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氧族元素

2024-06-0518

氧族元素(精选7篇)

氧族元素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记住的原子结构特点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  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4.  掌握臭氧和过氧化氢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  初步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2.  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请学生观看P125图片,联系生活中的化学谈谈有何感想?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春游,让同学们选择在何种环境下进行。

  今天,我们在学习了IA、VIIA及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再来学习一族主族元素,即以氧为首的。

  【板书】  第一节   

  一.

  请一同学到黑板默写的元素符号。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板书]1。原子结构

  元素

  O

  S

  Se

  Te

  Po

  名称

  主族

  周期

  原子半

  径变化

  金属性

  非金属性

  结构决定性质,请同学们阅读P126表6-1归纳出的单质的物理性质。

  (学生听录音,讨论)

  (1)               做为氧族的首领——氧,已被大家熟知了,若想了解排行第二的硫,请你打开书中彩页:火山喷口处的硫。

  (2)               我是硒,氧族第三位主人,早在1817年就被发现了,我在常温下为固体,虽然脸色发灰,可用途不少。其一,半导体材料少不了我,制造彩电、太阳能电池,光电管,甚至制造导弹也请我帮忙。其二,人类更是缺我不成,你每天必须摄入0。05mg硒,人缺硒时,易患大骨节病、胃癌等;但你可不要贪婪,过量摄取硒会使人中毒,导致头发脱落,双止失明,甚至死亡。我愿做你的好朋友。

  (3)               我是的第四位主人——碲,比硒发现得还早,1782年就被人所识。我貌似金属,银白色的脸膛,虽然没有把我列入金属之列,却有金属之性质,能导电,主要用于冶金工业,制造化合物半导体和热电元件等,还用于橡胶工业中,可不要小瞧我呀。

  (4)               我是氧族第五位主人——钋,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却具有放射性,是在1898年被居里夫妇历尽艰辛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得到的。我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的祖国波兰而命名的,我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元素之一,与铍混合可作中子源。

  根据图6-1和表6-1分析:

  1.  原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及原子半径等是如何变化的?

  2.  各元素单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等物理性质是怎样变化的?

  3.  从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分析各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怎样变化的。

  讨  论

  【板书】2。单质的物理性质

  单质

  O2

  S

  Se

  Te

  颜色

  状态

  密度的

  变化

  熔、沸点

  变化

  H2R热稳定性中的几点具体情况是;O2与H2易发生爆炸,H2O在高温下也难分解;S、Se与H2只有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够化合,H2S、H2Se受热易分解;Te通常不能与H2直接化合,H2Te只能通过其他反应间接制得,H2Te很不稳定。

  3.  的化合物

  氢化物的化学的

  化学式及稳定性

  常见氧化物

  的化学式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及酸性强弱

  金属性

  第VIA元素与同周期第VIIA族元素相比,原子结构、位置、性质上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以S、Cl为例)

  讨  论

  代表

  S

  Cl

  原子结构示意图

  在周期表的位置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及其酸性

  与Fe反应

  与Cu反应

  作业 :P129 二          P130 四(1和2)

  第二课时

  请同学们回忆碳元素有几种单质,引出氧元素也不只一种单质。

  【板书】二 臭氧

  介绍臭氧的组成,得出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1、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注意:①两“同”:同种元素,同种类型(单质);

  ②三“不同”:不同结构,不同物质,不同性质。

  介绍几种同素异形体:

  ①     碳元素:金刚石、石墨、足球烯(C60)等;

  ②     硫元素:S2、S4等;

  ③     磷元素:白磷、红磷等。

  2、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的比较

  概念

  研究对象

  性质关系

  实例

  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氧气与臭氧,

  金刚石与石墨

  同位素

  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11H、21H、31H,

  35Cl、37Cl。

  学生阅读,比较氧气和臭氧。

  物质名称

  臭氧

  氧气

  物

  理

  性

  质

  通常状态

  气味

  熔点比较

  沸点比较

  颜色

  标况密度比较

  溶解性比较

  主要化学性质

  主要用途

  自然存在

  相互转化

  思考:1。如何评价臭氧的“功”和“过”?

  2.“臭氧洞”就是臭氧层局部中的臭氧明显减少的现象,列举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板书】三、过氧化氢

  请同学举出医疗上使用双氧水的例子。

  H2O2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它有什么性质呢?

  【板书】1。过氧化氢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2.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

  请同学们写出过氧化氢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注意与过氧化钠比较)

  分析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推测它的化学性质。

  3.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

  ①     弱酸性:Na2O2 + 2HCl =H2O2 + 2NaCl(强酸制弱酸)

  ②     氧化性:(还原产物为H2O,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③     还原性:(氧化产物为O2   )

  ④     不稳定性:

  有资料显示,纯的过氧化氢相当稳定,H2O2的质量分数为90%的浓双氧水在500C时每小时仅有0。001%的H2O2分解。光照、加热及一些重金属离子都能加速它的分解。

  注意:①过氧化氢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中又以氧化性为主。

  ②过氧化氢遇到强氧化剂时显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遇到强还原剂时,发生还原反应。

  ③过氧化氢在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时,其本身都不给反应环境造成杂质。因此,过氧化氢是某些物质制备和除杂质时较为理想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请同学们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归纳出过氧化氢的主要用途。

  【板书】4.过氧化氢的用途。

  作业 :P129 一,P130 三、四(3)

  第三课时

  补充硫化氢

  阅读课本P128,归纳硫化氢的物质性质。

  【板书】四、硫化氢

  1.  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毒。

  请同学写出硫化氢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判断硫化氢是否有极性,指出硫化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2.  硫化氢的分子结构:

