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6教学设计
识字6教学设计(通用13篇)
识字6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它言简意赅,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从小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以后的说话、作文,将大有裨益。
“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知识能力检测:
1、成语填空:
( )长( )短 ( )有( )长 ( )劳无( )
( )苗( )长 ( )熟蒂( ) ( )有( )短
2、根据语句的表达,看是哪个成语。
把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 ( )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 ( )
3、我还知道的成语:( )( )( )( )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生字。
2、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初步理解成语的意思,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成语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骆驼和羊的图和故事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谁?。
生可能交流:图上有小羊,还有骆驼。师引导观察图。看骆驼长得 ?羊长得 ?他们之间发生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骆驼和羊正在争论一个问题,它们究竟在争论什么呢?仔细听:“我(骆驼)说:长得高好!你看,我一抬头,就能吃到高处的树叶!你能吗?我(小羊)说:长得矮好!园子里嫩嫩的青草,我一进园门就能吃到,你能进得去吗?”听了它们的争论,你想说点什么?好,请你!
生可能交流:我觉得各有各的长处,所以不能嘲笑对方!或者是他们各有各得的优点。
师相机出示成语: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反复练读成语,
2、教师讲解“尺”和 “寸”:尺比寸长,但运用的场合不同,尺有显得短的时候,寸也有显得长的时候。比喻我们每个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
是呀!想想,如果羊想吃到高处的树叶!骆驼也想尝尝园子里的青草!那它们该怎么办呢?谁来给它们出个主意?你来吧!(老师可以提醒一下,他们可以相互帮助。)
生可能:就是骆驼把它能吃到树叶弄下来给小羊吃,小羊再把园子里的小草弄下来给骆驼吃!
生可能:羊爬到骆驼的背上就能吃到树上的叶子。小羊再把园子里的小草弄下来给骆驼吃!
老师觉得这个办法很不错!通过取长补短的方法,将高和矮的长处都表现出来了!这就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出示本组成语)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两者之间相互帮助衬托,更能显示各自的长处和优点。
3、学生交流如何记住带点的字,给“取”“补”“益”和“彰”找朋友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师讲解“取”“补”的汉字文化。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
“补”左边是衣字旁,也就是,衣服破了,用针补一补。
4、简介成语特点:成语一般都是四字组成,也有二字、三字、五字、六字等成语。有些成语从字面上就能知道它的意思,也有些必须了解来源、出处才能明白,并且还有着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四的成语。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4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成语。昨晚同学们都已经回家预习了,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注意一定要读准字音,想一想每个成语的特点。
5、(课件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识字4
二、检查预习,初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
3、分组读
4、看书开火车检查读正确流利。出示学生容易出错的生字或者成语加深记忆。
5、出示成语卡片读
三、出示图片,学生猜成语。
1、分别出示图片:
管中窥豹:从竹管孔中看豹,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点斑纹。比喻看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未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坐井观天:比喻见识有限,眼光短浅。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一片小小的树叶挡住了眼睛,就看不见远处高大的山。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或者整体。
2、学生挑选相应的成语,先领读,再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并说出理由
3、相机指导,如何记住“障”字。
4、总共有三幅画,这里还有哪个成语也能找到相应的位置。
5、抽生到黑板贴并说出理由。
6、出示课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成语典故。
3、练读本组成语 齐读——抽生读——背诵
四、学习第三组词
学生自愿上台交流。剩下的成语: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预设1:
1、生交流《拔苗助长》的故事。(让学生找“拔苗助长”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让这位同学指着板书讲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说《拔苗助长》的最终后果是什么?(生可能回答:白费力气,庄稼全死了。也就是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的最终结果是徒劳无功。)
2、生领读《拔苗助长》
3、教师相机提醒学生:“拔”这个字在写的时候注意什么?学生交流。
4、能给这个字找个朋友吗?(生可能交流“拔河”、“拔草”等。朋友多一点拔河就能赢!)
