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基于 PLC 的立体车库设计】 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基于 PLC 的立体车库设计 一、综 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伴随着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寻常百姓拥有汽车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停车位的缺乏。据统计,2000 年我国轿车保有量接近 400 万辆,而 2010 年轿车保有量达到 2000 万辆,10 年间增长了 5 倍。据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对全国 15 个大城市停车现状的调查,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之比平均为 4.84:1。据估算,500 万辆车将会占用 9600 万平方米的土地(约 14.4 万亩),这无疑是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汽车占道停放进一步加剧了道路的拥堵,汽车被盗被撞时间也是时有发生,而且汽车的随意停放对市容造成了很差的影响。交通问题分为静态交通问题(车辆停放状态)和动态交通(车辆行驶状态)二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停车设备是城市静态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增加的城市汽车数量和不断增加停车设施的需求之间的比例必须协调一致,如果两者之间比例失调,出现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统计结果显示,最近几年我国 2%~3%城市停基础车设施的平均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城市机动车辆 15%~20%的平均增长速度。特别是在大城市,停车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并积极探求解决的措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加趋于集中,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人均空间缩减,于是合理规划和利用空间的重要性变得愈发突出。立体建筑、立体交通和立体停车已经在现代城市的标志。由社区道路、高架交通干道、立交桥和地下铁路,构成了城市立体交通网,与之“”相对应的是作为 汽车的住宅 的停车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平面向立体,由简单的机械车库向智能化的现代立体车库演变。在我国,现代城市中立体建筑和立体交通都取得了显著发展,但是车辆的停放显然还没有的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研究和应用立体停车具有重大的意义。机械式立体车库的规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还能与地面停车场、地下车库和停车楼组合实施,是解决城市停车难有效手段,其性能和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及立体停车场已被国家计委已明确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得到了大力扶持。在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的《国家计委 6 号令》中机械式停车序和立体停车场被列“”入 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国家海关总“”署对机械式停车产品规定 国内投资项目给予免征进口税 。以上措施的实施为我国立体车库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更好的解决我国城市停车问题提供了机会。可以预见立体车库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2.立体车库国内外发展动态 立体停车是各个国家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尤其是自动化车库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外,立体停车技术及产业早在 50 多年前就有所发展,相继出现了适合家庭使用的双层停车设备;在住宅空地上建起的2-4 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在城市中心商住区得到广泛应用的停车塔和停车楼;利用建筑物和广场下面的空间建设的地下车库。自 70 年代末起,伴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汽车工业不断进步,全世界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稀缺、以及一些发达国家为节约土地资源的使用,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研发并将机械式立体车库推广普及。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停车技术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韩国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是在亚洲较早开始机械式立体车库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早地发展。停车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解决停车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亚洲国家,日本最早从事立体车库的研究,在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