  为极性分子。

  3.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硫化氢在较高温度时,分解成氢气和硫。请写出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比较硫化氢与水的稳定性,从而比较氧和硫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实验]从贮气瓶中取硫化氢气体,点燃,观察燃烧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点燃

  (2)可燃性:

  点燃

  2H2S + 3O2        2SO2  + 2H2O  (完全燃烧)

  2H2S  + O2       2S  + 2H2O     (不完全燃烧)

  注意:n(H2S)/n(O2)=a

  完全燃烧时,a =2/3,产物为SO2,不完全燃烧时,a =2,产物为S,当2/3〈a〈2时,产物为S和SO2。

  在硫化氢的可燃性中,也表现了其具有还原性。

  (3)还原性:

  硫化氢中的硫显-2价,它为硫的最低价,又硫元素的非金属性不是很强,硫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不太大,故硫化氢的还原性较强。硫化氢的还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H2S + Cl2 =S  + 2HCl

  2H2S + SO2 =3S  + 2H2O

  H2S + 2FeCl3  =S  + 2FeCl2  + 2HCl

  讨论:比较H2O、H2S、H2Se、H2Te的还原性,比较P、S、Se、Te的非金属性。

  4.  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硫化亚铁和稀盐酸或稀硫酸

  装置:启普发生器(与H2、CO2相似)

  原理:FeS + 2HCl =FeCl2 + H2S          FeS + H2SO4 =FeSO4 + H2S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或硝酸铅试纸

  除杂质:  吸HCl:     饱和NaHS溶液

  吸水:CaCl2固体或五氧化二磷固体

  尾气吸收:用NaOH溶液

  补充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性:(可参考)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易溶于水或水解        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酸        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稀酸

  5.  氢硫酸

  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

  (1)弱酸性

  ①     弱:不完全电离,分步电离:

  ②     二元弱酸:

  H2S      HS-  + H+            HS-       S2-  +  H+

  【思考题】H2S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有反应的描述实验现象。

  ①石蕊试液   ②Br2水   ③Fe2(SO4)3溶液  ④CuCl2溶液   ⑤FeSO4溶液   ⑥Na2S溶液   ⑦NaClO溶液   ⑧KMnO4酸性溶液  ⑨浓硫酸     ⑩Pb(CH3COO)2溶液

氧族元素 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2.掌握性质递变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掌握与卤族元素相似性、差异性及其原因。(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氧族与卤族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  使学生初步了解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加强环保意识。2.对学生进行由量变到质变,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1.重点   质递变规律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难点   与卤族元素性质的比较。3.疑点  (1)同一族元素无氧酸与含氧酸强弱变化规律为何不同?(2)“元素的非金属就是氧化性,氧化性就是非金属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画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其相同点、不同点,并预测其它性质。2.阅读课本第126页表6-1,并对的性质变化规律与原子结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五、教学步骤  [引入] 和氧元素一样和硫、硒、碲、钋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2个电子,成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统称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大家族中的各位成员,它们在结构以及性质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板书]第六节一、的原子结构[板书]元素名称:氧 硫 硒 碲元素符号:       O S Se Te核电荷数:       8 16  34 52原子结构示意图: [设问]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回答]1、相同点:原子最外层都有 6个电子2、不同点:1)核电荷数不同; 2)电子层数不同;3)原子半径不同。[设问]元素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结构的哪些方面决定?[回答]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和原子半径决定。[设问]最外层电子和原子半径怎样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回答]最外层电子越多,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原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设问]从结构的相同与不同,预测其化学性质有何相似与差异?[回答]相似:原子最外层都有 6个电子,易得 2个电子而表现氧化性。差异:从O→Te,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因而氧化性依次减弱。[总结并板书]1.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原子最外层都有6个电子,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表现氧化性。2.原子结构不同点:1)核电荷依次增大。2)电子层数依次增多。3)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减弱。[过渡]下面我们讨论单质的物理性质。[板书]二、单质的物理性质。[指导阅读]课本第126页,表6-1,由学生对物理性质进行归纳总结。[板书]单质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单质:O2         S Se Te颜色:无色 淡黄色 灰色 银白色状态:由气 → 固密度:由小 → 大熔沸点:由弱 → 强[设问]单质物理质的变化规律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何关系?体现了自然界的什么规律。[回答]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单质的颜色由浅到深,密度、熔沸点都逐渐升高,从而体现了自然界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规律。[过渡]前面我们从原构结构的相同与不同预测出它们的化学性质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首先讨论相似性。[板书]三、单质的化学性质1.相似性:[思考]硫有哪些化学性质?[回答]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可与氢气化合,有可燃性。[板书](1)与大多数金属反应。(2)均能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H2R)。(3)均能在氧气中燃烧。(4)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为酸。SO2—H2SO3 SO3—H2SO4SeO2—H2SeO3 SeO3—H2SeO4TeO2—H2eO3 TeO3—H2eO4RO2—H2RO3 RO3—H2RO4(5)都具有非金属性。[过渡]原子结构的不同和递变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和递变性。[板书]2.递变性(从O→Te)[指导阅读]第126页,表6-1,“氢化物”一栏[讨论]怎样判断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强弱?[回答]可通过反应条件和反应的难易程度来判断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强弱,反应条件越容易,反应的程度越剧烈,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讲述]由课本127页可看出单质与H2化合的条件由易到难,所以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应由强到弱。[板书](1)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精选7篇)氧族元素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记住的原子结构特点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理解单...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