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摘要]医院在处理筹资、投资等经营活动时,需要做好金融风险的防控工作,通过对风险的有效评估和防范,将风险控制到可接受的水平,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文章就中医院的金融风险类型及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中医院;金融风险;流动比率;防范策略[DOI]1013939/jcnkizgsc201815046中医院是国家直接设立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由于目前市场经济的变革,政府给中医院的拨款越来越少,加之民营医院、农村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增多,使得医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中医院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科学应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盈利水平,以保证中医院的健康长期发展。1中医院金融风险类型11无法按期偿还债务随着医疗设备价格的提升、诊疗项目的调整,医院的资本成本不断增加,负债水平的提高使得医院的财务支付能力逐年下降,甚至出现偿债能力超出医院实际承受水平的情况。医院购买设备、无形资产以及不断扩建等金融活动都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这些将会增加医院的短期债务,加之医院不合理的筹资策略也会增加医院的资产负债率,加大金融风险,诱发严重的债务危机。12收不抵支医院如果长时间收支不平衡,容易造成债务性的风险,导致医院资产偿还能力下降,资产负债率提高,进而使医院资产明显缩水,发生财务危机。如果医院亏损严重,自有资金被慢慢侵蚀,总资本会逐渐减少,负债比例则会不断升高,使医院的总资本结构出现资不抵债的局面。13资产流动性不足医院需要大量的短期资金购置物资,如果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减少,就会造成库存物资积压,使医院货物周转和资金流动的速度变慢、时间延长,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经营活动。医院的应收账款增加,催收又不到位的话,会使医院的坏账数目增加,负债变重。医院扩建、购置固定资产等行径也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加大非流动资产的占用比例,使经营活动无法正常维持下去。医院欠费金额增加,账款回收期延长,会造成资产的浪费,导致医院经济效益的下降和资金的损失。此外,医院在经营中的或有事项也可能造成金融风险,变成现实的债务,影响资金周转,很可能造成医院的财务危机或资金损失。2中医院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2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市场环境、社会经济、法律政策、文化资源等这些都属于宏观经济环境,都会影响中医院的经营管理和金融稳定性。我国的政策变革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发展,带动了民营医院、农村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升,这些医疗服务机构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相对而言,中医院的市场生存空间则被不断挤压。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市场变动,医疗设备的成本大幅提升,造成医院的贷款成本也随着提高,加之药品价格下调、患者拖欠医药费等,以上情况都导致了医院的金融风险不断加重。22风险防范意识欠缺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无处不在,人们不可能将风险降到零,但是可以通过主观上的努力尽量将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在医院经营管理中,金融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工作人员欠缺风险防范意识则在无形中放大了风险。一些医院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不具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在对外筹资、投资时只凭主观经验来做决策,甚至简单地认为只要科学地运用资金就不会产生金融风险,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影响医院金融的稳定性。23金融治理体系缺陷目前,很多中医院都没有建立完善的金融治理体系,工作人员只懂得风险治理的理论知识,并不注重对金融风险的整体分析,且缺乏实际的风险协调能力和科学的风险治理能力,进而造成金融治理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分配,工作人员不能完全投入到风险治理中,严重影响金融风险的治理效果。24金融监控力度不足在实践中,很多中医院的金融监控制度都不够全面,且缺乏合理性,不能将监管和治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有些医院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不能强有力地约束医院相关人员的行为,导致医院财经纪律屡遭破坏,资产损失严重,长此以往,就很容易诱发医院的金融风险。3中医院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策略31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首先,中医院作为公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