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识字 8 》教学设计

2024-06-052

《识字 8 》教学设计(通用13篇)

《识字 8 》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移、谋、柴、焰、易、折、搓、绳、斤、独”10个生字,会写“斤、折、挑、根、独、满、容、易”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有韵律感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满”的书写

  三、教学时间:2教时

  四、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小奖品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师

  生

  一、开门见山

  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5 [板]识字5

  二、初读感知

  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第83页,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圈出生字,并自己读课文3遍。

  三、识字教学

  1、出示词语卡片。

  2、请看黑板上的词语宝宝,谁认识它们?

  (随学生读为生字注音)

  3、齐读2遍。

  4、记生字:你能挑一个你喜欢的生字宝宝记一记吗?

  5、请男孩子来读一读。

  看一看女孩子能不能比男孩子读得更好?

  6、现在你能不能不看拼音认识这些词语。

  四、朗读课文

  1、齐读课文

  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

  2、分段读

  先自己读读你们组分到的那一段

  请最外面一组读第一节,依次下来,最后一节我们一起来读。

  3、师生对读

  我们发现这个谚语啊,正好都有两个半句,中间都有个逗号。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读。我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互换读。

  4、读了这么多次,能不能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

  5、指名背。

  五、初识谚语

  1、小朋友已经读了那么多遍课文,你能找出课文中这几句话的特点来吗?

  2、是啊,越多越好也就是说明了——团结力量大[板]团结

  3、像课文中这样的话,我们把它们叫做“谚语”。“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得出来的被广泛流传的用来说明某些道理的话。

  六、教学“斤、折、挑”

  1、“斤”的教学

  (1)观察“斤”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两个“撇”强调突出。

  (3)投影评议

  2、“折”的教学

  (1)由“斤”导入“折”

  今天除了写“斤”,我们还要给“斤”加个“提手旁”——“折”。

  (2)观察“折”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折”强调“提”。

  3、“挑”的教学

  (1)从“折”引入——挑—手+兆=挑

  (2)强调“挑”右半部分的笔顺。

  (3)师范写。

  (4)展示评议

  七、结课

  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接着来讲讲小朋友们搜集到的谚语。

  学生自读

  学生指名读

  学生齐读

  可能会说:禾+多   手+斤

  手+差  “斤”字写笔顺记。

  男女生赛读

  开火车读

  学生齐读

  分小组自读

  分小组读

  学生读后半句

  学生读前半句

  学生试背

  指名背,个别有困难的再提醒。

  中间都有个逗号

  都是第一句说少的,第二句说多的

  都说越多越好。

  “横”从横中线的地方开始,“竖”在竖中线附近,是“悬针竖”。

  学生跟着书空并练写。

  “横”在横中线,“竖撇”在竖中线。

  学生书空跟写

  第二课时

  师

  生

  一、复习旧知

  1、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识字5的课文,老师相信小朋友都已经能背了,我们一起来一遍!

  2、那谁能大胆一点来背给我们听一听呢?

  3、上节课我们讲到了谚语,那么哪个小朋友还能记得起来什么叫谚语呢?

  二、精读课文

  过渡:是啊,“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得出来的被广泛流传的用来说明某些道理的话。

  1、读谚语,感含义

  每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来说说你的理解。先小组内讨论一下。

  2、派代表说一说

  3、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句谚语,为什么?

  4、那么我们最后再把这些你喜欢的谚语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三、谚语拓展

  1、在上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课外搜集了谚语,请你把它拿出来。

  2、谁来为大家读读你搜集到的谚语?并说说这句谚语对你的帮助。

  四、教学“根、独、满、容、易”

  1、“根、独、满”的教学

  (1)观察字形。

  (2)你能来提醒小朋友写这三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5)范写“根、独、满”

  (6)学生练写并评议

  2、教学“容、易”

  (1)观察字形

  (2)你能来提醒小朋友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3)范写“容易”

  (4)练写并评议。

  五、完成“看看写写”

  课文中的生字小朋友都会写了,那现在要来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都会了。课文第84页有“看看写写”,请你独立完成。

  投影答案并讲评。

  六、结课

  今天的课我们学习了识字5的课文和生字。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小朋友能更好地认识谚语了。

  课外我们小朋友之间还可以相互读读别人收集到的谚语。

  生齐背课文

  指名背课文

  几个小朋友补充回答

  学生跟着一起说

  四人小组讨论

  指名说谚语意思

  学生说说谚语带给自己的启示。

  学生齐读。

  学生读谚语并简单说一说

  生答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写“根”的时候注意不能多了一点。右半部分不是“良”。

  写“满”的时候注意“三点水”在外面,不是在“草字头”的下面。因为水太满都漏出来了。

  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容”是“穴字头”,不是“宝盖头”

  “易”的下面是两撇。

  学生做

《识字 8 》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并和生活结合起来。

  2、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去观察春天,体验春天。

  【教学准备】词卡 板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qing导入

  1、导语:

  送走了冬爷爷,我们迎来了春姑娘,她微笑着朝我们走来,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随着春姑娘走向美丽的春天吧!

