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案例

2024-06-053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案例(精选17篇)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案例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感悟集邮册美在哪些方面,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2、体会诗歌开篇点题、结尾点题、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和完整的表达方式。

  3、积累自己喜欢的优美诗句。

  教学重点:诗票对照,激励学生大胆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查阅课文中描述的历史人文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邮票的知识以及祖国的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展示祖国的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

  设计理念

  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多元化的阅读中,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本精美的集邮册)

  生:集邮册。

  师:是呀,这就是老师上节课说的那一本美丽的集邮册,里面有许多非常漂亮精致的邮票。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哦,都这么想啊,想看可以,但是现在我们得上课啊。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集邮册》。

  师:来,伸出你的手,我们一起把课题写到黑板上好吗?(板书课题:美丽的集邮册)

  师:你们很想看我手里的这本集邮册是吗?如果这节课你们能把这本集邮册(指课题)看懂、读好,下课以后,它(集邮册),我让你们看个够好不好?

  生:好!

  师:好!先让它在这休息一会儿。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用“出示集邮册”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点激他们的兴奋点,最大限度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先听写几个生词。(指名一位同学板演)我有一本美丽的集邮册,头一页是国旗、国徽、国歌,请写下“国旗、国徽”。 翻开我的集邮册,就好像游览祖国的壮丽山河。苏州园林玲珑俊秀,布达拉宫壮丽巍峨。请写下一组词“壮丽山河、玲珑俊秀、壮丽巍峨” 翻开我的集邮册,

  眼前流过祖国历史的长河。敦煌壁画, 留下多少艺术大师光辉的笔墨;石桥古塔,留下多少能工巧匠不朽的杰作!请写下“敦煌壁画、能工巧匠”。我们伟大的祖国雄伟辽阔,朝气蓬勃。请记下“雄伟辽阔,朝气蓬勃”

  二、看题质疑

  师:是啊,作者就是用这美丽的集邮册来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来,我们一起饱含深情的齐读一遍课题。

  师:看着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为什么说集邮册是美丽的?

  师:是啊,为什么美丽呢?生2:集邮册里都有哪些邮票?

  师:是呀,我也想知道。

  生3:集邮册里的邮票都什么样?

  师:对呀,邮票什么样呢?

  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这些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生:认真读书,自己思考。

  师:真是个好办法,你们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不起。如果你能用你的方法把问题解决了,那就更了不起了!想不想做个更了不起的人?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课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锻炼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三、初读读通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4页,结合书中的插图,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对照生字表读准每个字音,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别忘了你们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学习方法)开始读吧。(生自读课文,师巡视并提供帮助)

  师: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想做更了不起的人,所以读书那么认真。怎么样?问题都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指课题)这本美丽的集邮册里都有哪些邮票?

  生:集邮册有长城邮票、

  ……

  师:这些都是——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说。

  生:祖国壮丽的山河。(师板:壮丽山河)

  师:——这些都是——

  生:祖国历史的长河。(师板:历史长河)

  师:集邮册里都什么邮票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那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美丽的集邮册呢?

  生1:因为集邮册里有许多美丽的邮票。

  生2:因为集邮册里的邮票色彩非常鲜艳?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沉默)

  师:你们说的都是正确的,不过,随着你进一步的学习,相信你对这个问题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师:在你们读书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歌一共有几个小节?

  生:4个。

  师:现在,我想请四位同学来接读课文,谁愿意读?(点四名同学一人一小节)

  师:他们读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认真听。

  师:好,看谁听得最认真!

  师:(学生读完)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生指出错误所在)

  师:很好!你们不仅读通了诗歌,还能初步理解了诗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并锻炼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思,并养成正确读书的好习惯]

  四、精读品味

  1.学习第一小节。

  (1)师: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集邮册,谁愿意为我们翻开第一页?指名读第一小节。

  (2)师:听了同学的朗读你对这一页有什么了解 ?(出示图)(展示课件,出示国旗、国徽的图案,展示开国大典那一庄严的时刻,渐渐地出示国旗、国徽、开国大典的邮票。)

  师:看这些邮票你有什么发现?开国大典更会使人热血沸腾,因为它记录着历史上那个神圣的时刻!那个神圣的时刻到底是哪天哪月那日?这句话你怎样理解?(出示句子)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回到五十多年前,感受那神圣而庄严的时刻(录像)

  教师追问: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

  生:我感受到祖国的雄伟和壮丽。……

  把你的感受带入诗句读一读(练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神圣”一词,以便更好的理解句子。]

  2.学习第二小节。

  (1)师:我们继续往后翻这本集邮册又将看到那些邮票呢?这些邮票又美在哪里呢?