5、一起书空“拔”。并书中描红 在田字格中书写“拔”。
6、“助”告诉小朋友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生可能交流:“且”加“力”“且”的最后一笔注意变成“/”)
7、书空写“助”
8、教师引导孩子如何记住“徒”字。(学生可能回答师徒二人外出旅行,所以是双人旁。)
9、学生书空练写“徒”字。
预设2:
1、学生交流《瓜熟蒂落》的意思,教师相机补充。
2、让学生指着卡片领读。
预设3:
1、学生交流《水到渠成》的大体意思,教师相机的补充。
2、学生领读《水到渠成》。
小结: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如果你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最终结果将是徒劳无功,一事无成。同学们可真棒,通过昨晚的预习能够把这些词理解这么透彻实在是了不起。
五、回归整体,再读成语
1、看黑板,读成语。三组词连在一起读
2、看老师不同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生可能交流:每一罗大体意思。师相机补充。)指导读熟背诵。
六、拓展积累成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积累了很多的成语!我们要做一个爱学习、爱积累的好孩子。课后,大家再去找一些成语故事来读一读,相信大家收获一定是非常大的,我们下节课举行一次“成语故事会”相信你的表现是非常精彩的。
识字6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按笔顺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串,了解祖国东西南北各地风情,体会祖国地域辽阔。
二、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拼音有无各一分)
2、12个词语卡片(无拼音)
3、中国地形图、田字格(课前在黑板上画好)
4、课件:江南风情录象;高原、塞北风景图各一份;生字、词语卡片(无拼音)各一份。
5、诗词《忆江南》文字课件(背景是江南风情)。
三、教学过程:
开课: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2、8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每个孩子的家长都来到了现场,来,回过头去找找你的爸爸妈妈,找到了吗?挥挥你的手,和他们打个招呼吧!今天啊,每位家长都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听咱们上课,谁来代表咱们班对所有到场听课的家长说一句话?
生:谢谢各位家长对我们的支持。(家长掌声)
还有吗?
生:谢谢到场听课的所有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谢谢你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大的惊喜。
对,今天咱们就要展示最真实的自我给所有的家长和老师看,你有信心吗?(生:有)
我绝对相信你。
一、检查预习情况,重点强调难读字词:
1、恩,昨天大家回家预习了识字六,不知道预习得怎么样啊?课文读了几遍?生字读了几遍?那下面我们就来检查一下你的预习情况,请看,这些生字你都会读吗?(点击课件出示生字)
a、哪个字有问题?(“塞”)(出示孩子说到的生字卡片)
抽读3,一起来,男同学,女同学,抽读10,一起来
b、(出示“南”生字卡片)这个字会读吗?
抽读3,一起来,男同学,女同学,抽读10,一起来
c、读四个生字:生字你会读了吗?下面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2、读课文:
过渡:生字会读了,课文读得怎么样?谁来读?
抽读2过程随时出现读错现象,就出示卡片读错的词语:
a、江南:教读,抽读,一起来
顺机出示牦牛:这个谁来读?抽读,齐读。
b、塞北:
冰雪、春雨(处理三个词语的正音)
c、读卡片上的所有词语:
过渡:下面我要出示所有的卡片词语,你有信心读好吗?好,开始。(连起来读所有词语)
d、难读的词都读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齐读。
二、学习四个地方,感受全文:
1、课文讲了四个地方的景色,你知道是哪四个地方吗?指名说(出示课件)一起读(读塞北、江南、海岛、高原)
a、知道它们在哪儿吗?请看黑板,这是咱们中国的地图,这是黄河,这是长江,在西河的发源处,是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用举手提示学生回答)青藏高原(贴)
b、海岛呢?在哪儿?谁来指给大家看。(请学生上台指)
知道它叫什么吗?对,海南岛也是祖国一个大的海岛,它就在这里(贴)祖国还有什么岛?(对,中国台湾岛是中国的领土,是我们祖国不容分割的部分)
c、江南在哪儿呢?请个同学来贴一下。(学生基本贴对,教师移动贴的卡片位置)江南就在长江以南的东部地区,所以我们应该把它贴在这儿。
d、塞北呢?在哪儿?我来告诉大家,在长城以北的这部分地区就是塞北(贴)
e、大家看清楚了吗?这是——(塞北)(用手势提示学生)江南(用手势提示学生)海岛(用手势提示学生)高原
2、学习江南:
a、今天我要带大家到这四个地方去旅游,你想先去哪儿?看来,意见不统一,那今天我作主,咱们先去江南。请看:(播放江南风景)
b、说说你的感受?
例:江南的风景真美啊!(能用带感叹号的句子说,很好)
江南像一幅美丽的画。(你肯定很喜欢江南了)
江南简直就像天堂。(把江南比作天堂,我赞成)
江南的水很清。(对,江南山清水秀)
江南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是啊,这是江南典型的美,小桥,流水,人家)
江南的池塘里的鱼很肥(是啊,江南是著名的水乡,物产丰富)
c、以秀美著称的江南,喜欢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词?(出示词串)
谁再来读。抽2
师:听到同学们读,老师也想读了,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教师范读:杏花、春雨、江南)
你看见什么了?
生:我看见粉红粉红的桃花开了。(对,一个词就是一幅画。)
生:我看见江南的水很清,桃花开了,江南很美。(是啊,一串词就是一处景,同学们,边读词边想象,你就会读得特别棒。)谁再读?