  2、词语交流:

  上课之前,我们来个“说春”比赛吧!看谁能说出关于“春天”的词最多。

  (鼓励学生以“春”为中心,说词、说古诗句。)

  二、快乐识字,自主学习

  1、自主识字:

  师: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些词卡,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准备好了吗?

  (区别:万──方;复──夏;柳──迎)。

  2、交流识字乐趣:

  师:老师非常佩服那些能认识很多字的同学,那认为自己可以认很多字的同学,能讲一讲你认字的心得吗?

  3、学生抽读词卡:

  师:看看你们谁的注意集中、反应快、能第一时间读出词卡上的字。

  4、学生认读字卡背后的词:

  师:一起来读一读字卡背后的词吧!

  5、同桌合作,检查生字条。

  6、看图说句子:

  师: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静中苏醒过来。

  对了,你们也再看看图,能用“春天来了, ”说一说吗?(鼓励学生把句子说完整,加入丰富的想象。)

  7、出示课件,学生读词。

  三、朗读感悟

  1、生自由朗读:

  师:朗读时除了做到“五不”外,还要注意朗读速度要适中哦!

  2、读出词语的韵味:

  师: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的紧些,读完末尾的“苏、舞、冬、鸣”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3、指名朗读。

  4、师范读:

  你们可以看图,可以闭上眼睛畅想,再听听我来读,好吗?

  5、同桌互读:

  同桌两个人互当小老师,来读一读吧!

  四、写字指导

  1、生观察生字,回忆笔画名称。

  2、师范写,生描红,跟写:

  ⑴ 万:笔顺:一 “  ”中的“横”要向右下方斜一点。

  ⑵ 丁: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要写得挺直。

  ⑶ 齐:“齐”字上边的撇和捺要舒展开。

  ⑷ 冬:“冬”字上面的折文,“  ”横折撇。

  五、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1、画一画:美丽的春天。

  2、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3、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识字 8 》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木禾”偏旁的来历。

  2、通过观察图画认识事物,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美观地书写“柏、杨、柳、椅、秧”5个生字。

  一、揭示课题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字3(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

  师:同学们说得对。“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2)复习“木字旁”。

  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

  师:同学们说的对。“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4)复习“禾字旁”。

  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柏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柏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机出示词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稻谷]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庄稼]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教学设想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课文将两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第一组词语介绍了—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第二组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第四组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诵。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智育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新词。

  2.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时间3课时

《识字 8 》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9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学习重点:识字学习

  难点:较流利地朗读学习

  准备:音乐磁带学习

  方法:自主学习为主学习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初读感知

  ⑴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学一学

  ⑵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正音,评议

  ⑶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再读入情

  ⑴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⑵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⑶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⑷朗读单元引言

  三、指导认字

  1、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3、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8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重点:朗读学习

  难点:朗读感悟学习

  方法:朗读学习

  准备: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读其他生字

  4、组词,扩展说话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同桌读

  2、自由选择伙伴读

  3、读给伙伴听

  4、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观察字形

  2、书空,描红,临写

  3、展示,评议,提高四、扩展活动

  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

《识字 8 》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区分两组偏旁(“木、禾”、“竹、艹”)。

  2、认识1个生字“筷”,会写9个生字,并会组词。

  重点难点:正确书写生字,会区分形近偏旁。

  教学准备:小黑板、字词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画“水、山、石、泉”的象形字,让学生猜一猜。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识字3,有实物演变到象形字,再有象形字演变到偏旁。师板书,生书空。

  二、初步看图,读词语。

  1、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标出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识字3,相互评议。

  4、指名朗读识字3,师生评议。

  

《识字 8 》教学设计

《识字 8 》教学设计(通用13篇)《识字 8 》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移、谋、柴、焰、易、折、搓、绳、斤、独”10...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