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识字2教学设计

2024-06-053

识字2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识字2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在歌声中入境

  1、 出示文中部分音节,指名认读。

  2、 2、师述:以前的本领小朋友学得真好!今天,让我们继续在学习的海洋中遨游吧。(放歌曲《小二郎》)

  【这一环节,首先复习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音节,为学习新知作铺垫,体现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然后借助学生熟悉的歌曲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让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看图练说,在情境中认知

  1、请小朋友竖起耳朵,认真听。(多媒体播放小鸟的喳喳声、闹钟的叮当声)

  问:你听到了什么?(指名答)

  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多媒体演示:小鸟边飞边叫、小屋形闹钟边摇边响,随后出示小鸟;闹钟)谁来读准这个词语?指名认读词语:小鸟;闹钟 (重点指导读准三拼音、后鼻音)

  2、小鸟在唧唧喳喳叫、闹钟在叮铃铃地响,你们看,太阳公公也被叫醒了。(多媒体出示红红的太阳,随后出示:太阳)

  指名认读词语:太阳

  3、 同时出示:太阳;闹钟;小鸟,指名读、男女生分读。

  4、 太阳、闹钟、小鸟它们三个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原来它们在催小朋友早起呢!谁来读准这个词?(出示:起早)指名认读词语:起早

  5、(多媒体演示:一名女生起床穿衣)看,这个小朋友听了太阳公公、闹钟、小鸟的话,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她赶快做什么呢?出示:穿衣;下床,指名认读、男女生分读。

  5、 出示:穿衣下床;起早,小组赛读。

  【以上环节的教学,摈弃了传统识字教学中教师出示图、学生看,教师出示词、学生读的枯燥形式,时时处处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的基础。《课程标准》在1-2年级识字和写字教学目标中提出的第一条就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孩子们倾听着悦耳的声音,如临其境,轻松、自主地学习。学生不仅看懂了图,学会了文中的词语,还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自主识字,在体验中获知

  1、 小朋友按时起床了,接着她还会做哪些事情呢?

  指名说,相机出示相应的动画和词语。刷牙;洗脸;早餐,上学;升旗;做操

  2、 谁能读准这些词语呢?

  3、 学生自由认读。

  4、 这些虽然是我们每天要做的平凡小事,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也能发现小事中也蕴藏着无限的乐趣。就让我们做个有心人,一起去寻找快乐吧。学生再读词语,认为快乐的多读几遍。

  5、 交流,指导学生读准音,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觉得快乐。

  (教师可适时播放《刷牙歌》、《上学歌》、升旗仪式的录像、课间操的录音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些事物的先期认识,展开联想,寻找快乐,真正做到“认识一个字,就是打开一扇窗”。】

  三、反复认读,在游戏中巩固

  1、 你们喜欢维尼小熊吗?你们瞧,它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多媒体动画演示:小熊和小朋友打招呼)今天动物老师让小熊来检查小朋友有没有掌握这些词语了,如果你们读得好,小熊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苹果,如果你们读错了,小熊就只能被蜜蜂蛰了。

  2、 指名读,多媒体相机演示。

  【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这一环节,小朋友们喜爱的小熊当了评委,轻松的动画游戏激发了学生要读准、读好的愿望,寓读于乐。】

  四、揭示课题,在诵读中内化。

  1、 揭示课题:这些词语都是我们语文书上识字2中的内容。(板书:识字2)

  2、 读好韵文:小朋友,这些词儿虽然是一个一个的,可是串起来读让人听起来觉得很美,就像一首小诗。

  3、 范读韵文。

  4、 指导读韵文,让学生充满旋律地反复回环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音乐美。

  3、 回归课文:这篇韵文写得好,你们读得也好,老师还想再听一遍,大家可以一边读词语,一边在脑子里想象它所表示的事物。

  4、 学生读书上第60页的内容。

  【在诵读时,提醒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想与词语相对应的图象,把表面孤立的图象整合为一体,学生就能在头脑中建构、存贮起可供日后解决问题时,能够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的相似模块。】

  五、教学生字“太”“阳”

