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关于xx省特色产业基地人才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xx省特色产业基地人才问题的调研报告〔内容提要〕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充足的人才优势为支撑,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完善柔性人才政策,构建人才共享机制;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搭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承接力的高密度平台;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实施有效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人才政策体系的系统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优化人才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等。〔关键词〕特色产业基地人才问题建议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和市场需求的千变万化,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开始大量涌现,并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呈现出地位不断提升,作用日益明显的趋势。总结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区域经济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培育出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无论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代表的美国硅谷还是作为传统特色产业集群的“第三意大利”的发展,都为这一经济结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因此,近年来,以区域特色产业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要求的新型发展模式———特色产业基地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辽宁特色产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由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科技厅和东北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课题组,对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抚顺国家先进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5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人才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通过此次调研,了解各特色产业基地对人才资源的需求状况以及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着重从政府职能角度,探讨基地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如何做好人才服务的对策建议,并通过对特色产业基地的分析研究,为如何做好人才资源开发,更好地服务全省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和经验借鉴。一、人才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人才是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就产业基地的构成要素看,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基础设施等都是产业基地形成最基本的要素条件。而其中,作为科技和知识载体的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将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建设一个特色产业基地,把一些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企业群落”只是第一步。作为区域特色产业形成的载体,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必须依托于特色产业的集群,方可形成自己的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必须与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结合起来。产业集群不仅可以延长和拓宽产业链,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经济,而且可以创造市场机会,催生企业诞生,同时可以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实现高效率的技术扩散,从而产生集聚效应,提高基地内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通过集群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特色产业基地只是单个企业的简单加和,或者说是“企业堆积”,不但无法对区域经济做出贡献,基地本身的生存也会随着市场、政策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失去生命力。所以,只有基于产业集群的特色产业基地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与高成长性。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聚集的支持,人才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核心要素之一。如美国的硅谷、意大利与巴西的制鞋业产业群、我国的“珠三角”、北京中关村及台湾新竹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等,都是依靠人才聚集发展产业集群,带动了整个国家或地区快速发展的成功案例。大量人才的聚集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增强产业协作能力;有利于增强集群的竞争能力、集群区域社会化协作以及集群的技术创新。因此,人才是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二)人才是特色产业基地升级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展特色产业基地不能受短期市场利益诱惑,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必须着眼特色产业基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培育产业基地独特的竞争优势。就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来看,以政府主导型为主,企业多是由于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如提供土地和税收减免才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