抽读2,齐读。
d、江南风景美如画,秀美得令人陶醉,古往今来,它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为江南写下了许多的美妙诗篇,不知道,学到这里,秀美的江南又让你想起了什么?
生:江南让我想到惠崇《春江晚景》(可以背给大家听一听吗)(背诗词)
生:江南让我想到了杜牧的《江南春》,江南春
(好一个花红柳绿的江南啊!)
生:我想到了《渔歌子》生背(后来全班一起跟着背了起来)
师:同学们,你知道诗人白居易在游完了江南,说了什么吗?能不忆江南?请看(播放《忆江南》)
谁愿意来读读?(抽读)还有谁要读?一起来(齐读)
3、海岛:
过渡:游完柔美的江南,我想问,有同学去过海岛吗?你来说说。
a、教师叙述海南美景:同学们,老师也去过海南,最让我留恋往返的是那蓝得心醉的大海,白得温柔的沙滩。天空蓝湛湛的,海水碧澄澄的,碧海蓝天一色,烟波浩渺,帆影点点。听,海风在吹,海涛在响。看,沙欧时而飞翔,时而栖息,时而成群结队地飞向远方。
夕阳西下,凉风习习,到处可以看见延绵不断的椰树,树树都挂着一串一串的椰果。渴了,叫当地人哧溜溜爬上树,摘一个,剖开,喝一口,甜滋滋的!
b、想去吗?但皮肤会晒黑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用一个词说(骄阳)谁来读?一起读
c、好厉害的太阳,还想去吗?(想)为什么?
生:我想去那里游泳。(去享受阳光沙滩)
生:我想去喝那里的椰汁。
生:我想去是因为那里可以吃到海鲜大餐。(对,海南不仅风情万种,还有令人谗的海鲜大餐。)
生:我也想去海南,因为我喜欢吃那里的龙虾等等。
(关于海南的词:青山环抱,绿草如烟海若明镜,滩似银妆热闹非凡风情万种椰林婆娑,奇石林立美不胜收散发无限热带风情的椰子树。延绵不断的椰树长廊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知不觉间,头脑中悠然响起那首熟悉的《外婆的澎湖湾》:晚风,白浪,沙滩,椰林,斜阳,仙人掌……绿叶、阳光、碧水、沙滩构成绝妙的热带风光)
d、魅力四射的海南当然让我们回味无穷,来,再读读这个词串。
4、塞北:
过渡:从骄阳似火的海南岛回来,咱们再到塞北去看看吧!
a、在这一望无际的塞北草原上,主角是谁呢?(马儿)
这些马儿怎么样?(威风、强壮、神气、跑得快……)对,像这样跑得快的好马就是——骏马(出示词),现在,你能看着这些好马,读好这个词语吗?
抽读3,一起来(读出了你们的威风,读出了你们的神气)
b、(点击图片)你看,迎着凉爽的秋风,骑上骏马,任意驰骋在一望无际的塞北草原上,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啊?来,让我们读出这种感受。(齐读)
男女读:
这组词串特适合男同学读,来,一起读。
那女同学就真的读不好了吗?女同学也来和男同学赛一赛,一起来。
好一对草原上小兄妹,个个都英姿飒爽。(生笑)
齐读:让我们一起扬起马鞭,奔驰在塞北草原上!
5、高原:
过渡:看完了塞北,我们又来到了高原。
a、请看,这就是青藏高原,它的主角又是谁呢?(牦牛)在白雪覆盖的高原,牦牛是帮助人们耕地、运输的主要工具,所以被称为“高原之舟”。
b、下面请大家看图欣赏一段音乐。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请你试着通过读这三个词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准备,起。(齐读)
谁想单独读?(抽读,评价中渗透边读边想)
齐读
6、小结读文:
过渡:同学们,我们去了江南、海岛、塞北、高原,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a、生:江南(为什么,因为——)因为江南很美。
师:我喜欢江南,因为江南山清水秀,很美。同学们,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吗?(出示句式)
b、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喜欢江南,也喜欢海岛;喜欢塞北,也喜欢高原。因为他们都有他们各自不一样的美,我们的祖国真是幅员辽阔,风情各异啊!来,让我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一起去欣赏祖国大江南北不一样的美吧!(读全文)
三、生字教学
同学们把课文读得这么好,相信生字也写得棒。今天我们要学写4个生字。(出示四个生字)
a、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生:那个“岛”字,就是“鸟”的一横变为了山就成了岛。(你用换部件的方法记字,可以)
生:那个“塞”字就是把“寒”下面的两点变为土字。(想得很快。)
生:那个“骄”字就是“桥”的木字旁变为了“马”字旁。(你用的换偏旁记字方法,很好。)
生:我觉得那个“南”字,我是这样记的,就是外面的那个方框就像动物的家,里面住的就是小羊,而江南就有很乖巧的小羊。(你的方法总是很特别,不过,我也赞成)
b、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塞)需要特别注意哪个地方?(点课件)
来,拿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写宝盖头,再写两横两竖,接着写长横,撇和捺一定要展开一点。
b、还有哪个字容易写错?(骄)对,这个骄字的横变为了提,这是大家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好,下面请大家拿出习字册,认真写一写。
识字6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认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归类识字课文,是和体育有关的。板书:识字2
二、看图,读韵文
1、小朋友们观察书上的图,看看有哪些运动项目,哪些是你了解的,哪些是你还不太了解的?
