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常规
一、德育环境
1.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德育工作
主要议题:研究、部署学校德育工作,讨论德育工作计划,制订德育工作政策与措施。
参加人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负 责 人:校长。
工作要求:每学期至少2次,可随其他工作一并研究。要做好会议记录。
2.学校德育工作大会
主要议题:总结学校德育工作,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部署今后德育工作;表彰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奖励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及文明学生等;交流德育工作经验。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负 责 人:德育主任。
工作要求:每学年召开一次,也可结合开学典礼、学校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等进行。
3.校园文化氛围
主要内容:维护好校园环境,用好校园文化长廊、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牌、广播站、等文化宣传阵地,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形成感染陶冶激励师生的校园文化。
负 责 人: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品味高雅。
4.共建共育
主要内容: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协调公安、司法、文化、宣传、妇联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负 责 人:校长。
工作要求:协调有关单位协调解决学校突出问题,磋商小学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德育师资与教学
5.班主任管理与考核
主要内容:完善班主任聘任、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管理,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负 责 人:校长、德育主任、少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把工作绩效作为评先选优的基本依据。
6.班主任工作会议
主要内容:布置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学校、班级德育现状,制订整改措施;交流经验;进行班主任工作培训等。
参加人员:全体班主任、包级领导、少队辅导员,可邀请学校领导、任课老师参加。
负 责 人:德育处主任。
工作要求:随即或者定期召开,德育处要留有会议记录。工作培训、经验交流、工作研讨等要留有相关资料。
7.德育科研
主要内容:分析、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现状,有针对性地围绕德育管理、活动、评价等开展应用性研究。学习德育工作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实践。指导教师撰写德育论文。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负 责 人:德育主任、教导主任,少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研究确立本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的课题,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实施。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做好学科渗透和德育科研工作。提倡研究编写校本德育教材。
三、德育活动
8.班会
主要内容:总结、布置班级工作,表扬好人好事,进习惯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交流学习、生活的经验体会,组织道德实践活动。
参加人员:全班学生。
负 责 人:班主任,学生干部。
工作要求: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班主任要认真备课,增强班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9.主题班(队)会
主要内容: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学校工作安排,依据重大事件、时事状况、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结合学生实际具体确定主题班(队)会内容。
参加人员:全班同学。
负 责 人:班主任(辅导员)、班(队)干部。
工作要求:原则上每月一次。学校
小学德育工作常规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