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几减

2024-06-052

十几减(精选15篇)

十几减 篇1

  教案示例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的口算.

  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演示课件】

  2+9= 3+8= 4+7= 5+6=

  3+9= 4+8= 5+7= 6+6=

  4+9= 5+8= 6+7= 7+6=

  5+9= 6+8= 7+7= 8+6=

  2.( )里应填几?【继续演示课件】

  5+( )=11 4+( )=12 5+( )=14

  4+( )=11 2+( )=11 3+( )=12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

  (1)出示例1:11-5=□.

  ①启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②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开发学生思维.

  想加算减;

  数的组成;

  因为11-6=5,所以11-5=6;

  ……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5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例1:12-4=□.

  ①启发学生分级讨论、交流.

  ②联系本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4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4=7

  12-4=8

  13-4=9

  14-4=10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

  (1)分级讨论、交流,十几减3、十几减2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2)汇报时,使学生明确:

  11-3=8 11-2=9

  12-3=9 12-2=10

  13-3=10

  3.引导学生对比.

  启发想的计算可以怎样想?使学生明确.

  想加算减;

  想十几的组成;

  想:11-5=6→11-6=5 ……

  11-4=7→11-7=4 ……

  11-3=8→11-8=3 ……

  11-2=9→11-9=2 ……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继续演示课件】,投影出示,启发学生说明图意,独立填写.

  2.“做一做”第2题【继续演示课件】,口算,竞赛.

  3.练习五第3题【继续演示课件】,分级讨论交流,独立填写.

  (此题渗透统计思想,必要时教师做一下说明.)

  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4、5题(图片“练习四”、“练习五”).

  板书设计

十几减 篇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二)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难点: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9+1 9+5 9+7

  9+6 9+4 9+2

  9+9 9+8 9+3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几.

  9+( )=11 9+( )=14

  9+( )=12 9+( )=16

  9+( )=17 9+( )=13

  9+( )=15 9+( )=18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先出示9个红苹果,再出示2个青苹果.然后画集合图.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左边有9个红苹果,右边有2个青苹果.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因为要把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9+2=11.

  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合起来一共是11个苹果)

  出示11个苹果图,教师一边把11个苹果画上集合圈,把9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一边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一共有11个苹果,去掉9个,还剩几个)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因为要从11个苹果中去掉9个,所以用减法)

  师: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9=

  师:11-9的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

  可能有以下讨论结果:

  (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

  (2)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许多方法.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的这些方法都是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2)种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观察左图和加法算式,右图和减法算式,想一想:苹果的总数都是11个,其中一部分是9个红苹果,另一部分是2个青苹果.为什么一个用加法,另一个用减法解答呢?(左图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所以用加法.右图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所以用减法)

  根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又学过9+2=11,那么在计算11减9时可以怎样想呢?(想:9加几得11,9加2得11,11减9得2)同时教师板书得数“2”.

  指名复述想的过程.

  读算式:9+2=11,11-9=2.

  2.教学例2.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12-9=

  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3得12,12减9得3)同时板书得数“3”.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4个圆,去掉9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14-9=

  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同时板书得数“5”.

  读算式:12-9=3,14-9=5.

  3.教学例3.

  让学生在桌上摆一摆(先摆13个五角星,用手势表示去掉9个,还剩几个?),说一说(说出算式,并说出想的过程)算一算(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3-9=4)

  同样方法学习:16-9=7.

  4.教学例4.

  让学生看教科书,先独立在□里填数,教师行间指导,然后订正,并指定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同时板书算式:

  15-9=6 17-9=8 18-9=9

  5.小结.

  教师指着减法算式,提问: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十几减9)

  教师板书:十几减9.

  师:这些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被减数都是十几的数,减数都是9)

  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在做十几减9的减法题时,可以想9加几得被减数,这题就得几)这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今后学习中还要用到.

  (三)巩固反馈

  1.做教科书第2页上“做一做”中的第1题,让学生看图说一说怎么想的.

  2.把教科书第2页上“做一做”中的第2题写成一组一组的卡片,让学生看卡片说得数.并可补充下面几组题:

  9+( )=15 9+( )=12 9+( )=17

  15-9=( ) 12-9=( ) 17-9=( )

  3.做游戏:帮助小白兔回家.

  准备8座小房子,在窗口处分别写上:“11-9”“12-9”…“18-9”的算式,再制作8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别写上:2,3,4,…,9的得数.(如下图)上述房子和小白兔分别悬挂在黑板两侧(顺序打乱).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套数字卡片(2~9).

