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识字1教学设计

2024-06-052

识字1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识字1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课时】

  全课时。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需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如:

  ⑴ “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⑵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语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⑶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⑷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⑸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却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桨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识字1教学设计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按笔顺描红。

  教学重点:能按笔顺描红。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呀?

  2.你们觉得图上的大海美不美呀?今天我们就一块去大海边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好吗?

  二、指导看图,练习说话

  1.谁来说说海边都有些什么?(相机出示字卡:沙滩、,贝壳、脚丫)

  沙滩:

  贝壳:

  脚丫:

  2.那么在海面上又有些什么呢?(相机出示字卡:海鸥、花)远处满载而归的渔船乖海风正慢慢地驶入海港,一片丰收的景象。(出示字卡:海风)

  3.你觉得大海美吗?为什么?

  三、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在小组里自己轻声读读这些生字词。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边读边想像大海的美景。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和新词。

  2.重点指导书写“风”、“浪”。

  3.学生按照笔顺提示在课本上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能按笔顺描红生字。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教学重点:能按笔顺描红生字。

  教具: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听写生字:沙、风。

  2.用“风、沙、贝、浪”口头组词。

  二、继续看图学文

  1.出示插图:满载而归的渔船上装满了什么?(相机出示字卡:珍珠、海带、鱼虾)

  2.请你们想一想:这时渔民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3.大海是这么的富饶,渔民是那样的高兴,在小组里再说一说这些词,体会一下渔民们的心情。

  4.当太阳落山时,渔船停靠在港湾,天空出现了什么?(相机出示:港湾、渔船、晚霞)

  5.红色的晚霞、蔚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这样的景色美吗?该作怎么说?

  6.自己读读生词,体会大海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三、诵读韵文

  1.指名读韵文,体会大海的美丽和富饶。

  2.自由练习背诵。

  3.学到这儿,大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四、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词。

  2.学写“渔”。

  ⑴认读,按笔顺提示说笔顺。

  ⑵学生描红,注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学写“晚”。

  ⑴认读,记忆字形。

  ⑵教师范写右边的“免”。

  ⑶学生描红。

  板书:风、沙、贝、浪

  教学后记:只有少数的学生还没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不能按笔顺描红。

识字1教学设计 篇3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

  (3)端午节还有什么风俗?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 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

  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4)中秋节还有什么风俗?

  (5)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识字1教学设计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对5条谚语的理解

  教学关键: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理解每一句谚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图片、筷子、绳

  教学过程:( 40′)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5′)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5′)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同学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8′)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语的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总结(2′)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留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它常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板书设计:

  识字5

  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会组词 

  2.正确、流利地背诵谚语

  3.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并积累谚语

  教学关键:正确、流利地背诵谚语,理解谚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卡片、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40′)

  一、复习导入( 5′)

  1.出示本课生字,开火车读字,组词

  2.齐读谚语,说说每句谚语的意思

  二、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5′)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小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三、拓展训练,穿插写字(15′)

  1.我会读,读出生字。

  斤、折、挑、根、独、满、容、易

  2.指导观察,发现字型特点,找出易错或难写的字。

  3.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生字。(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4.教师范写“满、容”

  5.我会写,指导书写。

  6.学生自由练写,教师组织展示优秀作业。

  四、实践活动,把收集来的谚语读一读。( 5′)

  1.组内互相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谚语。

  2.把自己喜欢的谚语和大家共享。

  3.评出7条最佳谚语,全班同学共同积累。  

  (1)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 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板书设计:

  识字5

  斤(jīn)  、  折(zhé)  、  挑(tiāo)  、  根(gēn)

  独(dú)  、  满(mǎn)  、  容(róng)  、  易(yì) 

识字1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想:

  《一去二三里》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2个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9种笔画。2、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每一个汉字。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这是什么地方?”,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在检查自读情况时,可让学生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可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

  三、合作识字,探究写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交流学会的生字,让学生主动地把认识的生字介绍给大家,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在学习新笔画时,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并通过和新笔画交朋友的游戏来让学生记住新笔画的名称。写好“一”、“二”、“三”、“十”这四个字则是本课的难点,为此,应在学生观察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让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在学生描红和写字时,教师巡回指导,进行个别辅导。

  “识字1”只是一个教学的载体,怎样来让学生通过载体的学习来引发学习的愿望呢?在课堂延伸活动中可设计这样一个作业:“读读背背带有数字的”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愿望与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吗?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小山村)你们喜欢吗?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学生自由回答)

