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煤矿机械发展趋势及非煤企业的应对措施
矿山:煤矿机械发展趋势及非煤企业的应对措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煤矿机械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合作生产和自主设计的发展道路,煤矿机械制造开发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由仿制向自主创新转变;二是传统型向智能型转变。
煤矿机械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如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和制造科学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由于煤矿机械设备应用环境差,产品技术要求高,目前年产500万t以上的大型矿井主要设备几乎全部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难以满足大型高产、高效煤矿的要求。而煤矿机械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操作便捷化的发展趋势,又拉大了我国与国外的差距。
一、大型矿井对煤矿机械的要求
根据煤炭开采的大型化、高效化要求,对煤矿机械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设备大型化。主要技术参数与装备均向着大型化发展,以满足高效率生产的需要。
(2)性能可靠化。研制和应用高可靠性元部件以确保设备长寿命、高效率运行。
(3)维修简易化。设备各组成部件标准化、模块化,以实现故障点准确判断、故障部件快速互换。
(4)操作便捷化。集中操作控制和计算机监控等技术广泛应用,以满足集约化生产的要求。
(5)机电一体化。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液压技术、气动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综合运用。
二、煤矿机械设计方法
目前煤矿机械设计主要有系统化、结构模块化和智能化等类型。
(1)系统化设计。系统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看成由若干个设计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设计要素具有独立性,各个要素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具有层次性,所有的设计要素结合后,即可实现设计系统所需完成的任务。
(2)结构模块化设计。在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将产品分解成具有某种功能的一个或几个模块化的基本结构,通过选择和组合这些模块化基本结构组建成不同的产品。这些基本结构可以是零件、部件,甚至是一个系统。理想的模块化基本结构应该具有标准化的联接和配合,并且是系列化、通用化、集成化,具有互换性和相容性。
(3)智能化设计。智能化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借助于智能化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
矿山:煤矿机械发展趋势及非煤企业的应对措施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