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识字4 》教学设计

2024-06-053

《识字4 》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识字4 》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七。这课一部分是看图识字,然后读一首诗,再识几个字,先请小朋友自己看图识字,怎么学呢?

  1、看着拼音把字音读准了。

  2、特别要对照图,看看哪些图能帮助你们记住字形,哪些图能帮助你理解字的意思呢?

  好,就请你们把书翻到84页,自己来学。

  【上课开始教给学生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二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自己初步感知“字形——图——意思”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做好伏笔。】

  二、学习字词:

  (一)教学“亭”、“停”。

  小朋友,你们刚才自己学了,学会了吗?

  亭:

  1、出示“亭”字

  2、谁学会了这个字?谁来读准它的音?

  3、你是怎么记准字形的呢?

  4、点和横就是亭子的顶部,亭子中间就像口,秃宝盖就是亭子檐,下面几根柱子用什么来表示啊——丁。

  5、你们看,这个字多么像这座小亭子啊!这个小朋友真会学习。我们一看到“亭”这个字形,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样子。

  6、一起读准它的音

  停:

  1、演示课件。

  2、你们看啊,有个人走过来啦,到了亭子边,怎么样啦?

  3、出示“停”字。

  4、这个字我们以前记过,有了字形,谁来讲讲它的意思?

  5、平时,我们离开了图,一看到“亭”字旁边有个单人旁就知道停就是一个人走到亭子边,停下来不走了。“停”的意思就是——?

  6、除了“停下来、停住”,停还可以用在哪儿啊?

  【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扩展。】

  比较:

  1、出示:“亭”和“停”。

  2、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意思却各不相同。

  (1)指亭。读,什么亭?

  (2)加个单人旁呢?

  (二)教学“鸟”和“鸣”

  鸟:

  1、看,树林里还有小鸟呢!

  2、出示:“鸟”。

  3、“鸟”是个熟字,你们看,“鸟”的字形多像只小鸟啊。我们一看到“鸟”这个字,就能联想到小鸟的样子。

  【通过看图,让学生再次感知字形和事物样子之间的联系即一看到字形就能想到那个事物的样子。】

  鸣:

  1、“鸣”是这节课要学的生字。谁学会了,谁能读准音,说出它的意思呢?

  2、边演示边说,一看到鸟字旁边有个口字旁,就知道是小鸟张着嘴叫,就是“鸣”。

  3、多有趣啊。读准它的音。

  4、我们常常把“公鸡叫”说成“公鸡打鸣”,就是这个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鸣开始是指鸟叫,后来鸟、昆虫叫都称为鸣。

  (三)教学“闻”。

  1、你们注意了,有个小朋友听到小鸟叫得这么好听,他怎么样了?仔细看看。(演示动画)

  2、出示“闻”字。

  3、谁能读准它的音,说出它的意思?

  4、打开门,干什么呢?(用耳朵听)这就是闻。

  这个小朋友真会学习,不仅读准字音,还说出它的意思。

  5、“闻”这个字很好记,听的时候要用什么?所以门字框里有个耳。

  6、一起读准这个字。

  7、闻就是听的意思。想想平时闻字还在什么地方用到呢?

  8、“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你们听过吗,是什么意思呀?(闻就是?见呢?那百闻不如一见呢?)

  【有意识的给学生一个词汇,长期坚持给学生的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下面,我来说字的意思,请你来找这个字。

  9、(1)人来小亭边,不走了,是哪个字?

  (2)打开门,用耳朵听是什么字?

  (3)小鸟张着嘴叫呢?

  (四)比较总结

  1、边说边打开实物投影。

  刚才小朋友自己看图识字,学得不错。自己看图就把这几个字学会了。有的字要借助图来记准字形,有的要借助图来知道字的意思。

  2、看看,今天学的这几个字,哪几个字的字形就像这个东西的样子的,哪几个字是一看到字形就能知道它的意思的?请小朋友好好想想,小组内还可以讨论讨论。

  3、(1)“亭子”的“亭”和“鸟”是一类,一看到字形,我们就能想到它的样子。这样的字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2)“停住”的“停”、“闻”、“鸣”是一类,看到字形,就能想到它的意思。我们还学过哪些字是这一类呢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光学会这几个字,还掌握了这种学字方法。

  【不仅让学生自己发现两类字分类的归律,还让学生利用这种规律来给自己头脑中的字库进行分类。渗透经常给头脑中词语进行梳理、归类的意识。】

  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一首诗,怎么学呢?

  三、学习诗文。

  1、静音。

  2、请小朋友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想小诗的意思。

  3、取消静音。

  4、谁来读给大家听?

