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2024-06-053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页例1、第25页练习五第3题

  【教学目标】

  1、经理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感受到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便利,会比较熟练的使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巩固对除法含义的认识,能够解决简单的除法应用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会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竞赛

  27+35=36+45=5×8+23=45-3×9=12+3×6=

  87-29=56-37=82-4×7=19+8×4=67-6×9=

  1、师念题,规定时间统一开始做题。

  2、最先计算结束的4位同学上台。

  3、上台的同学口述答案,全班校对。

  二、新课学习

  1、情景问题创设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口算练习完成得非常棒!不仅全部算对了,而且速度也很快,老师决定对他们给予一些奖励。每个同学奖给3颗糖,现在老师手里只有12颗糖,够不够呢?

  要知道够不够,我们也可以先算一算12颗糖能够分给几位同学。

  2、问题板书:12颗糖,每个同学分3颗,可以分给几个同学?

  指名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因为是把物品每份分几个,问可以分几份,所以用除法)

  3、方法探讨:12÷3=?

  (1)引导:我们可以用分一分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师依次分给每一名学生3颗糖,要求所有同学每一步用一个算式表示还有几颗糖。

  板书:第一个分3颗:12-3=9

  第二个分3颗:9-3=6

  第三个分3颗:6-3=3

  第四个分3颗:正好分完。

  (3)刚才老师问大家够不够的时候,大家好像一下子就算出来了:刚好够。你们是怎么算的?

  (用乘法口诀算的。)有多少同学会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首先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4)怎么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呢?

  (先想:3乘以多少等于12,三四十二,所以12÷3=4.)

  (5)这样行吗?师引导理解算理。

  (一个同学分3颗,2个同学分2个3,就是6颗,3个同学分3个3,三三得九,就是9颗,4个同学就要分4个3,三四十二,12颗。可以用乘法口诀。)

  (6)你还有别的算法吗?

  你喜欢用哪一种算法呢?

  4、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第二个问题:12颗糖,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颗?

  (2)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

  (3)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4)交流: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5、小结:(1)刚才计算除法我们主要采用了哪些算法?

  (2)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23页,看看书上介绍的方法跟我们刚才用的相同吗?

  三、课堂练习

  1、大家最近还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很快将要放到这样一集:灰太狼为了捉住心爱的小肥羊们,发明了一种病菌,只要喜羊羊他们接触到,就会全身酸软无力,老村长知道后,专门研制了一种解药,只要每只羊吃下4颗,就不会被病菌感染。可是老村长夜以继日,还是只研制出了20颗,这20颗药可以分给几只小羊?

  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后,指名口述解题思路: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求商?

  2、大家都知道,最近我们这地方遭遇了少见的干旱,尽管人们采取了很多办法,还是常常停水。实际上要想从长远解决干旱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多植树造林。参加植树活动,每一个组需要3名同学,一个挖坑、填土,一个放树,一个浇水。现在有15名同学要去植树,他们可以分成几个组呢?

  3、同学们还记得上个星期老师跟大家说的望谟县一所学校的小朋友要爬几十公里山路上学的事吗?他们过去每天上完课后都要自己做饭吃,现在学校终于有了食堂,但每个同学吃一顿饭还是要交5角钱,这对他们很多人来说,也是很困难的,你们每天的零花钱是多少?如果把一天的零花钱全部捐给他们,你算过够几个人吃一天吗?

  4、课本第25页第3题:

  (1)师板书1~6,指名将卡片发到结果下,其余同学在书上写出结果。

  (2)全班校对,同时说出使用了哪句乘法口诀计算。

  (3)观察:结果等于1的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被除数和除数都相同。)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了什么?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除法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乘法口诀求商。我们还发现,当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篇2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填一填,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 )×2=12 4×( )=16

  5×( )=15 3×( )=21

  ( )×6=18 ( )×5=25

  二、学习新知

  (一)情境导入,审读题目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2. 根据题意,你会列算式吗?

  (二)探究算法

  为什么要列除法算式?

  (三)展示算法

  12÷3=?可以怎样计算呢?

  1. 可以用减法算

  2. 也可以用加法算

  3. 还可以用乘法算式算

  4. 用乘法口诀想

  三(四)十二,商是4。

  (四)比较选择

  12÷3=4

  减法

  12-3=9 9-3=6 6-3=3 3-3=0

  加法

  3+3+3+3=12

  乘法算式

  3×4=12

  乘法口诀

  想:3和几相乘得12? 三(四)十二

  哪种方法比较好?

  请你计算下面各题,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0÷5= 12÷6=

  12÷3= 10÷2=

  8÷4= 9÷3=

  6÷6= 12÷4=

  问题: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快吗?(用乘法口诀)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6= 6÷2= 12÷4=

  8÷2= 9÷3= 10÷5=

  2. 有棵黄瓜苗, 个花盆。平均每盆种几棵?

  四、课堂总结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 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五、课堂作业

  作业:第 20页练习四,第 3题、第 4题。

  【2】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感受到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便利,会比较熟练的使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对除法含义的认识,能够解决简单的除法应用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会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出示卡片,学生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 3×4= 2×5= 3×3=

  5×2= 4×4= 2×3= 3×5=

  6×1= 4×6= 2×4= 3×6=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说图意,列算式。

  4、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创设情境,谈话:大家都听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吧。(课件出示)后来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带回了一些鲜美的桃子。小猴子看到了都想吃。孙悟空想:“糟了,桃子不够分,怎么办?”它灵机一动说:“我考大家一个问题,谁回答对了,就把桃子奖励给它吃吧!