  指名读:把你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2)课件展示:祖国壮丽雄伟的美丽景色

  (3)教师追问:现在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我们的祖国是最美丽的国家,万里长城是祖国的骄傲。

  生:我们祖国山清水秀,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

  师:这么壮丽的山河,是我们大家的骄傲和自豪。就让我们一起来大声歌颂吧。

  学生齐读。

  师:(出示第二小节的课件)同桌一起来接读这段话,大家会有新的发现。

  小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我发现每两行的结构相似。

  师:你能选两句读一读吗?

  生:登庐山,看瀑布飞腾;游黄山,看云海扬波。

  生:西双版纳有着多么迷人的月色,桂林山水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

  师:成对的句子读起来很美。想不想试试?

  生:想。

  师:好,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那一小节中成对的句子,好好读一读,想一想,怎样读,才能把它的美读出来。过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好!(生自行练习)

  师: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我读第二小节。

  师:他读得怎么样?谁评价一下?

  师:这种一对一对的句子,朗读起来更有韵味。我一句,你们一句,比比看谁读得最美。(师生比赛读)请看大屏幕老师给你们的学习建议。(课件)(板书:句子成对)

  师:男生一句,女生一句,再来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

  师:让我们一起自豪地朗诵吧。(大家一起诵读)

  师:你觉得应该带什么样的感情去读呢?

  师:是啊,你说的对极了。谁能带着这种激动、自豪的感情读一读第二小节?(指名读)

  师:听着你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现在我想和大家合作来读这一小节。我们把成对的句子分开读,我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好吗?我们比比赛,看谁读出了自豪和激动的感情。(师生合作读)

  师:读得真好!就像刚才一样读一读下一小节,这会儿男女分读,开始。

  师:非常好,找出了课文的一个特点,还有什么特点?

  生:首尾呼应。

  师:哦,这一点你也看出来了,真会读书。(板:首尾呼应)

  师:不错不错,特别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啊,你使全世界惊叹!这句话里的“惊叹”让你们读绝了!真的让人感觉到了惊叹。

  师:请同学们看,(课件出示: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啊,你使全世界惊叹!)这个“惊叹”我换成“惊讶”“惊奇”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惊叹”是又惊讶有赞叹,而“惊讶”“惊奇”不含有赞叹的意思。

  师:你们真会思考问题,值得表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把既惊讶又赞叹那种心情表达出来。

  师:读得非常好,把人们那种惊叹的样子通过读表达出来了。

  师:谁愿意自己读一读试试?(指名读,学生评价)

  师:同学们再看课文,你有没有注意到二、三、四小结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第一句话差不多一样。

  师:(课件出示三句话)每句话开头的“啊”代表什么?

  生:表示赞叹。

  师:读这三句话时,感情一句比一句强烈好,还是读得一样好?

  生:一个比一个强烈好。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生评价)

  师:我们集体读一遍。

  师:这也是课文的一个特别的地方,这种写作方法叫段落的排比。你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再读一遍。

  师:咱们同学还找出了首尾呼应这个特点,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什么地方我们能看出首尾呼应了?

  生:第一小节的第二句话是“标题就叫伟大的祖国。”最后一小节有: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两句话里都有”伟大的祖国“所以是呼应的。

  师:你看,他说得多清楚,多准确!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板:伟大的祖国、热爱伟大的祖国)

  师:我们男女同学呼应,来读一读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好吗?(男女分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再读课文,找出课文的写

  作特点,并以此为契机,以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在读中欣赏,在读中感悟。]

  五、回头感悟,升华延伸

  师:同学们,课文我们读到这儿,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问题:“为什么集邮册是美丽的?”你有没有新的理解?(课件:第三节学习方法)

  生:集邮册的美丽并不是仅仅因为邮票美丽,更重要的是描绘了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和灿烂的文化。

  师:是啊,与其说是集邮册美丽,不如说是我们的祖国美丽。祖国这么美,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生1: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让祖国更加美丽。

  生2:我们要爱护祖国,还要保护环境,这样祖国才会越来越美丽!

