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单相接地故障分析(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篇一

一、事件经过

2015年5月22日12时59分00妙279毫秒,网控来35kv故障录波器启动、“35kv i母接地(含装置告警)、35kv i母接地变控制屏装置告警、35kv i母差保护装置告警、35kv小电流选线装置告警、301开关装置告警、303开关告警”。

二、现场情况检查

就地对一期继电小间、35kv配电室各保护装置进行检查: 一期小间“厂火线”(301开关)、“厂露线”(303开关)有“接地报警 装置报警”报文,#1输电变保护屏

(一)和

(二)有零序电压告警,35kv母线保护柜微机母线保护装置“电压动作”告警灯亮,35kv故障录波器启动。

检查35kv ⅰ母a相电压:36.7kv、b相电压:35.3kv、c相电压:0kv。

三、过程分析

2015年5月22日12时59分00妙279毫秒,35kv ⅰ母c相发生接地故障,c相电压下降为0,a、b两相上升为线电压,35kv故障录波器图形如下:

35kv ⅰ母接地故障时,在ⅰ母上运行的负荷有“厂火线”(301开关)、“厂露线”(303开关),故障时刻ia、ib、ic录波器图形如下:

在故障时刻“厂露线”(303开关)c相电流波形出现毛刺,“厂火线”(301开关)c相电流波形无变化。“厂火线”(301开关)、“厂露线”(303开关)保护装置在故障时刻均报“接地报警 装置报警”。

单纯看上述波形无法确定故障线路在哪一负荷上,汇报当班值长,采用瞬停法方式以确定故障负荷: 14时03分拉开“厂矿甲线”,观察保护装置,接地报警报文没有消失,输煤调度汇报:35kv #2箱变进线c相跌落保险下口电缆放炮,正在隔离并组织处理。14:33 隔离完毕,厂矿甲线送电,检查正常;14:37分35kv露天变电所4318、4317线停电,检查接地未消失,露天拉开35kv厂露甲线露天侧4303开关后,35kv 一母线接地消失,检查35kv 一母线电压ua:21.6kv、ub:21.6kv、uc:21.8kv,三相电压平衡正常,35kv一次系统正常。

四、问题处理情况 1、35kvⅰ母c相接地,c相电压为0,a、b相电压36kv。经瞬停查找为厂露甲线接地,输煤35kv #2箱变c相跌落保险下部负荷侧电缆放炮处理完毕,19:40其所带负荷半连续和快装恢复运行。

2、组织人员搜集各保护装置动作报文,35kv故障录波器波形文件,分析此次故障保护装置动作情况。

3、编写分析报告

4、故障时电容电流 5.0a,消谐装置产生电感电流 5.2a,残流 0.2a,脱谐度 4.0%,证明新改造消弧消谐装置起到一定作用,使ⅰ母系统在故障情况下持续运行了1小时以上,未造成事故扩大。

六、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1、加强设备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对故障录波器的波形进行及时分析,提高班组整体分析事故能力。

3、掌握接地故障产生且未跳闸情况下对故障点的查找方法。

继电班

2015-05-24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篇二

牵引电动机定子接地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

-------机车公司电机车间

袁峰

摘要: 分析牵引电动机定子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电机运用的可靠性.

关键词:zqdr-410电动机;定子故障;分析;改进措施

一、前言

zqdr-410型牵引电动机(以下简称410电机)是东风4型内燃机车的主要大部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部机车的运用.但由于电机本身存在诸多先天不足,以致使一些惯性故障仍然没有得到有力的控制.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铁路几次大提速,df4机车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因为东风4车410牵引电动机的先天缺陷多在机械方面,随着机车速度提高,电机的振动较以前更大,尤其是机车提速后,运行速度恰好处于电机的共振范围,整机和各部件振动明显加剧,导致电机的运用条件更为恶劣,发生故障的机率大大增加.

二、质量原状分析

牵引电机定子故障的主要表现两个方面:1磁极接地;

2、联线及引出线烧损,下面做一下具体分析: 1、磁极接地

造成磁极接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磁极螺栓松动。磁极螺栓松动从根本上说是主、从动齿轮啮合不良和轮对冲击产生的高频振动引起的。加上电机本身的一些固有缺陷(如主极凸台过高、每只附极只靠两个螺栓紧固)使线圈和铁芯间发生相对位移或线圈与凸台接触,最终线圈对地绝缘被磨破造成接地。

(2)、机座凸台边缘有未清除的毛刺、残渣将主附极线圈(主要是主极线圈)绝缘刺破而接地。

(3)、主极铁芯于线圈之间一体化不良。由于线圈公差尺寸很大,这就使线圈内框与铁芯的间隙大小不一,有的磁极装配靠适形毡不能把线圈撑紧,这就使磁极线圈在运用过程中容易与凸台产生相对位移,最终导致电机定子接地。