  1、 认读生字:太、阳、小、鸟、衣、下、早、牙、上

  2、 组词

  3、 讲解新的笔画名称和笔顺,学生书空。

  4、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

  【《课程标准》在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中提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因此,在学生初学汉字的阶段,教师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细致地分析每个字的笔画、笔顺、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它将为学生今后的自能识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小朋友,写字有“两个宝”。一是用眼睛看,你的字是不是和范字差不多:二是用小手认认真真地写。接下去我们描红、放影、临写生字。我们比赛,看谁的字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6、 6、练写姿。三个一要做到,足安、身直、头正、臂开。

  【写字姿势的训练到位,不但能确保写字训练成功,同时也能保护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健康发展。必须反复抓,抓反复。】

  7、 学生写字,播放音乐。座中巡视,给优秀作业盖红花。

  【激励犹如花儿们需要的阳光和雨露,给优秀作业盖上一朵红花,这在老师来说是举手之劳,可是对孩子的激励作用却是相当大的。】

识字2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

  2、会写“北、南”等5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学会朗读谚语。

  2、培养学生积累识字方法,具有识字能力。

  3、训练学生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掌握写好字的方法。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喜欢汉字,乐于识字、写字。

  2、让学生感受身边处处蕴藏着科学,喜欢科学。

  3、对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谚语感兴趣。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理解谚语中蕴藏的科学知识。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单元主题

  1、出示词语卡片“科学”,认读。

  2、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出示主题: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同位互读生字。

  2、领读生字。

  3、开火车读。

  4、读词。

  三、理解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从课文中的句子里读出了哪些知识?

  3、教师说明:这样的句子都叫“谚语”。

  四 朗读课文

  1、齐读。

  2、教师说明押韵特点。

  3、指导读。

  五、巩固生字

  1、自由记生字。

  2、师检查生字。

  4、说说记字办法。师讲“眉”字。

  六 写生字

  1、让学生观察“北”“南”两个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2、说说怎样写好这两个字。

  3、示范写,生练习。

  七、小结拓展

  生活的谚语很多,请学生去搜集谚语。

识字2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3、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文本中“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①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

  ②通过探究整合学生在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熟知本文的形神、情理、虚实。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林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于台北市城中区,原籍福建厦门,先祖侨居于缅甸仰光市。先后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私立天主教辅仁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1977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三十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三十余项。

  二、补充资料

  林德散文的都市思维(章妮)

  林德充分正视都市,而且还刻意倡导和创作了为都市谱写身世的“都市散文”。他认为“整部人类文明史无疑将发展中的箭头指向都市化的路径现代都市终究是我们生活所面对的现实”。都市的一切表征——铁轨、大厦表面的铜面减光玻璃、升降机、熔焊面罩等都可以入文。生活在都市的诗人应该“紧紧抓住时代的咽喉”,“以人的自觉与都市化的思考,去前瞻和关切未来”(《都市中的诗人》)。诗人的“自觉”不仅使他意识到“这一切正是文明的本身在说话”(《靓容》),还使他清醒地看到都市中繁荣靓容里的难以解决的“文明苦果”——罪恶、噪音和污染等。在书写都市各种表征的同时,他显示了对它们的理解。因为他把都市与田园、乡村、城镇同看做“人类改造地球不同程度的现象”,认为“在农业步入工商业化纪元之后,那一望无际的单一作物栽培只有在温度和色泽上与沙漠有所区别,这种残酷的重复和单调本质又何异于都市中一式的水泥窝巢”(《都市中的诗人》)。它们是都市的必然之物。都市与文明勾连在一起时,已经不再是具体的、传统意义上的都市,它隐喻的是文明状况和文明进程。故而,他“心灵精神家园”层面上的乡愁并没有指向温煦的田园和乡村,而是直指都市文明。在虚构和想象中书写都市符征——洗衣机、果汁机、冷气机、电视机等,他全力展示的是人被自己创造的文化和各种类象包围起来,人的主体性不得不退让给物的世界。“拥有电话机的房间是阳性的,而没有电话机的房间自然是阴性的;拥有主机的房间是主人,拥有分机的房间则是奴仆”,都市文明的符征以其硬度和质感划分了人类文化的结构,规定了人的位置,以其“冷漠性表征出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冷漠性”。他的都市思维不仅关照显在的符征,更多地是对深层都市文明内涵的发掘。《宠物K》以短小的篇幅,讲述“我”饲养的一只宠物——乌龟K在水中忍饥养自己的宠物——两只孑孓。“在这种连弄臣都不再可靠的世纪,人类饥渴的性灵益加需要宠物来弥补情绪上的失落”,人饲养宠物,无名的宠物也有自己的宠物。人就是宠物,宠物就是人。K的被拘束、无名性以及性灵的失落也是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境况。从日常生活经验到都市现象,再到对都市文明内涵与机制的探讨,林德在散文中实践着他自己的提倡:“要表现人类在‘广义都市’下的生活情感,表现现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他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多变性。”

