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涉法信访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农民涉法信访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农村开始进入快速的转型期,三农问题渐渐突出,农村社会的许多深层次矛盾以各种方式逐渐显露出来,农民的涉法信访就是其中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农民法律意识的前进,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拿起法律武器,守卫自己的权利,信访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农民主张权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而涉法信访的比例高达30%以上。
所谓涉法信访,是指那些应被司法机关受理,或者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中,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提出的申诉和控告未能如愿,转而向行政机关投诉反映问题,或者寻求法律程序之外解决途径。
一、农民涉法信访问题的现状
农民涉法信访问题说到底即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农民涉法信访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土地的征收和补偿,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纠纷,环境污染问题,村级财政管理杂乱,村委会换届选举不规范,生产贩卖伪劣农药、化肥、种子以及其他农用物资侵害农民利益问题,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及贪污腐败问题,违法执法等。这些问题都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且大部分在现有的法律制度层面上能够解决,但在穷尽司法程序后或者在司法程序进行中仍然发生大量的信访行为。近年来,在农民涉法上访的行为中,集体性的、有组织的上访行为出现增长趋势。
二、农民涉法信访行为的形成原因
(一)农民政治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是促使其为维护自身权益而信访的内在动力。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增强了农民的“经济人”理性,强化了其竞争、自由,给农民营造了独立、自由选择的气氛。权利意识、同等意识、维权意识使他们向政府、官员表达自己的异议、不满和抗议,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执法机构的裁决、处理不公正,执法权威降低是涉法信访的重要原因。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执法应有的权威性现在尚不具备。当前社会和民众对执法结构的盼望值过高,而由于执法体制的制约,以及当前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结构的社会诚信意识尚未广泛形成,当社会和民众的诉求未获满足时,便失去对执法的信任,转而寻求法律外途径。现在我国执法裁判大部分是准确的,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错案、冤案,在实体上和程序上都存在不少
关于农民涉法信访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