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识字 4》教学设计

2024-06-054

《识字 4》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识字 4》教学设计 篇1

  一、备课思路:

  看图与诵读词串相结合,诵读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韵文的美。

  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二、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2个偏旁。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三、重难点:通过看图来理解字词,通过反复诵读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四、授课方法:引导激趣,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诵读,在诵读的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事物。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追问为什么?(请3名学生答)

  (二)指导看图

  1、你们是生活的有心人,多会观察呀!

  2、出示挂图,你们看看这幅图画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夏天)

  3、从哪看出夏天来了?(请1、2名学生回答)

  4、你真细心观察!我们观察要有顺序,谁能按顺序说一说?

  5、你说得太好了!这副图描绘的正是夏天的美景。(板书:夏天)课文识字5就是描写了这副图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5。(板书:识字5,全班齐读)

  (三)自读课文

  1、请把书打开到74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学生自读)

  2、谁愿意当小老师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专心倾听,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得准?(请1、2名学生评)重点指出“风”和“青”字是后鼻音,“桃子”、“梅子”和“蝈蝈”的第二个字读轻声,“知了”的“知”字是翘舌音,“了”字是多音字读“liǎo”。

  3、这些生字宝宝注上拼音你们都会读了,去掉拼音后你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词卡开火车,2行)

  4、火车开得真好!又快又准!我们全班一起来读一遍好不好?

  (四)自主合作学习,汇报质疑

  1、课文已经读通读顺了,你能给这些词语在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吗?

  2、我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一、这些词语能贴到图上哪个地方?二、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还不明白?组里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如果还不明白,等会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帮你解决。哪个小组学得最好,等会我请这个小组向全班展示。

  3、小朋友们学得多认真呀!现在我请坐得最好的一组小朋友上台来展示。前三个小朋友每人拿一张词卡先介绍自己:我是____,然后贴到图上相应的地方,第四个小朋友领大家读一遍这一组的词。其他同学可以对这些词语提出疑问或者补充。(请4组学生分别展示汇报

  (1)夏天、台风、雷雨——学生解释台风和雷雨;整幅图画的都是夏天,所以“夏天”这个词语贴在哪儿都可以。

  (2)桃子、梅子、西瓜——梅子:杨梅。出示句型“我喜欢的水果有_____,有______,还有______。请学生自由说。

  (3)蝈蝈、青蛙、知了——学生解释蝈蝈和知了。

  (4)葵花、茉莉、荷花——学生解释葵花和茉莉。当前三个学生介绍完词语后老师立即说:“夏天的花儿多美啊!你能加上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再介绍介绍吗?

  我是金灿灿的葵花。

  我是雪白雪白的茉莉。

  我是粉红的荷花。

  (五)指导朗读、背课文

  1、大家已经把这篇课文生词的读音和意思掌握得非常好了,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语虽然是一个一个分,但连起来读很美,就像一首小诗,你们能美美地读一读吗?(自由读)听你们读得那么好,李老师也想来

  2、听你们读得那么好,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好不好?(师范读)

  3、你们觉得李老师读得好吗?你们知道李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吗?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老师读的时候,一边读脑子里一边就像放电影一样,读到什么就想到什么,你们也来试试。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

  (4)男、女生比赛

  4、读得太棒了!看来每一个小朋友都可以去当播音员了!能不能把它背下来?试试。

  (六)学习生字:雷

  1、这篇课文有一个生字宝宝特别希望能跟同学们成为好朋友。

  2、出示生字“雷”,教新偏旁“雨字头”

  3、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

  4、同学们把这个生字宝宝记住了,那怎样猜能把它写好呢?

  5、看生字卡,师范写,生边念笔画名称边书空。

  6、你们已经是好朋友了。

  7、在书上描红“雷”字,写《习字册》上的“雷”字。学生写字过程中强调写字姿势。

  六、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5中在夏天最有代表性的天气、水果、动物、花卉的词语,天气慢慢地热起来了,夏天快要来了,希望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

  七、板书设计:

  识字5

  夏天  台风  雷雨

  图

  桃子  梅子  西瓜

  蝈蝈  青蛙  知了

  葵花  茉莉  荷花

《识字 4》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增强尊长辈、爱劳动、爱家庭的意识,努力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三字经》片段。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

  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三、读文识字

  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懂礼貌 父母教 认真听 做错事 改正 愿 洗碗筷 扫庭院 人人夸

  2、合作学习生字:

  ⑴ 自由认读。

  ⑵ 同桌互相检查。

  3、读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⑴ 出示三字经:

  把生字在课文中圈出。

  巩固生字。

  ⑵ 同桌交流:

  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⑶ 教师指导朗读。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洗、扫、认、真、父、母

  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

  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

  “母”是书写难点。

  学生一笔一笔地跟写。

  4、学生练习各书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学生写字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抽读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儿歌。

  二、课文教学

  过渡:

  小朋友,这首三字经你们听了之后,懂了哪句话?

