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卫工作特点分析与对策探讨摘要:银行业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本文对银行保卫工作的特点、困境与对策进行 了探讨。 关键词:银行保卫安全对策 一、银行保卫工作特点 1、直接性银行安全保卫工作价值能直接显现在银行实践的具体活动中。如我市中心支行近年来共武装押来运十余万车次,行程一百多万公里,运钞约数千亿元,未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就是实证。当然,这种直接性的保卫价值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反映出来。正面的反映是,通过切实有效的保卫工作,有效地预防各种治安刑事案件和灾害性、责任性事故,保证了银行人、财、物的安全和金融工作的正常开展。反面的负效应是,如果某单位的银行保卫工作没做好,发生了案件或事故,必然在经济上、政治上造成损失,直接影响该单位的正常工作。2、间接性间接性指银行保卫为银行正常经营创造一个安全环境,为职工的工作、生活、学习酿就一个良好的秩序,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驱动经营快速运转,促进银行事业发展。人们常说:“资金是银行经营之本,”安全是金融立足之根 。这就道出了银行保卫价值间接性的真谛。3、隐在性隐在性是指人们不易觉察或立即认识的银行保安价值。因为银行保卫是依靠领导力量、群众力量、专门力量和社会力量,采取宣传教育、法律、行政、技术、经济以及专门工作等各种手段,通过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艰苦细致地工作,预防、堵住或制止各种案件事故的发生,充分表现银行保卫隐在性价值。这种隐在性的保卫工作价值,不管你主观意识与否,它总是客观存在的。4、复杂性复杂性体现在银行范围行为复杂,近年来银行内部人员作案有增多的趋势。银行内部人员对银行情况熟悉,了解业务活动规律,作案的机会多,作案得逞的可能性大,而且很多现场没有明显的痕迹,给侦破带来较大的难度.特别是近几年营业网点不断增加,职工队伍不断扩大,有顶替的,有分配的,有新招的,职工队伍的结构有所变化,素质有所降低,难免有少数人在周围堆满钞票的环境中见财起意而干坏事。外部作案人员更加复杂,有当地人员作案,又有外地人员流窜作案,难以察觉和控制。还有原来到银行做过临时工后退回,或银行开除人员作案,这些人熟悉银行情况,熟人熟地,易进易出,作案方便,容易得手,所以要格外警惕。 二、银行保卫工作存在弊端 目前,基层保卫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一是一些行处职工队伍素质偏低。近年来,随着银行系统金融业务不断扩大,职工人数也不断增加。由于审查把关不严,致使一些政治素质差、责任心不强、斗争精神差等不合格人员进入银行系统。这些人有的思想麻痹、防范意识差。二是有的保卫人员思想不稳定,向往业务部门工作,对保卫工作不安心。相对于其他业务部门保卫工作显得很单调,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的同志不能参加职称的评定,似乎也阻碍了保卫人员的进步,特别是一些有大专以上文凭的同志,“难免产生 前途光明,”出路不大 的悲观情绪。三是一些单位的领导对保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虽然在口头上也讲安全保卫如何重要,但实际工作中却对安全保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往往把主要的精力、物力、财力都向业务部门倾斜,而对保卫人员的待遇不落实,影响了保卫人员工作热情的充分发挥。 三、加强银行保卫工作的对策 1、强化保卫职工安全防范意识首先,领导要重视。要把金融安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狠抓安保工作的落实,并加大营业网点技防、物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切实加强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要把确保金融安全提高到讲改革、讲稳定、讲政治、讲法制的高度来认识,把金融安保工作与领导任期目标责任、经济利益相挂钩,“”实行安全保卫 一票否决制 ,真正使各级领导在抓业务发展的同时,注重抓好安全生产、安全防范工作。其次,要对银行干部职工特别是要害岗位人员进行广泛持久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要组织各种防抢劫预案的演练,通过对预案的演练来提高要害岗位人员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要深人持久地开“”展普法教育和守规、守制、守序的 三守 教育,教育全体员工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第三,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构筑群防群治体系。2、严格规章制度一是各级领导和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