  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仔细观察有(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

  二、探索算法

  1、独立思考,合作探索。

  师:小猴子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小朋友,用你们学过的知识帮帮它们吧!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2÷3=□(只),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因为是在平均分,每几个分一份,问可以分几份,所以用除法)

  你是怎么计算出12÷3的?能给小猴子说一说吗?

  学生可借助摆圆片、独立观察、想算理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各自的想法。比一比,哪一组帮小猴子想的方法最多。

  2、交流汇报算法。

  3、尝试运用,多种选优。

  小猴子从小朋友这里得到了这么多好办法,解决了孙悟空的问题,高兴坏了。有一只小猴子特别可爱,它决定也考考孙悟空。它说:“孙大圣,有12个桃,如果平均分给四只小猴,有本事你也算一算每只小猴能分几个?”

  师:谁知孙悟空马上就计算出结果。小朋友们猜猜,孙悟空用哪种方法算的这么快呢!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小结,点题

  师: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学会计算除法算式。那么,在众多的.方法中,你们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呢?

  师小结:计算除法时,通过看除数想口诀的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今天,我们大家学习的就是:“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师:说说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最关键看什么?

  (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乘法口诀求商。)

  四、巩固反馈 深化新知(闯关游戏)

  创设情境:孙悟空想请大家到花果山去做客,愿意吗?可是聪明又调皮的孙悟空还想考考大家,在去花果山的路上,为你们设下了三个机关,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10÷2= 12÷6= 8÷4=

  20÷5= 36÷6= 18÷3=

  要求:a.自己小声说一说,有问题找老师或同桌帮忙。

  b. 你觉得哪个说得最棒,就说哪一个。

  c.你发现每组题有什么特点。

  2、送信。(练习五第三题)

  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请每个学生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送信任务。

  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通过检查,及时反馈。并请个别学生说说是应用了哪句口诀求商的。

  最后,特别请学生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例:9÷9= 20÷20= 100÷100=

  3、要求:说出得数,并说说是用那句口诀求的商。

  24÷6 20÷4 25÷5 18÷6

  30÷6 24÷4 36÷6 16÷4

  30÷5 15÷5 1÷1 15÷3

  五、拓展知识 发散思维

  师:孙悟空直夸我们班的同学聪明。现在它想让我们班的四人小组一起合作,把这12个桃子,平均分给一些小猴子。看看还有其它不同的分法吗?大家有没有信心共同解决?

  在小组内摆圆片,并说说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汇报

  六、课堂总结

  1、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除法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乘法口诀求商。我们还发现,当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3、作业:第25页练习五第1、2题,写在书上。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篇3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48—49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

  主题图、实物投影、奖励用的小星星

  教学过程:

  一、           比赛引入,复习旧知

  1、口算大比拼

  12÷2=                    24÷4=                    15÷3=

  12÷6=                    24÷6=                    15÷5=

  2、填口诀

  三(   )十八           七(   )五十六         八(   )七十二

  (   )九四十五          五(   )四十           七(   )六十三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

  2、引导观察,收集信息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通过观察,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同桌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指名汇报问题,教师板书“平均每行几面?”“平均每组几个?”“可以摆几行?”

  三、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从主题图中点取出例1)

  (1)请一人读题,提问:56÷8=?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独立试着做做?(学生独立试算,并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2)指名汇报(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3)问:“用哪种方法最简便?(用乘法口诀求商)

  引导学生小结:求56÷8的商,想( )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诀想,就是( )八五十六,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

  2、口算56÷7

  (1)师:这56面小旗,要是挂成7行,平均每行几面?

  怎么列式?

  列出算式:56÷7=   ,能用乘法口诀求出这个算式的商吗?

  让学生独立试算。

  (2)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比较56÷8和 56÷7两个算式的联系。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口诀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

  4、完成主题图中另外两个数学问题。

  (1)让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2)说说你是如何求出商的?

  5、小结: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6、揭题。

  四、           活用数学,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第49“做一做”,教师巡视。

  (2)集体订正,问:为什么做得这么快?(每组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2、游戏:看谁先摘到桃子?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

  (2)集体订正,课件验证,学生每说对一个,桃子就“当”落地,被摘到。

  (3)抽取三、四题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求出商的?

  3、小兔过河。(第50页第2题)

  (1)出示课件,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学生说出答案后,石头变色。

  4、美术小组有男生16人,女生8人,把这些同学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           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平均每行挂几面?    平均每组几颗星?    可以摆几行?

  56÷8=□(面)   49÷7=□(颗)    27÷9=□(行)

  想:( )八五十六   想:( )七四十九   想:( )九二十七

  56÷ 7  =

  想:七( )五十六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生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就学难点:熟炼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除法算式想出合适的口诀)

  教学策略:尝试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引探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片一)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2 18÷3 6÷2 16÷4 8÷4 20÷5

  15÷3 8÷4 18÷6 4÷2 10÷5 4÷4

  学生开火车口算,教师抽名说是怎么算的,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二、激趣导入

  录音播放“喵喵”,大家猜猜谁来了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通用12篇)《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页例1、第25页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