  ……

  师:老师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热爱我们的祖国,都会保护我们的祖国!

  师:一本美丽的集邮册在大家心中激起了无数朵赞美的浪花,我们的祖国有美丽的山河,有灿烂的文化,有勤劳的人民。我们每时每刻在心中不断地歌唱我们的祖国。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涵,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得以升华。]

  六、课外延伸(课件展示)

  1、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设计一枚特色的邮票吧。

  2、请为你手中的一枚邮票配首小诗或写个说明吧。

  首尾呼应

  句子成对

  板书设计: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案例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内容,体会诗句中一一对应的句子,感悟“我”的集邮册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2、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作者对集邮的喜爱,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背诵并积累自己喜欢的优美句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1、2、3     难点:2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1、(出示集邮册)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想不想看看里面的世界?(教师向学生展示里面的精彩邮票:动物、植物、革命、伟人)你们觉得老师的集邮册美丽吗?

  2、师:集邮是一种爱好。透过邮票这个小小的窗口向我们展示着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张邮票都有它不同的意义。有一个人的集邮册更是内容丰富,美丽无比,它把我们带入更广阔的天地,他还为此作了一首诗。我们来看看里面都珍藏着哪些邮票呢?

  3、指导学生读课题,突出集邮册的“美丽”(①如果学生读不出情感,师:这是一本什么样的集邮册?告诉大家?生再读。②如果学生读出了情感,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已让我感觉到了这集邮册的确美丽。)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师: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谁愿意来给大家读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让同学们特别是爸爸妈妈来检验你的预习效果怎样。

  2、指名读,师提出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他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3、师相机正音:

  zuó(琢磨)                zháo(朝气)

  琢                        朝                  

  zhuó(雕琢)               zháo(朝代)    

  巍(wēi)峨(é)       绕(rào)

  4、师:同学们的预习效果真不错。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思考:每一小节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交流。

  [预设]:

  1、学生归纳很完整,师评价鼓励:你读得很仔细,一下就抓住了每个小节的主要内容。第一小节向我们介绍了集邮册的主题和首页的内容。第二、三小节你抓住了两个小节的开头这个重点句子,分别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博大的历史文化。(板书:壮丽山河,历史文化),第四小节通过你的理解归纳写了“我”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

  2、学生归纳不完整,师引导抓重点句子、词语归纳:标题→主题,头一页一首页;二、三小节都有一个重点句,这一句话就概括了这一小节的内容,快找找看;)

  三、品读体会。

  <一>学习第一小节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看看主题是什么?神圣的时刻指什么时刻?

  生齐读,指名作答。播放开国大典的课件,(师:你找的很准确。这是“开国大典”那神圣的时刻)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从第一小节体会到什么?

  生:自豪。师:请你读读第一小节,读出你的自豪之情。

  师:是啊,那神圣的时刻令多少中国人民无比激动、自豪,让我们再次带着激动的心情感受那神圣庄严的时刻。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师:让我们翻开这本美丽的集邮册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壮丽山河。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小节,看看作者游览了祖国的哪些壮丽山河?用笔勾出来。

  2、指名汇报

  3、师:你们看作者多有心啊,收集了这么多祖国壮丽山河的邮票。透过这小小的方寸世界我们就能把壮丽山河尽收眼底。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二小节再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生齐读)

  4、师:老师已经感觉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谁愿意单独读一读,把我们祖国的山河读得更美丽、更壮观。

  5、[预设]

  ①指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读。

  ②指名朗读较好的学生评价(××同学读得比较流利,也有自己的感情,但是感情还不够,还没有读出祖国山河的壮丽)

  6、师:你听得很仔细,体会得很深刻,能把你的体会带入朗读之中吗?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情读此小节。

  7、师:听着你绘声绘色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祖国那壮丽的山河。老师迫不急待的想读一读,愿意和我合作吗?(愿意)

  师:(出示这段文字引读)你看万里长城(绕群山飞舞),你看长江大桥(像彩虹降落)……(在唱古老的歌)。

  8、师: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壮丽的山河图。多美的景色。多美的诗句!同学们用你的亮眼睛去观察,你能发现这些诗句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如果学生没发现,师提示:同学们别忘了课文后的金钥匙。

  生:诗中的很多句子是一对一对地写的,所以读起来觉得特别美。

  9、师:你能给我们举出一对句子吗?

