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军训由学生担任教官的可行性分析[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高校军训作为大学生国防教育不可替代的形式越发重要。但随着2015年我国新一轮的精兵之路开始之后,作为军训教官的现役军人越来越稀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结合3年来沈阳建筑大学由学生取代部队官兵担任教官的军训模式,对其优势进行阐明,对整个自训体系的难点及问题进行剖析。只要能正确处理相关问题,由学生担任军训教官就可以达到军训要求甚至超越以往部队官兵承训的效果。[关键词]高校军训;学生教官;军训模式;可行性[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222-02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在开启了新一轮精兵之路的同时,作为以往军训教官的现役军人越来越稀缺。加之,高校的扩招使以往的现役军人代训难度越来越大。为了确保军训有效开展,发挥军训在学生国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教官的自训模式走上了历史舞台。本文将以沈阳建筑大学学生担任军训教官3年来的实践和成果为例,对高校军训由学生担任教官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归纳总结。一、沈阳建筑大学军训模式现状2015年以前,沈阳建筑大学一直采用部队官兵承训模式,随着裁军推进,2014年能够承训的官兵数量由原来的60人减少到了12人,2015年更是出现了部队无官兵承训的情况。这一现象也加快了自训模式的制订,2014年学校开始尝试由学生担任教官辅助部队官兵完成军训任务,开始逐步进行创新性尝试,2015年开始则完全采取学生担任教官的自训模式。一支常驻校园的教官队伍产生,并在3年时间里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摸索出一套符合学校特色发展的全新军训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决定以后都采用这种自训机制。二、学生担任教官的优势分析(一)解决部队教官供需矛盾2015年9月,随着中央军委30万裁军指令的发出和军队改革的深入,部队与学校的教官供需矛盾变得突出。加上每年的9月份正值部队老兵退伍,新兵入伍的紧张交接期,部队暂时无法满足高校的军训要求,导致个别高校无法在新生开学期间进行军训工作,转而将军训的时间推迟到第二年五月份进行,笔者调查沈阳理工大学就是这种情况,据了解,这样的学校在沈阳就有三所。这也是无奈之举,不仅打乱了学校全年的教学计划,训练效果也大打折扣。学生担任军训教官,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改善了部队官兵不足的实际情况。(二)增強军训时效性以往部队承训高校军训,时间大概在12天左右,训练内容也是由部队制订,训练内容陈旧单调,队列三大步伐及内务成为军训的主要内容,与中学相比单一重复,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导致学生在思想上有抵触情绪,影响军训效果,因为部队有铁一般的纪律,加上学校与承训部队的协调工作量较大,管理不便,承训官兵大多数无法按照学校的意见进行施训。学生担任军训教官,训练内容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进行制订,在原来的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枪械、战术、匕首操、夜行军、军体拳、军歌比赛、内务比武、国防讲座、国防知识竞赛等学生兴趣较为集中的训练科目,大大提高了学生军训的积极性。(三)合理安排军训强度部队官兵承训时间短,任务重。一般都在12~15天,要想在短时间内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就必须要求每天都是高强度训练。“坚决完成任务”是我军优良作风的体现,但是这种训练方法用在新生身上过于严苛。对经历了高考,刚刚度过第一个舒适假期的新生来说,步人大学第一课就强度如此之大,加之现在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在训练过程中经常性出现晕厥、低血压、受伤等问题,为军训的顺利进行造成阻碍。学生担任军训教官,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些“兵味”,但是可以学校自主安排训练时间,掌握军事技能的同时减小训练强度,笔者所在学校沈阳建筑大学2017年军训就由原来的13天训练时间延长到20天,将军训分为三个阶段,即:适应性训练、常规性训练、加强性训练。(四)有效延续军训成果习惯、作风的养成,十几天的时间是做不到的。往往军训结束以后,学生思想上会很大程度上地松懈,军训期间强调的纪律、作风,尤其是内务要求都会随之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