  林德散文的形构融合诗与小说,并有浓厚的科幻意味。他创作时,不再像上一代诗人那样有意识地在写诗歌或散文,而只是在经营一个作品。因而,他的散文突破了文类界限,形式的选择成为一种策略,原来在散文处于附属地位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成为他散文的重要元素。内含在正文意念深处的意识状态与思考痕迹构成他散文的“隐藏作者”。林德在《传统之轴与前卫之轮——半世纪的中国台湾散文面目》里指出:“小说的虚构、诗的跳跃、戏剧的张力无不可以渗入散文创作思维,使得散文的文类框限和‘刻板印象’得以解除魔咒。”

  三、导入新课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在她的笔下创设了两个浪漫的形象----橡树与木棉,它们作为人间真情的代表深入人心;道家学派的先哲庄子也提到了一棵树,在它的寓言中,凤凰非此树不栖息,它就是梧桐,梧桐既是庄子对滚滚尘世的追求。那么,作家林德笔下的那些树,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四、展示课件

  让学生辨别不同的树的图片(捕捉课文细节),

  设疑: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树?

  五、品读全文,理解课文

  1、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在课文中都谈到了哪些树?重点说到得有哪几种?

  提示: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桑、松

  重点:菩提树、圣诞树、棕榈

  2、寻找文中关于菩提树的描写并思考:菩提树在本文中有什么特点?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3、圣诞树是什么宗教的象征?在文中,作者认为它渗透了什么主题?

  4、棕榈在作者笔下体现了什么品质?

  提示:倔强忍耐

  5、棕榈树和回民之间有哪些共通性?

  提示: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性格正和生存期间的回民吻合

  6、作者对圣诞树和棕榈树的态度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

  提示:圣诞树:现代商业文化的一种仪式改变了其原初的含义,对此作者表示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依附于殖民主义。

  棕榈树: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生存顽强坚韧引起了作者的感佩同情。

  桑属于民间朴实清严。

  松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化身。

  六、合作探究

  同样是面对苦难,同样是去抗争,你怎样去看待菩提树和棕榈树的抗争呢?(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你的小组的伙伴们交换看法,最后推选出一个代表谈谈你们的见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做一个深度的思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阐释的不同的文化,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树”所代表的精神内涵。

  预设答案: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境就有不同的表现东方宗教“觉者”是安详的;伊斯兰是倔强、故我的

  点析:学生很容易分别找出菩提和棕榈的各自个性,引导学生把两者对比分析是提高学生整合分析能力的关键。要让他们尝试从课文字里行间把握情感。

  七、小结

  本文中这些树各有其精神内在,菩提的坚忍,桑树的清朴都值得让我们去反思。希望此生,同学们都会长参天大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活着的时候能给人带来阴凉,即使倒下了也能成为世界栋梁!

  八、作业

  请尝试从你熟悉的树(比如松树、柳树、杨树)中任选一样或者两样,描绘它的形象,阐述它的精神意义,以“我愿化作——树”写一个200—300字的片段。

识字2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待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流利朗读课文。

  体会文中所蕴含的孝敬长辈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谁会背诵《三字经》?

  2、你们发现《三字经》有什么特点吗?

  3、小结:每小句都是三个字,读起来琅琅上口。

  4、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课文,格式和《三字经》相仿。  1、个别展示。

  2、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

  二、朗读感悟

  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长辈,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能读懂哪些地方,不懂的地方和同桌讨论。

  2、领读课文,重点领读“懂礼貌、即改正”等容易读错的句子。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同桌合作读。

  ⑵ 开火车朗读。

  ⑶ 谈谈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

  2、谁有好办法帮大家记住生字?