  生举例:你看万里长城绕群山飞舞,你看长江大桥像彩虹降落。

  10、师:还有哪些句子是成对的?(生交流)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发现再来美美的读一读这一小节。

  11、生感情齐读这一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师:我们随着作者的集邮册去游览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现在让我们再去畅游祖国的历史长河。赶快去读读第三小节。(生自读课文)

  2、师(出示课件):在祖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件件古代发明,一件件出土文物:你看画像砖描绘得多么(生动),青铜器雕琢得多么(精美),敦煌壁画(留下多少艺术大师光辉的笔墨)石桥古塔(留下多少能工巧匠不朽的杰作),使全世界惊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使多少人着魔的(唐三彩)。

  3、师:是啊,这些古代发明和出土文物凝结着祖先的智慧和劳动,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遗迹。你看(课件出示图片)生齐读: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啊,你使全世界惊叹;出自古都的唐三彩啊,你使多少人着魔……

  4、师:不错,不错,这句话里的“惊叹”让你们读活了!真的让人感觉到了惊叹。我也忍不住很想读一读: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啊,你使全世界惊奇;出自古都的唐三彩啊,你使多少人着魔……(学生纷纷举手)你想说什么呢?

  生:老师你读错了。应是“惊叹”,不是“惊奇”

  师:(点击“惊叹”变红色)你听得真仔细呀!那你认为这个“惊叹”换成“惊奇”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因为“惊奇”只能表现出兵马俑使人惊奇之意,而不能再现出它令人赞叹之意。

  师:你不仅善于倾听,而且还会思考问题,值得表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把既惊奇又赞叹那种语气表达出来。(再次点击“惊叹”)

  生齐读屏幕上出示的这句话: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啊……使多少人着魔。

  师评价小结:读得很好,把人们那种惊叹的样子通过读表现出来了。是啊,祖国的山河壮丽雄伟,历史文化灿烂的悠久。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小节。

  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四>学习第四小节

  师:这一小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板书:热爱、赞美祖国)

  师:你体会得真准确,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

  <五>背诵课文

  师: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感情充沛,我很喜欢并把它背诵了下来。你们喜欢吗?(喜欢)那就把你最喜欢的句段试着背诵下来吧。开始。

  生自由背诵喜欢的句段。

  指名背诵,师评价:很流利,有热爱祖国情,缺乏赞美之意。很流利,而且表现出了自豪之情。

  师:希望课后人人都能有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四、总结

  透过邮票这方寸世界让我们饱览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使我们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地赞美祖国——生齐读全文。

  板书:

  壮丽山河

  美丽的集邮                  热爱、赞美祖国

  历史文化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案例 篇3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喜欢邮票吗?小小的方寸之间蕴藏着许多秘密,不知在其中你是否也发现了许多美丽的色彩。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喜爱美丽的集邮册吗?赶快打开书来读一读。

  2、老师提要求:看准生字,读准音,要读流利。

  3、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着重指导能力不强的学生。

  4、[出示投影]

  神圣 庐山 琢磨

  轩辕 敦煌 歌颂

  不朽 硕果

  5、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小组内互相检查一下,评选出“识字能手”。

  6、老师随机检查生字掌握一般的学生。对每组评选出的“识字能手”,给予奖励。

  7、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学生初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挂图):

  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邮票上都有什么图案。

  2、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

  3、指大面积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其他画面来表达)

  4、老师小结,引出下一环节:

  是呀!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从这些缤纷的邮票中发现了什么

  5、分小节朗读诗歌,你从诗歌中了解到什么?

  6、将全班交流的结果在读书笔记中作摘抄。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7、指朗读优秀的学生进行师范朗读,大家来点评。

  8、小组内互相朗读点评,评选小组内“朗读优胜者”和“朗读进步者”。

  9、全班进行“朗读大比拼”,一人读群人评,评选“朗读快乐之星”。

  10、老师小结:同学们在五彩的世界里,快乐的长大。

  三、课堂小结:

  五彩的邮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用你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去欣赏吧!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字。

  二、讲授新课:

  (一)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1、出示生字卡片

  2、随机抽一组学生读生字卡片。

  3、出示词语卡片

  (二)认识新生字,记忆新生字。

  [出示投影]

  你认识这些生字吗?