  【凭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中提高学习的动机】

  3、小朋友说得太好了,小山村的景色真美,书上有一首小诗,把图上的小山村写了下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识字1(板书课题)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学生自读古诗

  (1)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来读读这首小诗。(要求:把绿线内的生字用线划出来,田字格中的生字圈出来。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再读读想想,好好地感受一下小山村的美。)

  (2)学生自读课文

  【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自由地去研读,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字音

  a、区别“四”、“十”的读音

  指名读

  说说这两个字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一个是翘舌音,一个是平舌音)

  集体读

  b、寻找平翘舌音的字

  这篇课文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

  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三”、“村”、“座”、“二”、“枝”

  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

  c、读准“烟”、“亭”

  谁当小老师教教大家?(注意读准后鼻音)

  【当小老师是小朋友最向往的,这一富有激励性的话语令每个小朋友都跃跃欲试。】

  (2)检查词句

  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古诗(其他小朋友当小评委,看他是否把圈划出来的生字都给读准音了)

  师生评议,帮助发音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读。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一)逐行指导

  1、指导第一、二句

  (1)小山村真美呀!让我们再去好好地游览一下。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们看到了什么?

  请小朋友自己看着图,好好地读一读第一第二句话。

  (2)、指名读。这处景点谁喜欢?请你读。

  【让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优美。】

  (3)、指名两人读,相机评点:句与句之间要稍作停顿,放眼观望多惬意呀!

  (4)、齐读第一、二句

  2、指导读第三、四句

  (1)、小朋友再往远一点的地方看,看到了什么呀?俯下身子再看一看有些什么?一边读一边想,自由练读。

  (2)、指名读(请你把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

  相机点评:听了你的诵读,老师好象看到了美丽的亭台、艳丽的花儿,真是美极了。

  (3)、齐读第三、四句

  (二)诵读全文

  小山村的景色这样美,让我们再放眼去看一看.(配乐诵读)

  【学生诵读古诗,用音乐激发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想像,这不仅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而且能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四、生字教学

  1、小组交流学会了哪几个生字?你在哪里见过它?

  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字。

  2、学习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笔画

  多媒体依次出现“—(横)”、“|(竖)”,老师分别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并跟说几遍。

  3、指导写字

  “一”

  (1)出示生字卡片“一”,让学生说出“一”的笔画名称,并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在投影上示范写“一”,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

  (3)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二”

  (1)让学生说说“二”由几笔组成,并说说这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长短的不同。

  (2)学生尝试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示范,指出学生书写时的共性问题。

  “三”

  (1)小组讨论,说说该怎么写。

  (2)学生交流,教师在投影上示范(提醒学生注意三横的不同写法)

  “十”

  (1)说说由哪两个笔画组成。

  (2)独立探究,尝试练习。

  (3)投影反馈,师生评议。

  学生描红、临写,播放音乐(教师巡视,给优秀作业贴上五角星)

  【给优秀作业加星这对教师说来是举手之劳,可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大人也许并不在乎这个,但孩子都很在乎,这一设计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识字1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部首。

  2.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乡村夏夜的情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夏天到了,天多热呀!老师带同学们随着小向导萤火虫去农家的小院里乘乘凉,好吗?

  二、学习生字

  1.图上的老爷爷说呀,你们先要读准萤火虫向导提来的生字,才可以去他们家的小院。

  请小组长拿出词卡带同学们学习。

  2.说说词中哪些字的读音你要提醒大家注意。

  “晶、星、丁”的韵母是后鼻音。

  “竹、扇”的声母是翘舌音。

  “牛、奶、女”的声母有鼻音。

  “爷爷、奶奶、小丁丁”最后一个字都要念成轻声。

  3.开火车读生字词。

  4.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已经顺利地把生字装上了车,坐好,马上出发了,呜……

  三、学习韵文

  1.好,小火车到站了,你们瞧,谁已经先到了?

  指名回答。(板书:爷爷奶奶小丁丁)

  读这三个词的时候要注意每个词的最后一个字都要读成轻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他们在干什么呢?(纳凉,乘凉)

  指名读第三行词语:竹椅蒲扇萤火虫

  3.这两行词语,就构成了农家小院里安静、优美的夜晚,你们听老师读。

  (配乐,教师范读)

  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吗?

  因为老师一边读到哪个词,一边就在头

识字1教学设计

识字1教学设计(通用15篇)识字1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