  教师任指一座小房子(上面的算式)问:这是谁(哪个小白兔)的房子?学生想好答数后,举起手中相应的卡片.然后教师将写有相应得数的小白兔和小房子配在一起,直到全部搭配好为止.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运用加减法的关系教学十几减9的减法.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进行学习.学习新课部分共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教学例1,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讨论初步理解算理;

  第二层次.教学例2,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加强说算理的训练,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层次.教学例3,重点引导学生动手摆、列、想、算,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第四层次.教学例4,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看算式说算理.

  通过以上的安排,做到从具体到抽象,体现了由浅入深、层次渐进的原则.在学习新知识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中,能够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游戏形式的练习.不仅增强了趣味性,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及时获取全体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游戏中渗透了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内容.

  板书设计 

十几减 篇3

  教案示例一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培养学生的动脑筋、想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例1的投影片或图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教师出示下面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答.

  8+5= 8+7=  8+9=  8+4=

  8+10=8+6=  8+8=  8+3=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括号里该填的数.

  8+( )=12 8+( )=15  8+( )=16

  8+( )=118+( )=14  8+( )=13

  8+( )=17 8+( )=18

  教师谈话:刚才计算的两组题都是“8加几”的加法,今天我们要利用“8加几”的知识计算的算式,看谁学得认真,学得好,学得快.同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片(杯子图).

  先出示11个茶杯,然后用虚线圈去8个,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有11个茶杯,拿走8个,还剩几个?

  (2)启发学生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用减法计算,11减去8

  板书:11-8

  (3)引导学生想:

  8加( )得 11,因为8加3得11,所以11减8得3.

  即 11-8=3,板书:3.

  (4)指名读算式11-8=3

  2.教学例2.

  (1)启发学生摆学具,同时口述题意.

  有13个圆片,拿走8个,还剩几个?

  (2)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8加( )得13,8加5得13,所以13-8=5.

  (3)学生填书.

  (4)读算式13-8=5.

  (5)学生看书,边说题意边摆学具(例2右图)

  有15个正方形,拿走8个,还剩几个?

  (6)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启发学生明确:

  8加( )得15,8加7得15,所以15-8=7

  (7)学生填书.

  (8)读算式15-8=7.

  3.教学例3.

  (1)引导学生分组交流.

  12-8=□ 想:8加( )得12.

  16-8=□ 想:8加( )得16.

  (2)学生读算式.

  4.教学例4.

  启发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填写,读算式:

  14-8=6 17-8=9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的口算题.

  随堂练习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0张口算卡片,现在我们做几道:

  16-8 10-6 11-9 15-8

  谁知道我手里还剩几张口算卡片?(老师手里还剩6张口算卡片)

  师:你是怎样想的?(想:几加4是 10, 6加4是 10,从10张里去掉 4张,就是老师手里还剩几张卡片)

  师:怎样列式?(10-4=6)

  接着教师又出示3道:

  14-89+612-9

  师:现在一共做了几道?(一共做了7道)

  师:老师手里还剩几道?(原来老师手里一共有 10张口算卡片,我们两次做了7道,老师手里现在还剩3张卡片)

  师:怎样列式?

  10-7=3

  也可以这样列式:

  10-4-3=3

  2.出示“做一做”第1题投影片(图片“练习一”),引导学生看图说意,独立填写.

  3.练习二第1题(图片“练习二).

  想组成算减法,分组练习.

  布置作业 

  1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课题:图画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需要进行减法运算的图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例5的投影片或图片、口算卡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2.看图说意(出示投影片):

  启发学生说图意,明确计算方法,然后列式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左图.

  (1)出示例5左图(图片:苹果图).

  (2)启发学生看图说意.

  (3)指导学生操作学具.

  摆出10个圆片(看作苹果).

  拿走3个,还剩几个?

  (4)使学生明确:从10个里去掉3个,就用减法计算.

  列式为:10-3=7

  (5)指导学生填书.

  2.出示例5右图(图片:铅笔图).

  (1)启发学生看图说意.

  (2)分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14-4=10.

  (3)学生填书.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第7页下面的“做一做”(图片“练习三”).

  分组练习:先看图说意,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再独自填写.

  2.小竞赛.

  12-8= 15-9= 7+3=

  9+5= 8+8= 14-8=

  18-9= 17-8= 10-6=

  16-9= 8+3= 13-8=

  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13题(图片“练习四”)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找朋友

  游戏目的

  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复习20以内的减法.

  游戏准备

  教师制作如下的数字卡和算式卡:

  游戏过程

  1.教师发下数字卡和算式卡.

十几减 篇4

  教案示例一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培养学生的动脑筋、想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例1的投影片或图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教师出示下面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答.

  8+5= 8+7=  8+9=  8+4=

  8+10=8+6=  8+8=  8+3=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括号里该填的数.

