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状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铁钢(1982-),男,硕士,助理研 究员。 通讯作者:陶晓华(1963-),男,博士,教授,主任医师。摘要:师德建设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环节,教师的师德状况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水平。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某高校师德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高校师德现状,总结了高校师德工作重点难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师德;调查分析 1 引言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师德建设是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的状况如何,不仅反映出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而且影响学风、校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良好的师德对于调节人际关系,促进教育工作,激励教师爱岗敬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再次重申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为了解当前高校师德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师德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本文对北京某高校师德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今后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提出相关对策。2 调查方式及内容本次调查以该校全部在职教师作为抽样总体,从中随机抽取300 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300 份,以无记名方式填写,收回问卷 288 份,其中有效问卷 265 份。调查问卷的数据用 SPSS12.0 软件进行处理。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男性占 39.2%,女性占 60.8%;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占 50.4%,讲师占 43.2%,助教占 6.4%;博士占32.1%,硕士占 46.1%,本科占 21.8%。从样本的性别及构成情况来看,样本基本上反映了总体的一般状况,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问卷有 18 题,其中 17 个封闭式问题,1 个开放式问题。调查问卷从师德现状、师德问题的原因、师德建设的对策性建议三个方面构思,主要涉及教学、科研、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3 师德现状及分析 3.1 对师德总体状况的评价调查显示,师德状况总体上是较好的,高校教师对师德持肯定态度。在问卷中,教师对师德状况进行评价时,有 21.5%的人认为很好,57.4%的人认为较好,18.1%的人认为一般。当问及教师敬业精神时,有 20.0%认为非常敬业,61.1%认为敬业,17.4 认为敬业精神一般。但也存在着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其中有 3.0%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师德状况较差,并且有1.5%的教师认为自己并不敬业,这说明当前高校的师德问题确实存在一些让人担忧的隐患。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还有待改善。“”对于社会上所说的 道德滑坡 现象在高校教师中表现并不明显,问卷显示,认为当前高校教师的师德素质与以前相比有所上升的占 50.6%,基本没有变化的占 46.8%,只有 2.6%的人认为有所下降。有高达 82.6%“”的人认为 教师对学生的职责 是教书育人,而不只是简单的教书,也不是单纯的管理。多数教师是乐于从事目前教育工作的,认为自己工作认真、积“”“极。在问及 您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何看法 时,回答 职业崇”“”高,受人尊重 和 既然从事就要对得起良心 的高达 64.8%,“”认为 教育工作适合自己 的占 32.1%,而认为是谋生手段的只有 3.1%,并且有 69.0%“”“的教师 热爱教育工作 ,认为 教师职”业受人尊重 。这一结果令人欣慰,这是自我价值在教师职业道德价值上的体现,表明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事业是忠诚的。3.2 师德建设中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术功利化严重,占 57.6%,其中认为育人意识淡漠的占18.1%,认为爱岗敬业精神不强的占 15.6%,认为自身表率作用欠缺的占 8.7%。有高达 85.3%的教师坚决反对...