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分析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认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造成无意失真;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导致其向金融机构提交的会计信息失真;赋税压力过重导致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税收征收不规范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强化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必须不断改善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改善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让其失去造假的动力。【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会计造假;客观因素会计信息一般是指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通过各种会计专业的帐、表等形式向利益相关者和信息使用者揭示本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是企业外部人员了解企业最直观也是最方便的途径,因此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失真与否直接关系到利益相关者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高质量、方便使用的会计信息则是会计核算单位的义务和责任。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小企业会计准则》,都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中,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相关的、可靠的、真实的、及时的、中立的、可比的和有用的。而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核算单位向利益相关者或者其他信息使用者报送的财会信息由于各种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与该单位的客观事实相背离,无法真实的反映该单位的资产状况与经营成果。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按照会计主体是否故意使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可以分为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1、无意失真无意失真又称为会计错误。它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疏忽或者对会计准则把握不准而产生误解,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无法真实的反映单位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无意失真本身并非会计人员由于舞弊而产生,而是由于其对业务熟练程度不够、对于会计准则要求拿捏不准而造成的疏漏、误判。这种错误本身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规意识没有关系,纯粹是技术层面的原因。一方面,这种错误由于并非出于会计人员本意,而且从客观后果上看,会计人员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因此其几乎没有什么恶劣影响。并且来说,由于会计人员每天要处理大量会计信息,从生理角度和概率角度讲,这种错误在所难免。因此只能通过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并且合理分配安排工作,把这种错误减至最小直至消灭这种错误。从另一方面讲,由于会计错误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往往不具有隐蔽性,能够通过试算平衡、资产清查、账目核对和内部审计等方式查找出来。2、故意失真故意失真又称为会计舞弊。与无意失真相比,故意失真则是会计人员或单位主管或两者联合起来,有预谋的、有计划的并且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信息进行造假。相关人员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于不顾,通过篡改、伪造、销毁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手段,以达到误导他人的目的。其本质上是一种舞弊行为,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欺骗。与无意失真相比,故意失真无论从情节来说还是目的、结果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和恶劣性。故意失真不仅使单位的集体财产流入私人腰包,造成集体资产流失,还使税收受到了重大影响,破坏了经济秩序,助长了贪污腐败、损公肥私的行为,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单位会计信息故意失真,往往是有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各种操纵手段不断加以掩饰和伪装造成的,隐蔽性较大,一般人无法发现,且单位本身内部控制、审计漏洞百出,为有关人员的恣意妄为提供了便利。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会计信息失真,相对于整体会计信息失真情况而言,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1、无意失真状况较为严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很大一部分是由会计错误引起的,这与大中型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绝大多数为会计舞弊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造成中小企业会计错误比较严重的原因有很多,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条。一是中小企业会计体系不健全。一般而言,生产规模大、管理体系严密的大中型企业,都有着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核算到监督一整套完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