  并结合让学生说说该怎么做,再将那句话好好地读一读。

  你还有哪句话不明白?谁知道的帮着解答。

  “长辈错,要提醒,心意诚,态度好。”这句教学:

  结合实际举例或让学生演示,并教会学生注意方式和场合。

  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试着背背整首三字经。

  三、课外拓展

  1、过渡:

  《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曾经背过《三字经》,她呀,稀奇古怪,闹了好多的笑话。不过她背的是《旧三字经》。

  2、结合(《同步》)出示三字经,教师解释大概的含义:

  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听后体会。

  四、课堂总结

  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了,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长大。

  五、作业布置

《识字 4》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辨析形近偏旁:“礻、衤”。学会5个“示字旁”和“衣字旁”的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做到匀称、美观。

  2.熟读词语,能借助图画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3.初步感受汉字文化,探究构字规律,培养识记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预设】

  一、游戏导入,领略汉字奇妙

  老师和大家玩一个猜字游戏。我们要猜的字,非同一般,是古代的字。

  1.(出示:古文字“鸟”)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我们的汉字最初就是一幅画。(出示:“鸟”字的演变过程)

  2.(出示:古文字“高”)这又是什么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师:古代的“高”字,有尖尖的屋顶,高高的楼台,底楼还有一扇大大的门。(出示:“高”字的演变过程)。

  3.(出示:古文字“休”)这又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看出是“休”字的?

  师:一个人干活累了,就靠在一棵树边休息。这就是“休”字的来历(出示:“休”字的演变过程)。我们的祖先造字多有智慧啊!

  4.(出示:古文字“贝”)这个美丽的字是什么字呢?

  师:(出示:“贝”字的演变过程)古时候,人们用贝壳当钱币来用,那时候贝壳真是一件宝贝!

  【设计意图:通过富有情趣的猜字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不是冰冷冷的笔画组合,而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一段优美的故事……猜字游戏,既展现了汉字丰富的文化底蕴,又让学生沉浸在一种特定的识字氛围中。自然而然,他们的识字兴趣就会提高,认识汉字的能力就会增强。同时,还能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能获得提升。】

  二、追根溯源,感受汉字文化

  1.印度有一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说的就是汉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神奇的汉字天地,去探索汉字的奥秘。

  2.请看大屏幕,继续猜字。(出示:佛像的头像)猜猜看,它会变成什么字?

  3.讲解:古人根据地神的外形造出了“示”这个字。“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丁,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后来,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表示是日、月、星三神。这就是现在的“示”。

  4.(演示动画:“示”字变成示字旁的演变过程)说说是怎么变的?

  5.(出示:“衤”的偏旁演变)有什么发现?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很多偏旁原来是由文字演变而来的。谁来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两个偏旁的名字?

  7.怎样写好这两个偏旁呢?请和老师一起写。

  (1)师边范写边讲解:先写示字旁。第一笔为侧点,稍大;第二笔为横撇,与点拉开距离,一笔写成;第三笔写竖,与第一点对齐,竖要写成垂露竖;第四笔是点,与竖的起笔相连。

  (2)仔细观察衣字旁,和示字旁有什么区别?衣字旁的撇是从“衣”字的哪一笔变成的?为了加深印象,我们再用“放大镜”看看。(出示:“放大镜”,突出区别之处)

  8.指导书写:写衣字旁时,前三笔和示字旁一样,右边上方加上短撇,最后写点。撇、点和竖的起笔相连。

  9.请在作业纸上把这两个偏旁各练写一遍。

  10.这一课,我们就来认识“礻”和“衤”的生字,和它们交朋友。

  【设计意图:陈寅恪先生曾说,“凡解释一个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说明我们的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识字教学不能脱离汉字文化语境。本环节通过多媒体呈现示字旁和衣字旁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最初的意思以及变化中的含义。这样追根溯源,探究汉字的构字规律,不着痕迹地渗透汉字文化,让学生体味到汉字的神奇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喜爱汉字、主动学好汉字的情感。】

  三、诵读辨析,探究构字规律

  (一)借助图画,初读词语

  1.请轻轻打开课本,借助拼音把词语读准,再借助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生自主学习。

  (二)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1.学习“示字旁”的词语。

  (1)(出示:“示字旁”词语的图文)指名读、齐读。(提醒:注意翘舌音、平舌音)

  (2)教学词语“神话”:

  a.(出示:“嫦娥奔月”图)这幅图画是什么神话故事?

  b.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c.老师也带来一组(出示: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齐读。

  d.神话故事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教学词语“祝福”:

  a.天上的老福星爷爷给大家送来了祝福,他祝大家健康活泼,天天快乐!你在什么时候也给谁送去过祝福呢?

  b.(出示:“福”字)你在哪儿见过“福”字?

  c.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这个“福”字,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福”,希望“福气”能够降临。请看——(出示各种“福”字,最后定格在“百福图”上)这上面都是同一个字!猜猜,是哪个字?

  d.可以给“福”字组哪些词?