  3、游戏:找朋友:

  学生给生字口头组词,老师将学生组的词迅速打出,显示在大屏幕上,学生认读,拓展识字。

  4、课件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请教好朋友。

  2、说一说自己记生字的办法,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3、小老师领读。

  4、开火车巩固生字。

  5、认读词语。

  6、仿照这种形式,从课文中选出几个自己喜欢的词语各组两个词语。

  7、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互相读词语。  

  四、拓展阅读  1、学完了生字,谁愿意给大家表演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

  3、适时讲解。

  1、个别朗读课文。

  2、同桌合作朗读补充阅读,要读准字  音。

  3、认读卡片。

  4、展示朗读。

  5、谈感受。五、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

  1、熟读两篇文章,试着背诵。

  2、把课后生字在电脑上打三遍,并口头组词。(没电脑的读三遍。)

  3、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做好记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巩固  1、出示带有生字的新词。  1、认读词语。

  2、展示朗读或背诵两篇文章。二、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2、逐字演示生字的书写顺序。

  3、巡视指导。  1、练习书写。

  2、全班交流,评选小书法家。 

  三、补充阅读  1、出示补充阅读材料。  1、自由朗读。

  2、互相交流阅读感受。

  3、课后继续熟读。

识字2教学设计 篇5

  教材简析:

  本课所学的词语是现代化城市里的建筑或设施名称。这些词语组成的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化城市的风貌。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形象地描绘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成就。图文对照可以帮助识字和理解词义,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本课训练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种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大城市里现代化的建设和设施,体会祖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成就。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集体活动

  个性设计与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跟家长逛过宝应城了吧?有什么要告诉老师和同学们的?

  2、宝应是一个小县城, 哪些同学去过大城市,看到过宝应城没有的现代化建筑或设施?

  1、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所见到的现代化建筑或设施。

  2、请去过大城市的同学向大家作介绍。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通过谈话,唤起学生的相似体验。农村孩子离大城市远,教师应创设一些具体的可感知的情境,如有条件可播放城市风光录像片。绘画基本功好的老师可信笔作画,在黑板上画出一座现代化城市。】

  二、初读词语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有关大城市的建筑或设施的词语。

  出示词语。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厦:声母是翘舌音sh

  塑:声母是平舌音s

  厅:后鼻音

  林、泉:前鼻音

  轿、交:声调不同

  1、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

  ⑵按行请同学读,一人读一行,相互正音

  ⑶把所有词语连起来读。

  【给予足够时间让学生充分练读,以个人读为主,相互纠错。在读中识字, 在读中作学习评价,教师要像呵护火种一样呵护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多给予鼓励,使学生爱读书。】

  三、学习一、二行

  1、请同学们读读一、二行。把收集到的有关图片找出来布置图片展。

  2、(教师把六个词语分贴在墙上六个地方)

  3、同学们可以自由欣赏图片。

  4、引导交流:

  你对哪个事物还不熟悉, 可提出来,你对哪个事物特别熟悉或特别喜欢,也可向大家作些介绍。

  1、读一、二行词语,找相关图片。

  把图片放在相应词语下面的桌子上。

  3、自由欣赏图片。

  4、相互交流。

  【组织图片展览,把识字与认识事物、欣赏画面结合起来。提供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谈话,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泉、厅、林阴道

  2、出示小黑板:给生字选择正确读音。

  泉(quan  quan)

  厅(tin  ting)

  林(lin  ling)

  阴(yin  ying)

  3、游戏:组词接力

  4、指导写字

  对学生提出的字作指点,并范写,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强调写字姿势。

  1、⑴个别读,开火车读。

  ⑵齐读。

  2、指名学生板演

  各种形式读,记住字音。

  3、男女生进行组词接力。方法为:

  男女生各选一名组长负责确定选手,师说 "泉"男生组长立即确定一男生接说"泉水"。师接说“泉”,女生组长立即让一女生接说“山泉”……如此循环,游戏过程中伴以拍手,节奏为:

  泉  泉水|泉  山泉|……

  ×     ×  ×      ×

  如果一方接不上来为输,老师换另一个字。

  4、⑴看笔顺表, 书空,记忆字形。

  ⑵相互交流记忆方法。

  ⑶按笔顺在书中描红。

  ⑷书写有困难的字提出来请老师帮助,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注意。

  ⑸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识字写字是本课重点,此环节设计力求扎实。本课所写的5个字难度都较大,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尝试书写后要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良好的写字姿势需长期训练,不容忽视。】

  第二课时

  集体活动

  个性设计与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新课

 

识字2教学设计

识字2教学设计(通用15篇)识字2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在歌声中入境  1、 出示文中部分音节,指名认读。  2...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