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耀华中学九年级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化学学科期末质量调查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S32Cl35.5Fe56Zn6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泥浆C.蒸馏水D.白糖水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水铸成锅石油的蒸馏B.木柴燃烧铁生锈C.汽油挥发煤的干馏D.爆炸瓷碗破碎3.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B.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C.用水浇灭燃烧的木材——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最好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冰水混合物、干冰、氮气B.石油、天然气、水银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液态氧D.加碘食盐、酒精、煤5.20℃时,100g水中不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选项ABCD加入NaCl质量/g5153040所得溶液质量/g1051151301366.下列实验数据分析合理的是A.5g镁条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仍为5gB.将5gNaCl溶解在100g水中,得到5%的NaCl溶液C.向H2O2溶液中加入5gMnO2,反应后MnO2的质量仍为5gD.将5g铁粉与100g稀硫酸混合,得到105g溶液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第1页共8页7.如图所示,U型管内a、b两液面高度相同。现将胶头滴管内的少量水挤入锥形瓶内,一会儿后观察到U型管内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已知固体X是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蔗糖四种固体物质中的一种,则X是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铵固体C.氯化钠固体D.蔗糖固体8.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铜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着。下面反应中利用了置换反应的是①C+2CuO高温2Cu+CO2↑△Cu+CO2②CO+CuO③Zn+FeSO4Fe+ZnSO4点燃CO2+2H2O④CH4+2O2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9.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也可以是五颜六色的,下列溶液为无色的是A.CuSO4溶液B.KMnO4溶液C.白醋D.碘酒10.将80g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成6%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A.480gB.400gC.320gD.80g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每题有一个或者两个选项,错选多选均不得分,少选得一分)11.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B.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氮、PM2.5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核外电子数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第2页共8页12.铝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等量的氢气,则参加反应的铝和铁的质量比为A.9:28B.27:56C.2:3D.1:113.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Fe粉中少量Cu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B除去CO2中少量CO将混合气体在氧气中点燃C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D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A.AB.BC.CD.D15.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同时放入三份浓度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金属反应剧烈程度: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第3页共8页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①干冰②钢铁③石墨④汞⑤水(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2)目前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是;(3)可用做电极材料的是;(4)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的是;(5)最常用的溶剂是。17.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表表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1)根据图中数据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