  8+( )=12 8+( )=15  8+( )=16

  8+( )=118+( )=14  8+( )=13

  8+( )=17 8+( )=18

  教师谈话:刚才计算的两组题都是“8加几”的加法,今天我们要利用“8加几”的知识计算的算式,看谁学得认真,学得好,学得快.同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片(杯子图).

  先出示11个茶杯,然后用虚线圈去8个,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有11个茶杯,拿走8个,还剩几个?

  (2)启发学生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用减法计算,11减去8

  板书:11-8

  (3)引导学生想:

  8加( )得 11,因为8加3得11,所以11减8得3.

  即 11-8=3,板书:3.

  (4)指名读算式11-8=3

  2.教学例2.

  (1)启发学生摆学具,同时口述题意.

  有13个圆片,拿走8个,还剩几个?

  (2)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8加( )得13,8加5得13,所以13-8=5.

  (3)学生填书.

  (4)读算式13-8=5.

  (5)学生看书,边说题意边摆学具(例2右图)

  有15个正方形,拿走8个,还剩几个?

  (6)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启发学生明确:

  8加( )得15,8加7得15,所以15-8=7

  (7)学生填书.

  (8)读算式15-8=7.

  3.教学例3.

  (1)引导学生分组交流.

  12-8=□ 想:8加( )得12.

  16-8=□ 想:8加( )得16.

  (2)学生读算式.

  4.教学例4.

  启发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填写,读算式:

  14-8=6 17-8=9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的口算题.

  随堂练习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0张口算卡片,现在我们做几道:

  16-8 10-6 11-9 15-8

  谁知道我手里还剩几张口算卡片?(老师手里还剩6张口算卡片)

  师:你是怎样想的?(想:几加4是 10, 6加4是 10,从10张里去掉 4张,就是老师手里还剩几张卡片)

  师:怎样列式?(10-4=6)

  接着教师又出示3道:

  14-89+612-9

  师:现在一共做了几道?(一共做了7道)

  师:老师手里还剩几道?(原来老师手里一共有 10张口算卡片,我们两次做了7道,老师手里现在还剩3张卡片)

  师:怎样列式?

  10-7=3

  也可以这样列式:

  10-4-3=3

  2.出示“做一做”第1题投影片(图片“练习一”),引导学生看图说意,独立填写.

  3.练习二第1题(图片“练习二).

  想组成算减法,分组练习.

  布置作业 

  1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课题:图画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需要进行减法运算的图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例5的投影片或图片、口算卡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2.看图说意(出示投影片):

  启发学生说图意,明确计算方法,然后列式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左图.

  (1)出示例5左图(图片:苹果图).

  (2)启发学生看图说意.

  (3)指导学生操作学具.

  摆出10个圆片(看作苹果).

  拿走3个,还剩几个?

  (4)使学生明确:从10个里去掉3个,就用减法计算.

  列式为:10-3=7

  (5)指导学生填书.

  2.出示例5右图(图片:铅笔图).

  (1)启发学生看图说意.

  (2)分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14-4=10.

  (3)学生填书.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第7页下面的“做一做”(图片“练习三”).

  分组练习:先看图说意,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再独自填写.

  2.小竞赛.

  12-8= 15-9= 7+3=

  9+5= 8+8= 14-8=

  18-9= 17-8= 10-6=

  16-9= 8+3= 13-8=

  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13题(图片“练习四”)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找朋友

  游戏目的

  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复习20以内的减法.

  游戏准备

  教师制作如下的数字卡和算式卡:

  游戏过程

  1.教师发下数字卡和算式卡.

十几减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十几减9、8、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算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计算退位减法。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用“破十法”和“看减想加”的方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口算:

  9+5=     11+4=     5+7=     16-3=     10-9=     10-7=

  4+8=     6+6=      19-9=    15-4=     10-8=     9+3=  (说说计算方法)

  二、新授:

  (一)十几减9

  1、学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你能列式计算吗?

  3、请你自己研究你怎样算这道题。

  (1)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2)学生汇报。(师提问:你为什么要用10减)

  (3)教师演示破十法,边说过程。

  (4)谁愿意把你学到的方法讲给大家听。

  (5)看着算式你能用摆小棒的方法说说怎样做这道题吗?

  (6)生说师板书。12  -  9  =  3

  2    10

  1

  (7)师小结:用小棒、看算式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叫破十法)

  4、用你的好方法做题:13-9=    14-9=

  5、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二)十几减8

  1、看图说图意15-8=

  2、用小棒验证

  3、汇报:能看着算式说过程吗?

  4、口算:14-8=    

十几减

十几减(精选15篇)十几减 篇1  教案示例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的口算.  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