  (4)教学词语“祖先”:

  图上画的是离我们年代非常久远的古人,他是我们人类的祖先。你对我们的祖先有哪些了解?

  (5)齐读词语。

  (6)想想,“示字旁”的字一般与什么有关呢?

  2.学习“衣字旁”的词语。

  (1)(出示:“衣字旁”词语的图文)指名读,指导读准“衬衫”这个词。

  (2)“衣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系呢?

  (3)齐读词语。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神仙、祖先等古老的事物有关;“衣字旁”的字大多与衣服有关。现在,去掉拼音读,女孩读一读“示字旁”的字组成的词,男孩读一读“衣字旁”的字组成的词。

  4.(出示:打乱的不注音的生字)学生读。

  【设计意图: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民族文化底蕴包括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标准等,这些都是一种非常丰厚的课程资源。教学中,通过开发资源教“福”字,通过交流认识“神话”“祖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祖先造字的智慧和美好的愿望。这样,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弘扬了民族文化。】

  四、自主识字,拓展积累新字

  1.接下来,我们要到字典爷爷那儿去学学新字。请左边两排的小朋友到字典爷爷那里找找示字旁的字,请右边两排的小朋友去找找衣字旁的字。有个建议:要找的字尽量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每人找三个,把新认识的字写在作业纸上,别忘了注上拼音。

  2.学生查字典,自主识字。

  3.谁愿意上来和我们分享学习成果?(把学生所学的新字投影出来,并请学生做小老师领大家读。)

  4.小朋友,平时我们除了可以在课本中学生字,可以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时学生字,还可以通过查字典学生字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分别找“示字旁”“衣字旁”的常用字,自主识字;然后做小老师,把认识的字介绍给大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涨的热情,更积极的方式再去“探索新知”。】

  五、科学识记,指导书写生字

  1.再读五个生字。

  2.仔细观察,这五个字都是什么字?

  (1)讲解: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一起读顺口溜——(出示:形声字,真有趣,声旁帮助读字音,形旁帮助解字义。)齐读。

  (2)这五个字,形旁和声旁各在哪儿?

  3.请打开习字册,把五个生字宝宝在习字册上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4.(播放古筝曲)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提醒。

  5.出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评价。

  6.讲解:这五个字中,“裙”字比较难写。写的时候,除了要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穿插”。“穿插”就是要让笔画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请和老师一起写“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君”字一撇要穿插到左边点的下方。请再把这个字练写一遍。

  7.通过学习,你对汉字又有了什么样的新感受?

  8.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它们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只要你睁大发现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发现学习汉字很有趣,很好玩。下课后,自己尝试学学后面两个偏旁的字,看看它们又有怎样的奥秘。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字理识字”让学生科学识记。所谓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福、裙、裤、衬、衫”这五个生字都是形声字。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来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巩固字音、字形,还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识字 4》教学设计 篇4

  课题:识字7(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201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比较“礻、衤”容易混淆的偏旁。3、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熟读词串构成的韵文。

  重点与难点

  辨别示字旁、衣字旁和宝盖头、穴字头的字。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课文录音磁带。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看这些字“冰、冻、冷”、“江、湖、海”;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带生字的形式出现的看图读文识字。

  谁来说说这两组字为什么用这样的偏旁?

  指名说

  利用旧知复习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初步感知图表,初读韵文

  1、了解偏旁本意。出示图和第一、二竖行

  2、要求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

  3、小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

  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观察表格中的图画、古文字、偏旁字形。

  同组合作读词

  开火车练读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1、看“礻”的演变过程,它读成示字旁。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

  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看看图,读读词,

  2、看“衤”的演变过程,它读成衣字旁。

  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交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观察发现

  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

  指名交流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⑴多媒体显示“衤”。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认识袜。

  ⑵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 

  (3)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

  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交流

  生交流。

  读一读、找一找

  发现规律(大都与衣服有关)

  生写一写

  四诵读韵文,理解拓展

  ⑴出示 课件

  ⑵请你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交流交流。  

  ⑶说话训练:

  (4)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5)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 

  连起来诵读每一二两行。

  指名读。“神话、祝福、祖先”。

  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

  生训练

  齐读这组词。

  指名读,齐读这组词。

  指名读

  交流神话故事

  说话训练

  齐读词语

  指名朗读

  集体朗读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

  同桌交流:

  学生描红

  板书设计

  识字7

  神话、祝福、祖先

  裙子、裤子、衬衫

《识字 4》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2、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8个,绿线内的个3生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3、情感目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亲爱的同学们,在寒假里,你们制作了许多精美的小报,作品,黄老师也带来了一张画,展示课文插图。

  

《识字 4》教学设计

《识字 4》教学设计(精选13篇)《识字 4》教学设计 篇1  一、备课思路:  看图与诵读词串相结合,诵读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让学生在读...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