2、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词义这些运动项目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比较了解的,请提出来:
4、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篮球足球排球跳高跳远游泳射击登山“足球”的“足”就是指什么?“排”为什么是“提手旁”?“游泳”为什么都是“三点水旁”?
三、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认读。
2、反馈检查。带拼音认读,检查是否读准字音,去拼音认读,检查是否记住了字音。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给“球、足、射、击”找朋友。
2、记忆“足、射、登”的笔顺。
3.反馈“足、射”的笔顺。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5.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6.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击、足球、排”。播放轻音乐。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八种运动项目都是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还有四种运动项目“竞走、铁饼、铅球、标枪”小朋友们还不太了解,课后大家可以问问体育老师,也可以问问家里的人,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书空“球、排、射”的笔顺。
二、继续看图学词语
1.出示图及词语:竞走铁饼
2.读准字音。铅球标枪
3.这四种体育运动项目,现在你们了解了吗?谁来说说看? 随机介绍:“竞走”是田径运动赛项目之一,走时两脚不得同时离地,脚离地时膝关节不得弯曲。“铁饼、铅球、标枪”可出示实物让学生认识认识。
4.借助图画,看拼音练读上述词语。
三、根据意思归类读韵文
1.现在老师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书上的顺序重新排列。小朋友们看第一组3个词语是和什么有关的?(球类运动项目)第二组的3个词语呢?(是常见的田径运动项目)第三组的3个词语呢?(是投掷运动项目)
2.按要求归类读词语。
3.用多种方式练读韵文。
四、巩固字义,指导书写
1.做游戏:采用贴图形式将词语与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一一对应,贴对的同学领着大家读一读。
2.学生在书上描红“竞、铅、标”。
3.说说怎样记住这3个字。
4.学生完成《习字册》上“竞、铅、标”的书写。播放轻音乐。
5.听写生字词语。
五、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
识字6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认读本课生字,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每学习小组一张铅画纸、轻音乐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画激趣,在情境中感知
过渡: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1.播放轻音乐,创造一种氛围,师板画演示“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认识。
2.师述: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是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看见“船”就把“船”画下来。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用画图的方法创造除了的象形字,这是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为了便于书写,后来,人们就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师依次板书现代汉字“舟、竹、石、泉、川、燕”,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初步感知字音、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3》。(板书课题)
二、看图想象,在情境中认知
1.学习词语。
认识了汉字的演变,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幅祖国的山水画。(出示山水图)你喜欢哪些景物?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竹子、燕子、河川、石头、泉水、小舟”。(指名读,师领读,齐读)
2. 学习儿歌。
过渡:画儿真美,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更美的儿歌呢!你们想读吗?(出示儿歌)请小朋友自由地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学生自由读)谁来当一回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想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吗?(走下课桌找朋友读)3.读好儿歌。
过渡:这么美的儿歌,老师也想读读,你们愿做老师的好听众吗?范读儿歌。老师读得怎样?为什么老师读得好呢?(指图,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山水图的美景,想象儿童画画的表情、心情)愿意像我一样读吗?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小组长指点指点。(小组合作练儿歌)
这么美的儿歌,老师指导你们一定能把它们读好。(男女生赛读,齐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写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教学过程:
一、小组合作,在讨论中深化
1.小组合作,读懂儿歌。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2.诵读儿歌。
这么美的祖国河山,你想用你的朗读加上你的情感和动作来赞美他吗?(出示儿歌)(学生自由表演,诵读儿歌)
二、总结延伸,在创作中巩固
1.即兴作画。
祖国的河山真是美丽壮观,你想用你手中的彩笔,来画一画这美丽的河山吗?(播放轻音乐,学生小组合作即兴作画)
2.创作儿歌。
你们能仿造课本上的儿歌,给你们的画编上儿歌吗?编好后先在小组中读一读。(小组合作自创儿歌)等一下我们请各组的代表把你们一组的画于儿歌一起介绍给大家。
三、指导书写生字,完成《习字册》
识字6教学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