  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

  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老师根据学生记忆生字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

  (三)学习生字的书写方法。

  出示这三种结构的生字:

  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蔚乘”的写法。

  (老师范写)

  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

  [出示小黑板]

  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并且在组内评选“书写最棒”和“书写进步最大”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7个生字,同学们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把这些生字写的十分规范,同学们在不断的进步,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把生字写的更美观。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案例 篇4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反思

  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 秦娟

  《美丽的集邮册》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方寸世界"主题单元中的一首充满激qing的诗歌.全文通过描述邮票世界里反映祖国锦绣河山和灿烂文化的内容,抒发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本节课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理解课文,重新进行知识建构,提高学习效率.

  本课的教学选择了网络教学的方式.为了能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我搜集了大量的素材资料,设计制作了"美丽的集邮册主题学习网站" (演示网站),主要有"课文学习","邮票博览","邮票文化","创新发展","友情链接","留言本"六个主版块,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学习环境.

  本节课设计力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中心,以活动为方式",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把"任务和信息技术运用"贯穿语文教学全过程.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支持下,本次教学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综观全课,我觉得有几个突出的地方:

  (1)信息量大,突破教学重难点,调动感官,激发兴趣.

  主题学习网站很好的解决了传统阅读教学中信息容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自学时学生浏览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使他们的信息量倍增.特别是在重点突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节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和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深入体会诗歌内容.

  (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有效性.

  建构主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通过互相讨论协商,学习者群体的思维和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如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网络自学获取很多书本外的知识,借网络来解疑.自学之后,学习小组点击网站交流收获,再请学生代表一边点击网站,一边把自己的收获与全班同学分享,从而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为教师导学,学生自学互学,人机对话三位一体的立体交流,提高了学生协作学习的有效性.

  (3)运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我注重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进行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激活学生思维的突破口,如让学生设计富有个性的集邮册,发掘教材中创新思维的宝藏,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当然,通过教学,也凸显出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学生面对容量比较

  大的信息来源,在自学中,怎样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搭建和更新自己新的知识体系,我们的办法还不是很多,使一些信息技术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感觉,学生明显感觉到信息太多,需要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能力.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活动的渠道上,渠道还比较少,另外面对不同的学生,缺少层次性,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进行研究的主要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长期的教学实验活动,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反思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朗读是活的,儿童可以借助朗读来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在授课中,我精心设计,让朗朗的读书声始终萦绕在课堂上。朗读不是单纯的张开嘴出声的读,而是分了好多方面,如:在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我巧妙的把男女生声音特点与各大美景的特点相联系,在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地朗读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登庐山,看瀑布飞腾”如此有气魄的诗句由男生来朗读是最适合不过的,为了加深学生对庐山的认识,我还提示学生曾经学过的古诗《望庐山瀑布》中最后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一下那是个什么样的画面?学生们听完我的话,认真练习,读的更加有感情,更有气势了。

  “苏州园林玲珑俊秀”,女同学在读这句时,都很有感情,因为女学生自己本身就是“玲珑俊秀”的,声音婉约,读的时候让人产生无限的畅想。

  在这节课中,诗歌在第二、第三小节都是对仗的,如果单纯的讲什么叫对仗,学生很难理解。我让学生反复读这两小节,在读中发现这两小节的特点;在读中理解对仗;在读中感悟到了文章的美!从对比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壮观。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反思

  “邮票小,世界大”,邮票是时代的窗口,是国家的名片,是微型百科全书,包含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集邮是一项高雅文明的艺术收藏活动。它能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升艺术欣赏水平,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化和多种多样。《美丽的集邮册》用诗歌的形式描述了邮票世界中祖国壮丽的河山和灿烂的历史文化,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四年级的学生多数对邮票不太了解,在现实生活中邮票的运用也很少,倘若只是课前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很难让学生对邮票及集邮有相当的认识,也难以与课文形成情感共鸣。因而我提前半个月让学生去了解邮票与集邮,让其查找有关集邮的知识,并看看自己身边有没有集邮爱好者,了解他们对集邮的体会,并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体会乐趣。这样,在学习本课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这一段时间的体会,去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对《美丽的集邮册》中描写的内容不再感到遥不可及。

  本文以诗歌的形式、豪迈的情怀,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和灿烂的文化,将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浓缩于几枚邮票之中,感情强烈、意境优美、语言精炼、对仗工整。读着这些句子,脑海中会浮现祖国美丽的山河,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案例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案例(精选17篇)《美丽的集邮册》教学案例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感悟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