(4)、线圈变形。电机运用条件恶劣和拆解手段不够先进是造成线圈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在线圈检修过程中修理匝间短路以及换线鼻子时也容易使线圈变形。在磁极进行装配时,线圈高度方向的扭曲变形是最有害的质量隐患,这种变形必然导致线圈与铁芯长边方向的间隙不均,铁芯尖角处与线圈内框距离变得更小,在电机运用一段时间后铁芯就会和线圈接触,最后因线圈绝缘被磨破而接 地。

2、联线及引出线烧损

造成联线及引出线烧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联线材质过硬。联线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铜排的硬度逐渐增大,抗振性能不断降低。加上c2、h2引出线在铜排水平方向有硬弯,极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在恶劣的外部条件下逐渐出现裂纹,使有裂纹的部位接触电阻增大而烧损。

(2)、旧线规格、质量不一。为降低牵引电机定子接地故障率,许多机务段对联线进行了改造,但由于技术水平不同,加之全路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致使入厂车联线品种多样,良莠不齐。特别是经压制成的铜编织线,在厂修后屡次发生烧损故障。

(3)、紧固件质量不稳定。联线螺栓和接头板的质量对电机定子可靠性也至关重要,车间就曾因为螺栓断和接头板质量不好发生多起主附极与联线街头处烧损的段外故障。因为接线处紧固不良必然造成线圈线鼻子与联线随电机振动而分合,产生的电弧使接头处烧损。(4)、联线绑扎不牢。用蜡线绑扎联线和引出线很难绑紧,浸漆后有蜡线松弛现象,并容易因材质变脆而使机械强度大大降低,对联线起不到应有的固定作用。

(5)、联线与蚂蝗钉之间有绝缘缺陷。这种情况主要发上生在部分内部联线的蚂蝗钉过长的入厂410电机上,由于工字板不能将联线与蚂蝗钉完全隔开,在410电机运用过程中联线与蚂蝗钉逐渐贴紧,磨破绝缘后造成联线烧损、定子接地。

三、技术改进措施:

机车的运用状况更加恶劣是410电机定子故障的源头,410电机的设计缺陷导致这种故障频频发生。因此,要满足用户的要求就必须深入调查,合理分析。大胆地对410原设计进行改进。为降低410定子故障进行质量攻关,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磁极接地

(1)、针对磁极螺栓松,车间一方面开始对其实施专检,另外对浸漆班交出的定子进行检查并及时热紧,由于电机在运用中抱轴处所受到的振动力最大,所以在410电机抱轴处的主极螺栓边焊接挡块,阻止螺栓受振而转动。

(2)、改进机座检修工艺,加强对凸台的检修力度,清除凸台边缘的毛刺、残渣,并用手锉将凸台边缘锉修一遍。

(3)、强调线圈套极的一体化效果,对宽度方向尺寸较大的线圈适当增加适形毡的层数,使磁极装配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另外,要求铁芯两端上紧塞紧块后要用适形毡边角料将线圈与铁芯间的空隙堵死,塞紧。

(4)、对于线圈变形,一方面要求解体班进一步提高拆解完好率,另一方面自制多种检测工具,提高线圈的检修水平,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对于变形较小又无法修复到原形的线圈可用三层黄金薄膜加一层外包的方法增大线圈内框尺寸,使之符合套极的要求。(5)、更换磁极线圈的外包绝缘材料。用热烘收缩带取代原来的无碱玻璃丝带,使线圈的机械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6)、定子由原工艺的普通浸漆改为采用真空压力浸漆。提高定子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

2、联线烧损

(1)、将引出线改为软联线。改变原设计的扁铜线或铜编织线结构,全部使用丁晴橡胶电缆线,两端套铜管压接制成,以吸收振动。(2)、为防止螺栓断造成主附极与联线接头处烧损,m8×25螺栓全部由普通4.8级改为8.8级高强度螺栓,使车间内紧固螺栓断现象得到了杜绝。车间还多次与接头板生产单位结合,使接头板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一直比较稳定。(3)、为使联线绑扎牢靠。车间改用了无纬带对联线进行绑渣,机械强度较蜡线有了很大的提高,联线的可振动幅度大大降低。(4)、在联线固定方面,车间除了将原来的长蚂蝗钉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外,还在c2和h2引出线振动最大处各增加了一个蚂蝗钉,有效地提高了电机运用的可靠性。

(5)、将480电机主极间联线由原设计的两根50平方铜编织线全部更换成3根,提高电机载流量,并执行先

最新单相接地故障分析(5篇)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篇一一、事件经过2015年5月22日12时59分00妙279毫秒,网控来35kv故障录波器启动、“35kv i母接地(含装置告警)、35kv i...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