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度河北区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第5、8、11小题每题3分,其他每小题2分,共25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恣.雎(jū)嗤.笑(chǐ)荇.藻(xìng)汲.取(jí)B..诬蔑(wū)脂.粉(zhǐ)栈.桥(jiàn)脊.梁(jǐ)C.祭.祀(sì)狡黠.(xiá)惘.然(wǎng)诓.骗(kuāng)D..廿年(èr)拮.据(jié)颧.骨(quán)锦幛.(zhàng)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A.鄙夷地大物博孜孜不倦持之以恒B.蝼蚁不言而喻根深地固轻而易举C.蓬蒿吹毛求疵锲而不舍帝王将像D.阴霾味同嚼腊狼狈不堪自欺欺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春日踏青,青芜如毯,诗是绿荫遍野时;夏日听雨,雨声淅沥,诗是千缕缤纷下秋日看花,花叶相辉,诗是红叶清风里;冬日观雪,雪意阑珊,诗是玉田琼屋上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①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②那一派无尽的潇酒③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④那一份惊艳的洁白A.①③②④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D.④②③①4.下列各句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因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B.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C.“爱在天津,善行天下——天津市争做中国好网民行动”启动仪式在天津大礼堂举行。D.蝉十七年的等待,是为了一个“夏天的聒聒”?还是为了昭示“生命的意义”?5.下面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1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A.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饱受磨难的喉咙晰哑的“鸟”的形象,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B.诗中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是暴风雨、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暴风雨”。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死后,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士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以表达他对土地的深情。D.在诗的第二节,作者以设问的方式,表达出在那个苦难年代里,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真挚的爱。阅读《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一文,完成第6~8题。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框意的,但对体积很小的昆虫,譬如蚊子而言,雨中浸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一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的摇摆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