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
1、2000年以来,我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占总违法犯罪人数的比例逐年提高,其中男性占大多数,本地人员比例较大,大部分为社会闲散人员,15周岁至18周岁年龄段居多,且呈现年龄逐年下降的趋势。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文化结构为文盲和小学占比例最大,初中文化次之,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最少。其中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占55%-60%,涉嫌犯罪的占40%-45%,采取暴力手段侵财或侵权的犯罪比较突出。
2、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一是结伙性强,共同和团伙犯罪突出。二是手段富于暴力性,趋于智能化。三是重新犯罪率较高。四是动机和目的具有很大的盲动性,情绪化倾向明显,突发性强。五是针对的对象大多为陌生人,且以年龄相仿者居多。六是实施地的选择不具特定性,随机选择地点。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
1、未成年人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差,交友不慎。未成年人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对自己不了解的现象,不理解的问题都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受暗示而模仿,自觉不自觉地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交到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受他们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景宁少年吴某,在我区某饭馆打工,平时喜欢上网,在网吧认识了几个有盗窃前科的少年,与他们交往密切,在他们的影响和引诱下,从小偷小摸发展到抢劫中、小学生的自行车,收取保护费等,一步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2、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在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文化水平低,道德观念差,法律意识淡薄是共性问题。法的意识在他们头脑中几乎全无,因为是法盲,分不清违法犯罪行为的界限,往往在行动中我行我素,不计后果,甚至犯了严重罪行还全然不知。
3、受好逸恶劳思想的侵蚀,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未成年人大多无视自己的经济条件,经常出入歌厅、酒店,抽好烟,喝名酒,穿高级服装,以吃喝玩乐为最大追求,以高消费显示自己的派头。这些人一旦手头拮据,便实施盗窃、抢劫,有些女孩子甚至出卖自己的肉体。例如我市某旅游学校高一女生某,其父母都在台州做生意,每月寄给她的生活费远远不够她出入歌厅、酒店和购买高级服装的消费,我们在一次对宾馆的检查中抓到她**后,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她的回答竟是那客人答应给她买一套衣服。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客观原因
1、家庭原因。家庭做为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一生中经历的第一个场所,是他们进入社会的起点。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的人格形成具有原发性的影响。据调查,以下几种家庭环境最易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①离异型家庭。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催化剂”。父母的离异不仅对孩子的心灵是个极大的打击,而且使孩子在思想上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在生活上得不到照顾,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和反叛心理,他们在家里得不到爱和精神生活的满足,往往会向外寻求精神支持和寄托。这样,由于他们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坏人的教唆、引诱下,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②过渡溺爱、放任自流型家庭。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率在逐年升高,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往往对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