  5、(1)“人来…侧耳听”。

  点击:侧耳。

  读准这个词的音。“侧耳听”你们都懂吧,什么意思呢?做个动作看看。

  2、他为什么要侧着耳朵,那么认真,用心地在听呢?

  a、什么原因呢?

  b、是啊,林子太深了,树林里有那么多的树,长得很茂密,小鸟在林子的深处呢。(点击:深)

  3、所以是林深不见鸟,但闻鸟鸣声。

  (1)读准这个字“但”。

  (2)你知道这首诗中“但”的意思吗?在字典中,但有这两种解释:a、只;b、可是。在这儿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但就是“只”的意思。

  【培养学生正确利用工具书来帮助自己学习。查了字典,得出几种解释,到底用哪种?要让学生自己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要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4、这首诗把我们带到幽静、美妙的环境中,能读好它吗?请你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读读。之后各小组推选一名读得好的小朋友。

  (1)个人读、小组读。

  (2)请2名学生读,2名学生评价。

  (3)集体读。

  5、我们试试背背这首诗。

  四、巩固生字词。指导写字。

  (一)字音。

  1、出示词语,检查读音。

  2、去掉拼音读。

  3、出示生字,检查读。

  (二)字形。

  耳:

  1、帮助记住“耳”的笔顺。描红。

  2、指导写“耳”:短横向上仰一点,两竖平行写得要直一些,短横收笔在中心。长横左低右高,收笔靠近横中线。

  范写。学生写。

  闻

  1、记闻的笔顺。描红。

  2、指导写闻:门字框竖要直,横要翘,折要直,钩落地,耳字不能写得满,长横不要连着门子框,要留缝隙。

《识字4 》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区分两组偏旁(“木、禾”、“竹、艹”)。

  2、认识1个生字“筷”,会写9个生字,并会组词。

  重点难点:正确书写生字,会区分形近偏旁。

  教学准备:小黑板、字词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画“水、山、石、泉”的象形字,让学生猜一猜。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识字3,有实物演变到象形字,再有象形字演变到偏旁。师板书,生书空。

  二、初步看图,读词语。

  1、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标出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识字3,相互评议。

  4、指名朗读识字3,师生评议。

  三、了解“木”字旁、“禾”字旁的演变。

  1、观察图画,“木”字旁的古文字像什么?

  出示词卡:松柏、杨柳、桌椅。认读词语,交流识记方法。

  2、你还知道哪些生字带“木”字旁?学生交流。

  3、“禾”字旁的古文字像什么?

  出示词卡:秧苗、稻谷、庄稼。认读词语,交流识字方法。

  四、图文结合识字。

  1、图上有什么树?一年四季常绿的是什么树?

  2、图上有什么物品是用木头做的?

  3、春天,农民伯伯把——插到田里,到了秋天,金灿灿的——丰收了。地里生长的农作物叫——。

  五、指导写字。“柏、杨、柳、椅、秧”

  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说一说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习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卡。

  2、听写:松柏、杨树、柳树、桌椅、秧苗。

  二、了解“竹”字头、“草”字头的演变。

  1、“竹”字头的古文字像什么?

  出示:竹篮、箩筐、筷子。认读词语,自由识字。

  2、“草”字头的古文字像什么?

  出示:茶叶、菠萝、兰花。认读词语,交流识记方法。

  三、观察图画说物品名称。

  1、图上都有什么?

  2、上面三种物品与什么有关,都是什么偏旁?你还知道哪些生字带“竹”字头?

  3、下面三种与什么有关,是什么偏旁?你还知道哪些生字带“草”字头?

  四、巩固训练

  1、指导朗读识字3。

  2、小黑板出示:

  木:——————————

  禾:——————————

  竹:——————————

  艹:——————————

  五、布置作业。

《识字4 》教学设计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对5条谚语的理解

  教学关键: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理解每一句谚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图片、筷子、绳

  教学过程:( 40′)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5′)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5′)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同学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8′)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语的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总结(2′)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留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它常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板书设计:

  识字5

  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会组词 

  2.正确、流利地背诵谚语

  3.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并积累谚语

  教学关键:正确、流利地背诵谚语,理解谚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卡片、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40′)

  一、复习导入( 5′)

  1.出示本课生字,开火车读字,组词

  2.齐读谚语,说说每句谚语的意思

  二、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5′)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小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三、拓展训练,穿插写字(15′)

  1.我会读,读出生字。

  斤、折、挑、根、独、满、容、易

  2.指导观察,发现字型特点,找出易错或难写的字。

  3.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生字。(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4.教师范写“满、容”

  5.我会写,指导书写。

  6.学生自由练写,教师组织展示优秀作业。

  四、实践活动,把收集来的谚语读一读。( 5′)

  1.组内互相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谚语。

  2.把自己喜欢的谚语和大家共享。

  3.评出7条最佳谚语,全班同学共同积累。  

  (1)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 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板书设计:

  识字5

  斤(jīn)  、  折(zhé)  、  挑(tiāo)  、  根(gēn)

  独(dú)  、  满(mǎn)  、  容(róng)  、  易(yì) 

《识字4 》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4、感受秋天的美丽,能通过抽象的文字去感悟美好的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教学难点是感悟秋天的美好,收集词语的习惯。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集中识字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工具书(成语词典、新华字典)、一幅秋景图。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3、培养收集词语的兴趣。

  4、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丽,努力使学生通过抽象的文字去感悟美好的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读生字,能熟练地认读课文词语。

  2、教学难点是培养学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与读字看画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色多美啊。请大家听。(播放录音)

  一、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

《识字4 》教学设计

《识字4 》教学设计(精选12篇)《识字4 》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七。这课一部分是看图识字,然后读一首...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