从作品本身、音乐的本体等方面与学生对话、交流、分析。再放歌曲学生复听并学唱,将直觉感受和老师讲解相结合,产生新的理解和体验。[由感性认识通过教师引导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  理性实践,词曲自学(唱唱)

  学生对歌曲的体验加深后,利用“小组音乐活动”这一形式来进行发现学习。通过自学,找到难点,师生共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了学生自己,为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利用分组互相教唱这种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参与合作,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  歌曲演绎,理性升华(演演)

  这一环节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深层次交流,理性升华到高层次的感性。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愿望和机会,思维充分展开,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去处理歌曲并创编表演。在创作、表演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有时伴奏,有时放音乐并参与学生讨论。使学生始终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参与歌曲的二度创作。

  学生在课堂音乐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听听一谈谈一唱唱一演演及总结评价活动,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深化情感体验,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从感知美、体验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有颜色标记的鱼缸3只钓鱼工具人手一套每人一个小篓3种颜色、大小不同彩色鱼若干(红黄绿3种)钓鱼池的场景布置。

  猫妈妈的头饰小猫胸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老师戴上猫妈妈头饰当猫妈妈幼儿戴上胸饰当猫宝宝。

  一、幼儿闭上眼睛做睡觉状。

  老师:宝宝们起床了(听音乐做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宝宝们你们饿了吗?(饿了)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宝宝和妈妈一起到外面去钓鱼好不好?

  幼儿边听音乐边钓鱼

  (领幼儿到鱼池的场景布置,让幼儿自由钓鱼。钓到的鱼放在小篓里,等鱼池里没有鱼了让幼儿回到座位上坐好。)

  老师:鱼池里的鱼都钓完了,我们回家吧。带领幼儿回到座位做好。(把鱼竿收起来放在小椅子下面)

  老师:宝宝们真厉害,钓了怎么多的鱼,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吗?

  请个别幼儿拿着自己的小篓上前说说你钓了些什么样子的鱼,它们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红、黄、绿、)(还有什么地方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请幼儿把大的鱼给妈妈吃。

  老师:小鱼太多了,我们先把它们养在鱼缸里好吗?

  (出示有颜色标记的鱼缸3只)(红、黄、绿、)提问:这个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这个是什么颜色啊?

  今天妈妈要来考考宝宝。妈妈要请宝宝把小鱼按照它们身上的颜色,把它们送到一样颜色的鱼缸里。

  幼儿操作活动

  那就请宝宝轻轻地把小鱼送到鱼缸里,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了。

  请你们看看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哇,宝宝可真棒啊!把红的鱼送到了红色的鱼缸里,把黄的鱼送到了黄色的鱼缸里,把绿的鱼送到了绿色的鱼池里,真厉害!

  妈妈现在给你们每个宝宝一条鱼你们自己出去玩,可以和别的宝宝互相说说你的小鱼是什么颜色的。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活动中有趣的故事情节,游戏化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以及活动的积极性。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强调活动的游戏性、活动性、操作性和趣味性,在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满足感,整个活动孩子始终沉浸在游戏中,兴趣极高。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篇4

  玉林小学 刘红艳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l.交待本课训练重点:学习写一句通顺的话。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3.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和课文内容,标出自然段序号。

  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5.质疑。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精选13篇)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借助情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